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常情况下,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只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而与是否通电、两端是否有电压及所加电压的大小无关.就像水在管道里流动时会受到摩擦阻力似的,当导体内大量自由电子在导体内部定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与金属材料的电学特性有很大不同,如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一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半导体"掺和"的考题难度一般较大,08年许多省市就选择了这类题作为中考压轴题.  相似文献   

3.
在电学中,求电阻的一般方法是运用欧姆定律的推导式R=U/I。运用此公式时需要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U及通过导体的电流I。但有时我们不知道U和I,而是知道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量△U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变化量△I,再需要求导体的电阻。2005年湖北武汉市的一道中考题给了我们启示,利用这道题的结论,可以快捷的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第七章 电阻     
知道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了解温度变化时导体的电阻也会改变。  相似文献   

5.
电阻与温度     
同学们,你注意过吗?电灯的灯丝很少有正在发光时突然烧断的,通常是在开灯的瞬间灯丝被烧断,电灯不亮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般来说,金属导体温度变化几摄氏度或十几摄氏度,电阻值变化不过百分  相似文献   

6.
在电学计算问题中,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如何根据电压、电流的变化求导体的电阻和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呢?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探讨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时,导体电阻的大小由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必须考虑这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不可只考虑一种因素,只有当其中的两个因素确定时,才可由另一个因素决定,怎样比较两个导体的电阻大小呢?  相似文献   

8.
初二、高二年级物理教材中都介绍了导体电阻跟温度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温度降低,电阻减小。为了让学生眼见为实,增强感性认识,我设计了如下电路,演示效果较好。如图1,由照明电路提供交流220V电压,由低压电源提供直流24V电压,由4个耐压250V的二极管将上、下两部分电路“隔离”,2个电源互不影响。演示方法:a.闭合K1,电流表指针偏转,白炽灯导电但不发光,记下电流表读数。b.K1断开,闭合K22min,白炽灯发光,灯丝温度升高。再断开K2,迅速闭合K1,白炽灯导电,电流表指针偏转,记…  相似文献   

9.
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构成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且跟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只正常发光的灯泡,其灯丝电阻比不发光时要大得多。笔者做了下面的实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器材:“220V,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电学中有三大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其中电阻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其电阻就越大.而灯泡的电阻有它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有些题目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而一些题目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因此,当学生遇到灯泡电阻问题时不知道考虑还是不考虑温度对其的影响.下面通过例题解析的方式谈谈初中物理中灯泡电阻的问题.一、由铭牌求出灯泡的电阻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制的透明玻璃管式炉控制温场,在恒定光照强度约为600 lx条件下,逐渐增加温度发现,高温对部分CdS光敏电阻伏安特性的线性影响明显;同样,亮电阻、暗电阻的阻值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亮电阻的阻值在高温下,升高更为明显。研究比较CdS光敏电阻的亮电阻、暗电阻和伏安特性等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特点,为实际应用时如何正确选择CdS光敏电阻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短、横截面积及外界温度,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导体的长短就决定了导体电阻值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就是靠改变自身连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进而实现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及某段电路两端电压和保护电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对两个概念的认识1.电阻概念: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定义式为R=U/I,适用于任何导体。2.k=△U/△I:反映出电流变化与电压变化的一种关系,在U-I图像中表示图像的斜率。二、两者的联系1.两者大小始终相等的情况对定值电阻而言两者大小始终是相等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温度发生变化,即不受电压、电流的间接影响,亦即通过其中的电流和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大小成正比,其U-I图像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  相似文献   

14.
考点概述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同导体的电阻一般是不一样的,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对于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导体,长  相似文献   

15.
一、常见易错题 1.电压越大,电阻越大,电压为0,电阻也为0. 分析没有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也与温度有关.大小可以由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  相似文献   

16.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本节重点内容是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在测量电阻时需要使用间接法,即我们通过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再应用欧姆定律的实验原理,计算出导体的电阻值的方法.中考中除直接考查伏安法测量电阻外,可能还会出现使用其他方法测量电阻.二、重点难点突破1.什么是伏安法伏安法:用电压表测出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再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我们就能根据欧姆定律公式求出这段电路的电阻.  相似文献   

17.
一、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实验设计 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构成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且跟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一只正常发光的钨丝白炽灯泡,其灯丝电阻比不发光时要大得多。该实验所需器材:“220V,100W”电灯一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万用表一只,导线若干,使用交流电流。电路图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中考物理试卷里出现了很多电阻变化的题目,主要考查外界温度、压力、光照等的改变对导体电阻的影响,需要建立物理图像、表格以及运用图像、表格提供的信息来研究电阻变化,我们必须掌握正确地阅读图像、表格并从图像、表格上获取信息的技能和技法,以不变的技能和技法应对变化多端的题目。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传统经典的实验历经多年的沉淀与传承,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认可和喜爱.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不断对实验进行改进.文中分析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的不足,对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同时改变以及温度的改变对导体电阻的影响进行了创新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对串联总电阻增大容易理解,而对并联总电阻减小较难理解,现用四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如下解释: 一、定性分析法同学们都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因为两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大了横截面积,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减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