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浙两省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两省经济在民营经济的拉动下得以快速健康地发展,成为全国其他省份学习的模范.通过对鄂浙苏三省民营经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湖北省与江浙两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差距,进而得出对发展湖北民营经济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体制转轨中的融资偏好与约束: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国有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形态下,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体制具有严重的所有制偏好,大部分金融资源沉淀在低效的国有经济领域;另一方面,由于制度供给的约束,中小融资机构以及民间资金市场不能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因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滞而陷入困境。因此,需要金融制度的创新来矫正其制度性偏差。  相似文献   

3.
王丹 《科教文汇》2010,(28):196-197
在我国农村,除了大家熟知的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之外,还广泛存在着被称作"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民间融资方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融资日趋活跃,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小企业及"三农"经济进行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本文将结合实际对民间金融发展进行SWOT分析。  相似文献   

4.
股权投资是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规范运用民间资本的重要工具。湖北具有东湖高新区特区资源、项目资源丰富、科教实力雄厚等优势,应优化政策环境,大力培育项目资源,拓宽市场渠道,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与湖北产业的联姻,促进湖北优质企业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支持力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出加强政策力度、完善政策法规、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强化自身管理等对策,以及对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湖北、浙江两省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特点:湖北民营企业以商业作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浙江以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然后分析了这两种产业分布各自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及两省产业格局的成因。最后,提出改进湖北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析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进 《科学与管理》2007,27(2):45-46
安徽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信贷支持少且结构不合理、成本过高、融资渠道单一。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府与区域金融机构扶持、拓宽融资渠道等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融资问题。文章从5个方面详细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即:融资手段单一,严重依赖于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例较小;契约不完备导致投资者对创业者评估偏低,股权融资受到抑制;融资渠道狭窄,债券的发行和银行借贷面临困难;民间借贷市场的补充功能受到限制;缺少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环境的逐步改善,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融资渠道不畅却始终制约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可以从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渠道和民营企业自行筹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必须不断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并大力发展民营商业银行,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0.
指出湖北、浙江两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浙江省的块状经济模式,湖北省的配套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劣以及形成的原因。最后,对湖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一是完善配套型模式,二是培育和发展块状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2006—2012年浙鲁海洋经济及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从总量规模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归纳浙江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特点,提出浙江应保持海洋捕捞、滨海旅游和海洋化工等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的发展质量,有效缩小落后产业的差距;学习借鉴山东经验,扭转海洋矿业、船舶制造等优势产业的下降趋势;认清海水养殖、海洋盐业等产业落后的原因,注重资源合理开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础建设是电子政府建设的前提,有利于保证电子政府长期、稳定、有序地开展.立足于浙江电子政府基础建设的现状,即网络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业务外包、管理体制建设几方面,回顾了浙江省电子政府基础建设的发轫、起步及进展,较详细地阐述了基础建设对于浙江省电子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俾能为地方电子政府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样板和实证.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雷电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1999-2013年雷电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全省雷电密度、电流强度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广东省雷电活动特征明显,规律性强,每年有数百万次雷电发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雷电密度分布密集,粤东和粤西分布则相对稀疏,全省平均雷电密度值为13.91次/(km2?a);电流强度则以珠三角沿海一带稍微高些,全省平均雷电流为25.29k A;时间上则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征,月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数的89.5%,时段分布则在午后至傍晚13∶00-19∶00,占总数的62.0%。通过研究发现,雷电风险与地形地貌、雷暴日、雷电密度、雷电流强度、雷电灾害、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形成相关评价指标,建立雷电风险计算模型,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雷电风险区域等级划分,得出低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湛江北部为高风险区,广州、东莞南部、佛山东部为次高风险区,深圳、惠州、中山、清远南部为中风险区,粤东、粤北为低风险区,其它地区为低风险和次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4.
尹燕  周应恒 《资源科学》2012,34(12):2409-2417
农业旅游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形态之一,对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和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时间可达性和非线性分形方法,测算了2004年、2010年江苏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可达性时间及集聚与关联分形维数,探讨了农业旅游布局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整体可达性较好,两个时段上平均可达性时间分别为37.23min、26.37min,两个时段上省域内到达最近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时间跨度分别为200min和121min,交通网络的发展降低了示范点的可达性成本,旅游示范点的影响范围和服务人口发生较大改变,农业旅游示范点空间上的集聚态势和关联程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且集聚态势更加明显。针对江苏省农业旅游布局空间演化的形成机理剖析表明,政府决策引导、交通网络发展、地区经济支持、城镇区位导向以及工业旅游带动的综合作用下促使了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5.
山东蕨类植物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河南省和广东省2005—2015年颁布的212件科技创新政策构建政策文件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从政策时间分布、部门分布和内容分布3个方面比较研究河南省和广东省科技创新政策不同阶段的演进路径及其差异。借鉴广东省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的经验,提出河南省制定本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要突出特色、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以及加强联系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能源发展历史轨迹为分析基础,对广东能源利用与保障给出基本判断,结合国际国内能源环境诊断广东能源发展将面临的形势,对广东未来能源走势进行预测分析,并梳理能源发展战略设想,提出保障广东能源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山东的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广东利用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在80年代末开始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超过江苏,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超越广东的指标日益增多,其重要原因是粤苏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变化,其背后是科技和教育水平上的差距.面对江苏等沿海地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挑战,广东必须发挥其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开放度较高、财力相对雄厚的优势,克服人才和科技资源相对短缺的劣势,通过扬长补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科技创新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存在着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和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落后、新兴与优势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研究科技创新体系架构,设计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混合虚拟化的科技创新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