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孩子屡生嫉妒,天长日久,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气量小、容不得人的人。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由不服气而嫉妒,常会批评、贬低别人,以说明自己比别人好,有的孩子还可能变得十分固执、武断,试图破坏别人的欢乐或限制别人的自  相似文献   

2.
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孩子屡生嫉妒,天长日久,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气量小、容不得人的人。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由不服气而嫉妒,常会批评、贬低别人,以说明自己比别人好,有的孩子还可能变得十分固执、武断,试图破坏别人的欢乐或限制别人的自  相似文献   

3.
嫉妒是小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哲学家黑格尔说:“嫉妒便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心理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混合心理,指当别人的才能、名誉或境遇比自己优越时,对别人的一种羡慕或怨恨。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疚、消沉、憎恨、敌意、报复等不愉快情绪。在小学生身上常常有下列表现:如,羡慕别人的成绩比自己  相似文献   

4.
嫉妒是得知别人占有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是宝贵的东西而产生的反感和恐惧,这是一种含有憎恨成分的情感。每个人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情感之一。 嫉妒是如何产生的呢?嫉妒产生于过分好强,而又不如别人的情形。以下四种情况最容易引发嫉妒:1.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处于优位;2.自己厌恶或轻视的人居于优位;3.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处于优位;4.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处于优位。人都有好强心,都想争第一,但把这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这就是过分好强。过分好强的人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5.
嫉妒,是对才能、成就、地位以及条件和机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产生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复合情绪。通常所说的“红眼病”,就是嫉妒心理的一种典型表现。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的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  相似文献   

6.
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怎么办?萧县黄口一中邵泽禹在班级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同学因别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心里就不舒服,产生嫉妒心理,不择手段地讽刺、挖苦、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嫉妒,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病态心理,它贻误自己进步,使同学在精神上受挫伤...  相似文献   

7.
嫉妒,俗称"红眼病",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发现别人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自己强时而产生的一种羞愧、不满、怨恨、愤怒等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杜少军 《教书育人》2000,(17):38-38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迅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嫉妒心理。下面就什么是嫉妒心理?它在青少年中有哪些表现?如何消除嫉妒心理?这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何谓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是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或愤怒、憎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坏人际关…  相似文献   

9.
嫉妒心理是指自己以外的人获得了比自己更为优越的地位、荣誉,或是自己宝贵的物品、钟情的人被他人掠取或将被掠取时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生活、人生、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至此,笔者现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教育》2009,(19):23-24
嫉妒虽然源自好胜心理,但这种好胜心没能转化为上进的动力,因而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它不仅破坏情绪,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伤害同学间的友好感情,甚至酿成不良后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由于嫉妒心理作祟,被诸葛亮气得箭疮发作,暴毙于马下,这便是比较极端的嫉妒心理带来的教训。杜威同学虽然不能与周瑜相比,但是他只要一见到别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会深陷于嫉妒之中,也是不太好的。  相似文献   

11.
老诗人艾青有句话:“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对才能、名誉、地位或环境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叫嫉妒,它是心理上的一种病态反应。《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他不满意诸葛亮的才华超过自己常感叹:“即生瑜,何生亮。”结果妒火攻心,忧愤早逝。  相似文献   

12.
许多成人认为,孩子没有在社会上攀比、竞争的经历,不该有嫉妒心理。但研究资料显示,有不满周岁的婴儿看到母亲给其他婴儿哺乳时,就出现心率加速、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甚至哭闹起来。当孩子长到5、6岁时,妒意会更频繁地袭上心头。那么什么是幼儿的嫉妒行为,成人应怎样正确对待呢?一、幼儿嫉妒行为的表现嫉妒是一种别人比自己优越时所产生的一种憎恨情绪。幼儿的嫉妒是幼儿将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作比较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是指当幼儿看到他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自己当时却无法拥有或胜过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安、烦恼、痛苦、怨恨,并企图破坏他人优…  相似文献   

13.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地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14.
正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敌视的心理状态。同学间的嫉妒确实是一种可恶的"内耗"。在现实生活中,某位同学成绩优异,或获得殊荣,或被委以重任,甚至当他(她)聪明英俊(楚楚动人)时,都可能有嫉妒伴随而来。那么,我们该怎么浇灭嫉妒之火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嫉妒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有两种人是不会遭人嫉妒的:一种是原先条件就比别人优越的人,他们取得比别人更优越  相似文献   

15.
嫉妒是燃烧在青少年心中的一团烈火,它可以点燃一个人向上奋进的潜在欲望,也能烧毁一个人的良知。 嫉妒有良性。恶性两类。良性嫉妒是积极的,它虽然也带有一种"恨",但常常是在眼羡别人的同时而"恨"自己的不足,并把这种"恨"深埋在心底而暗自发奋,决心以后来的成功会超越对方,也让别人去眼羡和嫉妒自己。这种嫉妒的程度越深,激起奋发的毅力就越强,成功的希望也就在这种嫉妒的过程中得以酝酿。而恶性的嫉妒是消极的,它不容许别人在任何一方面去超越自己而自己又不愿或无力付出代价超越别人。当一个人的这种嫉妒心发展到严重程度时,…  相似文献   

16.
哲思断想     
嫉妒嫉妒,人生戏台蹩脚的舞步,社会赛场犯规的角逐;嫉妒,一种源于自恋的情愫,一种源于自私的病毒。嫉妒是罪恶之母,它常常拾起嫁祸于人的赌注;嫉妒是命运之奴,它往往滑入作茧自缚的歧路。嫉妒者总想构筑雪山冰窟,让成功者的创意凝固,结果却冷冻住自己的良知门户;嫉妒者总想借助雨抹风涂,让成功者的身影模糊,结果却放大了他们的形象画图。嫉妒者品尝双倍的痛苦——悲哀自己的不幸,恼恨他人的幸福;嫉妒者承受双倍的劳苦——迈着自己的双腿,盯着他人的脚步。只要你出人头地,必然会招引嫉妒——因为嫉妒总要瞄向高处;只要你低首垂目,必然会助长…  相似文献   

17.
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别人受到表扬和称赞时,自己就生气、难过、闹别扭,心里酸溜溜的,觉得不是滋味,这就是嫉妒心理。从心理学上看,嫉妒是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一般人都会有所体验,有些人控制的比较好,有些人则表现得比较严重。嫉妒心理严重者,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18.
所谓嫉妒是指对品德、才华、成就、名声等各个方面比自己好的人所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复合的情绪状态。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其本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这种心理,轻则猜疑、  相似文献   

19.
谈嫉妒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态度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它本身就表明了自己不如别人。高中生的嫉妒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荣誉上 ,还会对他人的家庭状况、身材容貌、衣着打扮、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等产生妒忌。它不仅伤害自己 ,也会伤害别人。它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产生的特定原因。因此 ,更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战胜它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20.
以上佳佳和斌斌的行为是典型的嫉妒心理在作祟。嫉妒是一种原始的情感,是人类心理中的动物本能性表现,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儿童的嫉妒是儿童将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作比较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是指当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