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与已经存在之物并不相同的创造之物成为一种突出的教育景观和社会事实。创造发生关系性共在与意识性交互的人机创造主体、具身文明削减与数字文明增加的创造内容、机器将人作为辅助工具与助手的创造模式的系统性革新,我们正在从人类创造时代迈向机器创造时代。机器创造可能引发机器外脑挤压人类内脑的创造之生物学基础危机、机器主体挑战人类主体的创造之人的主体性危机与机器文明冲击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文化与文明危机。从机器创造反思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应实现人类双驱动创造对机器单驱动创造的超越、人类意识流创造对机器数据流创造的超越、人类颠覆式创造对机器模仿式创造的超越。以创造力培养为指向的创造力教育为人类创造危机纾解提供了现实可能,创造力教育基于人类关怀与自我超越、机器他性与人机共生、生命特质与个性发展培养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创造活动的四个心理因素之一--创造人格的培养,分析了创造人格构成的五种因素: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热情、创造常态、创造行为,并提出了培养创造人格的意义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虚构对象的作者创造主义是创造主义的主要形式,而作者创造主义信条隐含个体创造主义信条.本文论证个体创造主义者面临判定难题,并提出一种新型的创造主义观点,即合取创造主义,并论证合取创造主义者不面临判定难题,最后为合取创造主义做进一步辩护,说明合取创造主义是一种更有前途的创造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4.
高校加强创造教育的思路是:树立创造教育的观念;注重创造力强者个性的培养;营造创造教育的环境;明确创造教育的目标;建立有利于创造教育的“宏科学”;采用适合创造教育的教学方法;编纂体现创造教育的教材;促进创造教育加强产学研结合;确定创造教育适宜的课时量;补足创造教育不可或缺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从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创造意志及创造性格等方面探讨培养中学生创造人格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少人把创造教育理解为创造力训练的教育,有的甚至将创造力简单地理解为"创造思维",以创造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教育,以创造教育代替素质教育,以创造教育排斥知识教育,认为创造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创造教育就是进行创造的方法技巧或创造思维训练,将创造教育的目标理解单一,混淆一般教育过程和创造教育过程,以成人创造者的心理历程代替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的心理历程,关于创造教育研究中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创造教育的效能低下,甚至走入歧途。  相似文献   

7.
在军官任职教育中科学开展创造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我军军官的创造能力.从任职教育与创造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来看,创造教育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强化受教育者的创造意识为先导,开启创造教育之门;以创造教学为动力,推进创造教育深入发展;以打造创造环境为依托,保障创造教育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毕业设计中可以运用组合创造技法、移植创造技法、替代创造技法、变革创造技法、逆向创造技法、信息创造技法、仿生创造技法、机遇创造技法、列举创造技法、蜘蛛网技法等创新设计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造教育是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创造教育及其本质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创造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素质,而人的创造活动有规律可循的。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要义是:  相似文献   

10.
一、磨“创造” 《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神就神在盘古创造了天地,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创造”是这个神话的神奇之处,课应该从创造出发再回归创造并升华创造,这样才能突出盘古的神力和神话的魅力。于是乎找中心句、中心词,理解“创造”的意思;围绕“创造”质疑,解疑;挖掘“创造”品读,想象。于是乎“创造”的设计之路就这样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育应重视以开发人的创造素质为特征的创造性教育。创造素质是一个人的创造态度、创造需要与动机及其创造能力的完备统一。中小学生创造素质培养应加强创造性教育,树立多元的创造观;既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学校评估体系中,要形成儿童创造素质的教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调查结果表明必须从教育评价体制与教学内容、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意识培养、创造品格培养和创造实践与活动等方面,强化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世纪之交,挖掘、研究、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造教育必将成 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从创造教育的必要性、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 的内容及创造教育的方法途径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略论新世纪人才的 创造美德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造既是能力,更是美德创造是人的重要本质特征。创造性包括创造的能力和创造的品德。创造能力是人的创造本领和水平,包括思维等认识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品德是指热爱创造、尊重创造、支持创造和尽力去创造的品德,是创造活动和创造能力提高、发挥的重要动力,创造能力和创造品德既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一般说,创造能力高的人也是具有明显创造美德的人,一个没有强烈创造动力的人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创造能力,不可能做出重要的创造贡献。但创造能力低的人也是可能有创造品德的。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把这种…  相似文献   

15.
何晓燕 《陕西教育》2011,(11):28-29
课堂中创造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整个创造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在各门学科中渗透创造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创造教育才会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造互动是创造者依据外部的特定条件 ,在创造动机、理念、冲动支配下进行从无到有的创造。当然 ,创造者必须关注自身创造对周围人和环境所产生之影响 ,而其影响又直接反作用于创造者产生新一轮创造。这种创造与再创造、创造者与创造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 ,即创造互动。创造互动客观存在 ,但其反映在现行课堂教学中 ,因仅有独立个体之创造或尚未形成积极强烈的“反作用”之创造 ,其完全弱化了课堂教学创新之效果。要竭力培育学生自主学习 ,发现学习 ,互动学习的新型学习观 ,积极推进互动的创造机制 ,势在必行。一、自主创造互动创造性课堂…  相似文献   

17.
创造是神圣的事业,但不是神秘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创造潜能,投身创造要从认识创造开始。撩起创造的神秘面纱,你就会惊叹:噢,创造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从非智力因素即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创造意志及创造性格等方面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树立创造教育意识、构建创造教育模式、营造创造教育环境三方面论述创造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实施创造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创造意识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就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离经叛道的精神,诱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成功感。从而培育学生的创造兴趣,产生创造热情,形成创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