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明欣 《青年记者》2007,(3):112-112
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新闻作品。要打造新闻精品,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搞好新闻策划,扣紧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2.
刘保全 《青年记者》2006,(8):103-104
新闻传媒的竞争,如同其他生产行业一样,最终归结为能否出“拳头产品”、“名牌产品”、“优质产品”。新闻传媒的拳头产品就是新闻精品。要创出新闻精品,从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有多种意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13种意识。——精品意识。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二、精心采写、精心编排,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三、传播效果好,社会反响大;既能轰动一时,又有长期保存价值,能流传于世。——策划意识。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能动反映,是对…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媒的竞争。如同其他生产行业一样,最终归结为能否出“拳头产品”、“名牌产品”、“优质产品”,也就是新闻精品。要创出新闻精品,从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来看,新闻工作者需要具有多种意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13种意识: ——精品意识。新闻工作者要给受众奉献精品,首先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新闻精品应具有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 新闻价值高;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二是精心采写、精心编排,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之作;是呕心沥血、有血有肉之作;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结晶。三是传播效果好,社会反响大;是既能轰动一时,又有长期保存价值,能流  相似文献   

4.
何谓新闻精品?笔者以为新闻精品就是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站在一定的高度,代表时代方向,具有宏观意识,推动社会前进的优秀新闻作品。新闻精品能从多维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些新闻作品发表后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使读者产生共鸣,达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者要想奉献给受众以精品,首先就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新闻精品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也。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之作;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之作。二是精心采写、  相似文献   

6.
新闻精品,是一个时代运行状态及其特征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新闻媒体品位与实力、社会责任感与新闻敏感性、新闻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的具体体现,是检验其新闻队伍素质及其价值取向的重要尺度。随着精品意识的增强,当前,各家新闻媒体都在积极运作,集思广益议精品,聚精会神抓精品,举力攻坚多出精品。新闻精品从何而来?诚然,新闻精品的生产,涉及到记者的认识水平和表现能力,涉及到生产过程的共同努力,但求本溯源,新闻精品只能从实践中来,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中来,从广大人民群众如火如荼的伟大创作中来。其原因就在于,新闻,它是…  相似文献   

7.
精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当然是指质量上乘的新闻作品。树立新闻精品意识,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8.
新闻理论对新闻精品的热切关注以及新闻实践对视角展现的合理把握,源自于人民群众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转型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后构建新体制所导致的价值观念的嬗变,这种关注和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精品意识与视角转换.简单地讲,精品意识,即要求新闻记者增强历史责任感,勤于学习,勤于调查,勤于思考,求得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反映和促进社会发展.但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价值并非易事,这里就面临一个视角转换及其展现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精品谈     
新闻单位希望自己的报纸,多出精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以至在本省和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在好新闻评选中获大奖。要采写出新闻“精品”,首先要有强烈地精品意识,才能不轻易放过一个优秀新闻作品的题材,创造新闻精品。树立精品意识当前,众多新闻媒体竞争,每家新闻单位都在发挥各自的优势,争取读者,争取观众。所以,争名牌、出精品成为媒体参与竞争的王牌。而10多年  相似文献   

10.
论点辑录     
什么是新闻精品?有同志认为,经典之作、传世之作就是精品;有同志认为,读者爱看的就是精品;还有人说,能够获奖的作品就是精品。这些话都有一定道理,但均不能完全包容新闻精品的内涵。新闻作品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脱离实际是废品,反映实际是成品,深刻地反映实际、强烈地指导实际的作品,才可能称之为精品。新闻精品概念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应有如下几个方面:新闻作品为群众认可的实践价值,为专家认可的专业价值,以及为历史认可的史实价值。具体来说,应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凸现新闻价值。二是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闻精品,就是高质量、高品位的“拳头产品”,是最能体现中央精神,最能深刻反映实际、指导实际,并能得到社会公认的优秀作品,它所报道的既是全局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又是群众关注的热点。 如何创出新闻精品?我在22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树立精品意识是创出新闻精品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文字记者的角度讲,要想多出精品、出好精品,首先主观上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必须有一种随处留心、矢志不移抓精品,抓不着精品不回头的顽强精神。或者可以这样说,出精品在于责任心,责任心  相似文献   

12.
龚拓 《新闻世界》2013,(6):27-28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同行纷纷采用“精品栏目”、“精品言论”、“精品创作”等口号,目的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那么,究竟怎样出精品呢?笔者认为,当代新闻人要树立精品意识,将科学思维方式应用于新闻创作中,方能出精品。  相似文献   

13.
没有精品意识,难以创造经典作品;没有经典作品,难以打造精品报纸。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新闻精品不仅在题材上、写作上应该非同一般,其社会效果以及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效应,甚至在新闻队伍建设、新闻事业发展上,更是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4.
没有精品意识,难以创造经典作品;没有经典作品,难以打造精品报纸。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新闻精品不仅在题材上、写作上应该非同一般,其社会效果以及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效应,甚至在新闻队伍建设、新闻事业发展上,更是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在全国新闻界中,“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奉献新闻精品”,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更多地体现在各种新闻实践中,从几年前的“扩版热”到在“精”字上做章,用新闻精品去占领舆论宣传阵地.显示着新闻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崔伟 《新闻爱好者》2012,(21):41-42
写精品新闻首先应该有精品意识,那就是在新闻发现上独具慧眼,在新闻表现上别出心裁,在内容上是独家新闻或者有独到视角。尤其是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只有精品新闻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让读者浮想联翩,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所谓独具慧眼,其实就是新闻敏感性,是对新闻事件的  相似文献   

17.
精品就是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精品热,新闻单位的新闻精品意识大大增强,实践证明:出精品是提高党报影响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湖北科技报是一张办了近20年的专业报。它不仅创下过每期发行量60万份的辉煌纪录,而且近七八年来连年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得较好成绩。 那么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我们认为在诸多的因素中,新闻报道中的“精品意识”这一作用不可小看。 新闻精品意识是贯穿于新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采访、写作、编辑、出版全过程的一种力求创造上乘之作的自觉的思维活动。这种能动的思维活动是产生优秀新闻作品的必备的心理素质。事实表明,新闻精品已成为各家报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知名度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在不断提高本报整体水平的同时,经常倡导树立新闻精品意识,争创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9.
论文微缩     
新闻精品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王泽华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指出,所谓新闻精品,应是思想正确、新闻写作水平高超、在广大受众中产生重大社会反响的传世之作。新闻精品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时代意义。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了报刊“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应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这对今日新闻精品的时代性要求仍是适用的。2、重大新闻价值。这种价值是新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含金量”,而不是任何新闻题材都可以提炼写成新闻精品的。这就需要“沙里淘金”的眼睛和提炼本领。3、符合各类新闻体裁的规范要求。新闻精品不仅需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新闻,近年来已越来越成为各种新闻媒体的追求和共识。实事求是的说,以县级电视台的人才储备、技术力量和基本条件,要求做出与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乃至地市级电视台水平相当的精品新闻,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县级台来说,精品新闻的创作同样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