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追求理解的逆向设计呈现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的设计逻辑。问题式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文章分析了基于逆向设计的问题式教学的实施优势,并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从确定预期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学习体验三个环节入手,依托学习情境设计地理问题,细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迁移,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整体教学观念,论述以“终”为“始”逆向进行项目式学习设计的优势,并以“探寻莆田市木兰溪的治理”项目式学习为例,通过确定项目预期结果、确定项目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项目活动三个步骤,探索基于UbD理论的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UbD理论的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基于合适的评估证据,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利用UbD理论指导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转变评价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立足UbD理论,以单元教学为载体,从确定预期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采用逆向设计的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前言: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帮助学生促进理解性学习和实现学习迁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逆向设计中,首先确定预期结果,然后分析达成结果的证据,最后设计所需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精准掌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根据学情明确教学预期与评估证据,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现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习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在逆向教学设计活动中,通过学习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学习思辨能力和听说技能的训练。1逆向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逆向教学设计的实施基础是保证教育对象全员得到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逆向教学设计为教师建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呼兰河传》为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应当发现整本书教学价值,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建构整本书阅读策略,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从而推进任务驱动性学习,设计具有系统性、整合性、发展性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6.
逆向教学设计站在学生视角,重视学生的学,目标、评价与教学一致性强,有利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从“最好的设计是以终为始”视角出发,反思传统教学行为和习惯、教学理念和设计,从确定预期结果、预设评估证据、创设学习体验三个维度进行个性化逆向教学设计,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UbD理论下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包括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等三个阶段。以初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实践为例,基于课程标准确立育人目标,聚焦目标设计评价和教学,使目标贯穿教学设计始终,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终为始,把评估环节作为预期结果和教学安排之间的关键衔接,始终坚持理解为导向的评估原则、真实与综合的评估任务、整体与分析的评估方法以及终结与动态的评估反馈,具体包括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三个阶段。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为例开展单元教学逆向设计,通过明确单元目标、设计评估框架、指导教学活动,最终实现评估反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解的逆向设计与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谈及的情境教学、任务群教学、教学评一致、学科核心素养等均有不谋而合之处。其主要理念包括“为理解而教”和“逆向设计”。教学设计实施步骤主要分为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学习计划三个阶段。能明确大单元学习任务与目标,进行评价量表设计,收集评估证据,整合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锚点。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理解而教——掌握逆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思传统课程设计不足的基础上,逆向设计应运而生.其做法是首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然后考虑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即设计评价工具;最后再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将逆向设计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设计出高效的单元课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定义及设计要素1999年,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了逆向教学设计,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逆向教学过程由确定预期学习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价证据、设计学习体验组成。  相似文献   

12.
<正>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理论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为目标,倡导以单元为单位、以“目标—评价—活动”的模式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发展核心素养。基于UbD理论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二是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三是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笔者基于UbD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并以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单元为例,做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3.
张志强 《学语文》2023,(4):41-44
大单元教学依照“理解为先模式”,采用“逆向设计”,确保理解和学习迁移的目标可以评估,能够落到教学实处。相对于单篇教学,它有如下优势:在确定目标阶段,提炼大概念,明确结构化的学习结果,进一步将教学目标拆分为学习迁移、意义理解、掌握知能三个方面,为设计评估和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在设计评价阶段,针对预期学习结果设计评价方案,找到能够证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可以迁移的可靠证据;在教学设计阶段,根据学情,确定教学难点,按照“感—知—感—知”和“总—分—总”的原则规划教学过程。大单元教学不是绕开单篇,而是从课程高度、从促进学生学的角度,充分挖掘单篇的教学价值,所以,比单篇教学更具实践优势。  相似文献   

14.
“活动·探究”单元采用逆向设计是把握教材意图、体现新教学理念的需要。“活动·探究”单元三项任务各具价值,三者形成多维而立体的有机整体。“活动·探究”单元的最终学习目的指向任务三,采用逆向设计分为四个阶段: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研制评价规则与标准,确定能够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安排相关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学科大概念统摄下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将零碎的知识划分为完整的单元组织,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文章以初中地理“农业”为例,采用逆向教学设计方法,从确定“农业”单元预期学习结果、确定“农业”单元评估证据、设计“农业”单元教学流程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农业”单元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预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即先将学习结果作为目标,再预设评估证据,从而设计教学活动。依据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了一种适用于高中物理逆向教学设计的模板,并以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牛顿第三定律”一课为例,探索该模板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一线教师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顾飞斌 《英语教师》2023,(5):169-172
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引下,思考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构。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5 What does he do?的教学设计为例,呈现“打破常规设计思路,先确定预期结果,再确定合适的评价证据,最后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的整个过程。指出教师要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揭示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设计对学习内容开展质疑的学习,其目的是揭示学生的潜在误解、未知领域以及核心概念。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加强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促进深度学习,同时也可以连接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促进结构教学。以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为例,通过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确定与教学活动设计三个环节,探讨在揭示式教学下的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大概念,是有组织、有结构的知识和模型,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认知框架或结构。借助此,学习者不仅能够用探究的方式去理解、概括零散的看似孤立的知识,使之成为具有主题性、抽象性、概括性、规律性的知识,还能以专家思维方式将学校所学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逆向教学设计”是由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共同推出的一种基于理解的“倒推式”教学设计模式。由“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活动或任务”三阶段构成。逆向设计将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之前,使整个评价过程嵌入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STEAM教育强调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去解决情境下的驱动问题,因此其教学评价要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审视。UbD(Understanding byDesign)理论将教学设计分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设计学习活动”三个阶段,用UbD理论进行STEAM教育的评价开发,能让评价体系指向实践成果、沟通合作、高阶思维以及知识技能四个维度。以“制作口罩收纳箱”项目为例,教师设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制定评价量规,设置任务设计中的评价节点,探索在STEAM教育中开发评价工具与组织评价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