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有幸收藏了霍熙亮先生1961年执笔的<庆阳北石窟寺简介>、<庆阳寺沟石窟勘察记录>、<庆阳北石窟寺有关题名及石窟文字的首次抄录原稿>等三份调查材料,这是现存最早的北石窟寺调查记录.本文就这三份材料做了整理研究,指出了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7月 2 1日在西峰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庆阳师专联合举办“北石窟寺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 1 0 0多名专家学者考察了北石窟寺 ,参观了庆阳师专和合水石刻造像馆 ,在西峰宾馆进行了学术交流。研讨会由庆阳师专副校长刘俊仁主持 ,校长阎庆生致词 ,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宋文玉研究员介绍了北石窟寺概况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先生对北石窟寺唐代开凿的 3 2号、2 57号窟大周年间的两方题记的文字提出了补正意见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所研究员温玉成和四川大足石刻研究会会长宋朗秋谈了丝绸之路北线文化对周…  相似文献   

3.
北石窟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庆阳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它在丝绸之路发展史和佛教东渐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 ,有必要对前不久召开的“北石窟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讨论要点和提出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文军 《家教指南》2006,(4):109-114
本文通过对庆阳北石窟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受窟前二级阶地阻挡和岩层斜层理向山倾影响,排泄不畅的地下基岩裂隙水,是北石窟寺洞窟岩体潮湿、渗水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窟内空气湿度大,形成凝结水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治理措施,并对北石窟寺地下水治理工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述庆阳北石窟代泾州临泾县令杨元裕、宁州丰义县令安守筠,本县令柳公图等三则造窟和重修石窟寺的铭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造石窟的主要功德主是泾宁二州地方官吏和一般平民  相似文献   

6.
段文杰先生于1974年带领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考察团对北石窟寺进行了科学考察,考察团对北石窟寺重点洞窟做了断代和相关研究。据张鲁章先生的工作笔记,这是敦煌研究院首次对北石窟寺进行考察,并由段文杰先生题写了"北石窟寺"题名。  相似文献   

7.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处,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岸,是六盘山向北延伸的余脉。这里峰峦叠嶂,松柏掩映,流水潺潺,须弥山石窟就开凿在五座并立的山峰的八个崖面上。学界认为开凿于北魏,经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的连续营造,成为原州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唐宋时教赐“景云寺”,元明清各代都有过修葺,又曾敕封更名为“圆光寺”。清代被列为“固原八景”之一。须弥山石窟现存有北魏至唐代开凿的大小洞  相似文献   

8.
颜廷亮、王亨通主编的《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于2003年10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论文集共收集会议论文34篇,其中关于炳灵寺石窟研究、保护历史的回顾和现状分析的论文有《五十年以来的炳灵寺石窟研究》、《炳灵寺石窟研究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等,关于炳  相似文献   

9.
南石窟寺和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石窟,学界认为南北石窟寺是奚康生任泾州刺史时修建的,南北石窟寺以哪里为地理坐标命名,却不为人们所关注。文章认为奚康生任职的华州治所是今甘肃省宁县,奚康生任华州刺史就开始了华州彭阳县治下的北石窟寺的修建;奚康生封安武县开国男,安武县是南北石窟寺命名的地理坐标,文章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结合,确定北魏安武县城的治所是今镇原县上肖乡上肖古城遗址,北魏安武县在南北石窟寺之间,南距南石窟寺23km,北距北石窟寺22km,距离基本相等;同时复原了经过安武县附近的两条古道,分别命名为安武道和乌氏道。  相似文献   

10.
徽县竹林寺石窟窟龛及造像在陇南及徽县境内现存石窟寺中至为古朴。从窟龛及造像特征看,竹林寺石窟具有北魏时期特点。竹林寺石窟曾遭北魏太武帝"灭佛"之浩劫。从历史地理及佛教遗迹的分布看,竹林寺石窟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窟形(如单身佛龛)及造像与麦积山石窟、法镜寺石窟北朝至隋唐间窟龛及造像风格相近。综合多种相关因素推断,竹林寺石窟当开凿于十六国时期、北魏早期。  相似文献   

11.
徽县竹林寺石窟窟龛及造像在陇南及徽县境内现存石窟寺中至为古朴。从窟龛及造像特征看,竹林寺石窟具有北魏时期特点。竹林寺石窟曾遭北魏太武帝"灭佛"之浩劫。从历史地理及佛教遗迹的分布看,竹林寺石窟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窟形(如单身佛龛)及造像与麦积山石窟、法镜寺石窟北朝至隋唐间窟龛及造像风格相近。综合多种相关因素推断,竹林寺石窟当开凿于十六国时期、北魏早期。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9月 2 3~ 2 5日 ,甘肃敦煌学会、炳灵寺文物保护所主办了“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这是炳灵寺石窟第一次专门的学术研讨会。在永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会议开得相当成功。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学者 60多人 ,提交论文 (或论文提要 ) 3 2篇。一、关于炳灵寺石窟研究历史及现状杜斗城、王亨通《五十年来的炳灵寺石窟研究》、王亨通《炳灵寺石窟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学术问题》 ,既是对半个世界以来炳灵寺石窟研究、保护的历史总结 ,又是对目前状况的客观分析 ,还提出了一些亟需完成的任务。二、关于…  相似文献   

13.
炳灵寺附近城关考石磊炳灵寺石窟,地处黄河上游甘、青交界的永靖县境内。这个幽居在小积石山深处的石窟,有着漫长的历史。《法苑珠林》①上说:“有石门滨于河上,镌文曰:晋泰始年之所立也。”晋泰始年是公元二六五年。如果按这一说法,炳灵寺石窟在晋代时就已开凿。又...  相似文献   

14.
创建于北魏年间的巩义石窟寺,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保存了许多碑石资料,记录了活动在巩义的各色人物。上至皇室下至平民,都在这个寺院里留下了不灭的足迹。因此,考察巩义石窟寺的石刻材料对石窟寺以及巩义的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巩义石窟寺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石窟之一,它的开凿仅在龙门石窟之后,其形制也与龙门石窟有很大相似之处。当时,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从而形成了巩义石窟寺。在石窟寺中存有许多精美的浮雕,如帝后礼佛图等,但其石窟中的飞天形象,却更具魅力。飞天在我国佛教图像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它的源起,传播到广泛流行,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传统思想、传统审美下演进的。本文将联系巩义石窟寺中的飞天形象,来阐释"飞天"这一形象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以及对于佛教及佛教美术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拙作《从"六国共修"看麦积山石窟历史》(刊《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引起了张学荣及何静珍二先生的重视,撰文《再论麦积山石窟创建时代及最初开凿的洞窟──兼与张宝玺先生商榷》,刊《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张何文很长,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几乎是每事必论。但就其和我商榷的实质问题,主要集中在下述两点:一是石岩寺的名称,是出现于后秦(姚秦),还是北魏,这个问题关系到麦积山石窟的一段历史问题。二是公认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的第78窟,佛台上有没有后秦(或西秦)层,其造像是北魏,还是后秦?对于前文提出的"六…  相似文献   

17.
炳灵寺石窟包括上寺、下寺和洞沟区三部分。现存洞龛216个,壁画约1000平方米,造像近800尊。开创于西秦,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至明,历代续有开凿修缮。特别是第169窟开凿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窟内保存着我国石窟中最早的造像题记和西秦时代的造像及壁画,反映了我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风格特点,为我国石窟断代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由王亨通、杜斗城主编的《炳灵寺石窟研究论文集》收录了自50年代以来至今天空炳灵寺石窟的论文、介绍60余篇,由炳录寺文物保篇所编印…  相似文献   

18.
佛教石窟艺术,在我国历史上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流行起来。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要道,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佛教石窟广泛分布,至今,不但有敦煌、麦积山、炳灵寺三大名珠,而且在陇东地区,亦有泾川王母宫及南、北石窟寺等比较重要的遗存。一、泾川王母宫石窟王母宫石窟,位于泾川县城西二里泾河与汭河交汇处的绝壁石岩上,今存一大窟,在《泾州志》中称为“大佛洞”。泾州自周、秦以来就是中原地区通达西北的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东段靠近古都长安的重要站口,历代皆为边陲重镇。传说公元前十世纪,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在此地相会。当时的泾州一带,属于周王朝辖地边缘,居住着被称为“犬戎”的少数民族,所以,西王母很可能是当时西北地区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个酋长。在古史传说中,西王母“如人虎齿,蓬发戴胜”(《穆天子传》)。两汉时期,儒学与道教巫术原始神话传说相结合,把西王母尊为能致  相似文献   

19.
炳灵寺石窟及其三个重要阶段陈海涛,刘惠琴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黄河北岸挺拔灵秀、雄竣壮丽的小积石山,大寺沟西面的悬崖峭壁之上.在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从内地去西域,在张掖以东,一般有北、中、南三条道路,炳灵寺就位...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邯郸市的南北响堂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保单位,属于石窟寺系列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的名称是“响堂山石窟”,包括南北响堂两处。其所在的山峰,属于太行山系鼓山山脉。“鼓山”这一名称自古有之,并且长期沿用,“响堂山石窟”之一的“北响堂”古称“鼓山石窟”。“响堂”一名作为石窟的代名词广泛存在于明清的碑刻中。而“响堂山”一名的出现,则始于北响堂1614年碑刻,这只是偶尔使用的俗称,稍后在清代的金石著录中出现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响堂山”一名的流行是在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的调查之后,他们在发表的专著中,使用了“响堂山”一名,臆造了“响堂山石窟”等名称。从此,学术界因袭沿用“响堂山石窟”一名,造成了一百多年来对于“南北响堂”的不科学称名方式。对“鼓山石窟”演变为“响堂山石窟”一名予以认真梳理,并郑重倡议将“北响堂”恢复为“鼓山石窟”,这样的表述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