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委托-代理”理论是继产权理论后教育经济学界所关注的又一热点问题。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效率。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合理设计报酬、赋予教师权利、给予教师精神关怀等。  相似文献   

2.
全员聘任制决定了独立学院与其兼职教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必然存在。要实现理性的委托-代理关系,独立学院应在认识并解决其本身存在的委托人问题的基础上,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托,通过明确契约,实施激励、约束机制等途径努力消除代理人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员聘任制决定了独立学院与其兼职教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必然存在。要实现理性的委托—代理关系,独立学院应在认识并解决其本身存在的委托人问题的基础上,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托,通过明确契约,实施激励、约束机制等途径努力消除代理人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市场营销中的代理理论及其运用进行探讨。代理理论认为在等级的关系中,委托人只能局部地考察代理商的行为和生产能力,因此委托人面临着代理制有异化的趋势、道德风险和隐瞒行为的问题。论文集中地讨论了激励的设计,这种设计能促使代理商的行为与委托人的利益更为一致,并对完善营销代理制度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存在着各种委托代理关系。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中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处理好高校、导师、学生三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并具有有别于其他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当代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负责制存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指导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实施的重要依据。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实施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应该澄清委托代理角色定位,明确责权利,激励与约束相统一,转嫁代理风险,用委托人的权力约束代理人的权力,利用长期代理目标进行重复博弈,强化研究生导师声誉激励,正确考核研究生导师工作绩效,合理解决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加强研究生导师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论界普遍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运行效率。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监控体制和采取激励机制加以解决。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所有权外化所引起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的分割问题。“经营权”是所有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然要求享有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过程,就是这种比例关系的确立过程。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在代理人的要求被漠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代理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谋求自身的利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不能把委托-代理关系与雇佣劳动关系混为一谈,否则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院校与学生是互为委托代理关系 ,他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产生双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从而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低下。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激励理论 ,针对高等教育服务特点 ,提出了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立高校的委托代理关系因不满足理论上的假定条件:(1)代理合约建立在自由选择和产权明晰的基础之上;(2)拥有决策控制的委托人是风险中性者,不存在偷懒的动机,即有激励监督代理人行为;(3)剩余索取权具有可转让性,委托人通过行使退出权惩罚代理人的违约行为的威胁是可信的,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风险和败德行为,极大地降低了公立高校的运营效率.本文认为,教育服务的市场化提供是改变这一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委托—代理理论是民办学校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实质是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可依据信息和行动、事前和事后的不同又有不同的专门研究。委托—代理理论有两个假设:人是超级理性的,人有着机会主义倾向。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也比较模型化。委托—代理问题中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选择最优代理人,二是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来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民办学校治理机制引入委托—代理理论,目的是深入了解民办学校治理机制的理论,提高民办学校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从代理人的角度来看,第一,代理人有着不同于委托人的利益和目标,所以他们的效用函数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不同。第二,代理人对自己所做出的努力拥有私人信息,代理人会不惜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人必须采取措施以最小的代价,使得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愿意为委托人的目标和利益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1.
政治领域的道德风险辨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领域内天然地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它不仅继承了一般委托—代理关系的共性,而且还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委托人地位的特殊性与代理人地位的特殊性。因此,较之于其他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言,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将会更频繁、更严重的出现,道德风险的一个主要后果就是带来了畸高的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与教授团队成员的行为选择和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构建了高校与教授团队成员的薪酬激励博弈模型。同时为保证薪酬激励的公平性,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教授团队设立差异化的薪酬转化系数,并在薪酬激励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不对称信息下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中的激励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业主与监理单位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分析了在委托代理关系下双方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为了促使监理单位努力工作,使工程建设符合业主利益,有效途径是健全激励机制。通过介绍两种常见的报酬方案:预算报酬合约和线性报酬合约,研究了业主如何选择和设计激励合同。将激励机制引入监理合问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道德风险,为我国监理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企业信息安全外包过程中由于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促使代理企业积极地完成外包服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信息安全外包激励机制进行建模,分析信息资产价值、入侵概率、信息安全环境、代理人成本系数及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度等因素对激励机制的影响,得出企业信息资产价值和入侵概率对固定酬金及补偿系数有着正向的影响,而企业的信息安全环境、代理人成本系数以及代理的风险偏好度等因素均对补偿系数呈负向的影响.委托企业可以据此合理设定外包合约中的固定酬金及补偿系数,以最大限度激励信息安全外包代理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政府采购对招标代理机构规范化管理滞后于实务操作现状,以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应用SWOT方法分析招标代理机构。提出建立"内控-动态-约束"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管理模式,通过"采购部门—采购人"内控体系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招标代理机构"逆向选择"供应商;通过"采购部门—代理机构"动态系统建设,减小代理过程中的信息差和时间差,通过建立准入机制和诚信评估体系、完善招标代理合同、共享数据信息,从而彼此制约、共同提高代理质量;通过"代理机构—经办人员"约束体系建设,提高代理源头和代理过程质量,避免"道德风险";借助于政府对代理机构检查之力、利用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营造招标代理机构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不对称信息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对高校教师评价过程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指出不对称风险的产生源自于高校教师专业服务的复杂性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框架,进一步确认原因在于校方与教师之间存在信息分布不对称和偏好取向的不同。未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关键是要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来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信息甄别,推动激励相容和声誉约束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组织中设计的激励契约是否科学合理,是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状态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和代理收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人力资本产权残缺的自贬性、人力资本产权的依附性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的不可抵押性。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组织内激励契约的设计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根治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所有者与经营者双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解决对策有:形成职业企业家阶层进行声誉评价;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以及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适当推行会计委派制措施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吸收其他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把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引入到对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和管理绩效的分析上来。在公立大学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上 ,第一层级代理人的行为选择与委托代理关系中隐形的激励契约密切相关。公立大学的产权关系与它特殊的目标、功能和使命 ,对代理成本的度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某一环节上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非正常合作会改变正常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现象 ,且代理人若不在正常的市场上依照市场机制进行挑选 ,大学的运行成本就会居高不下。解决我国公立大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需要重新构建合理的委托代理关系 ,这方面有赖于大学治理结构的突破 ,也有赖于政府新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