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从创作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商界文学”产生的特定条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条件才能为“商界文学”提供其生成机制和生成要素。然后论述了“商界文学”在价值取向上所表现出的转移表征:1、对金钱功能的反映,由负面暴露转向正面颂扬;2、对商人本质的揭示,由鞭挞贬抑转向正确对待;3、对欲望作用的表现.由无情谴责转向适度肯定。  相似文献   

2.
初中地理新教材教法浅议刘姝清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已试用。它与原统编教材的最大区别是;教材的着眼点已由教师转向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如何使教法与教材吻合,使学生会“学”,“学”会,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教学目的,便成为...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对“象”与“形”的全方位诠释,实现了两个转向:1、“始形为象,终象为形”——从哲学到艺学表现为外观察向内省转向;2、“象”与“形”二元的互融——从艺学到以字为载体的各类作品可视为内省向多维空间转向,从而赋予二更为丰富的意蕴,在当代艺理论本土概念缺席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已在我校经过了四年的使用。我认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与原用统编教材的最大区别.是它更适合学生自学。我在使用这套地理教材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也正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要适应九年义务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修辞”与“逻辑”的关系包括:修辞学与逻辑9学同根于讲演或论辨,是一对孪生姐弟;任何修辞现象总是同逻辑规律发生联系的,不是这种逻辑规律就是那种逻辑规律;常规修辞的意义表里如一,遵守的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规则;变异修辞的意义表里对立,生成时,是深层转向表层,解读时,得由表层转向深层,但又统一于同一语表形式,就此而言,它遵守的是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或规则,但如果仅从语表形式看,它遵守的是潜逻辑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了四个转变:由重“教”转向重“学”、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重“传授”转向重“指导”.其中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是课堂教学方式的重大改变,这绝不是将一节课上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是将课堂变成每个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将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的思维体操课.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教师角色、教学策略等提出一系列转变: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合作者、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研究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社会和时代的必然趋势,而牧师角色转变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本文从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向信息平台的“搭建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的首席”;由过程的“实践者”转向结果的“反思者”;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向“研究型学者”;由课程资源的“依赖者”转向“开发者”;由台上“演员”角色转向后台“导演”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唤起广大科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推动教师评价角色转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教师要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冼纳学生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激励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动态坐标系中逐渐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诸多新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如,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教材更是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非指示性”是对“指示”的反叛与否定,由教师主宰转向师生对话、互为教育。其核心精神是“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三开放”中,通过互动与对话,自主生成对本的理解与感悟。“非指示性”教育首先用于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教学。“非指示性”教育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行动依据,以对话理论、团体动力学原理为效力保障。“非指示性”教案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不预设教学目标.不预设线性的师问生答。  相似文献   

12.
徐艳 《甘肃教育》2002,(7):61-61
历次教学大纲对基础知识方面强调得多,但在掌握哪些知识及如何去掌握等方面,各次大纲提法不尽相同。现行大纲改变了以往的提法,概括起来有三大转变:从内容上看,由原来局限于算术、珠算转向“数”和“形”两个方面;从掌握知识的难度上看,由原来偏难、偏繁转向“最基础的知识”;从方法上看,由原来只要求“知其然”转向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的“先学后教,超前断后”教学策略,其根本的转折点是教师由讲转向导,学生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其特点是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超前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学的潜能,解决各自的现有发展区的问题,通过课堂的开放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解决学生最近发展的问题,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管理伦理化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莫飞平 《教育探索》2005,2(7):42-43
现代管理理论已经把研究的重心由“物”转向“人”,由“监督”转向“激励”,由“独裁”转向“民主”,由“控制”转向“参与”;管理哲学中的“PL原则”也由过去的“Profit(利润)和Loss(亏损)”转变为“People(人)和Love(爱)”。这表明,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已经明显地融进了伦理价值理念,出现了“管理伦理化”的趋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实行伦理管理便成了应然之举。在管理伦理学视野中,大学生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公正原则、平等原则、人道原则和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重心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文章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留心观察”单元为例,提出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松弛备课”,整合资源,由单一静态转向多元动态;打造“松弛课堂”,用情境体验,将课堂由理性抽象转向具体真实;设计“松弛作业”,因材设计分层次作业,由传统基础转向拓展提升;建立知行合一的“松弛评价”体系,促使语文教学真正指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措施要配套门头沟区黑山小学何渊1993年国家最新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小学版)同旧大纲相比,最重要的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的转轨:从为考试而教而学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从选拔少数尖子生上重点中学的"...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基础知识方面的转变历次教学大纲对基础知识方面强调得多,但在掌握哪些知识及如何去掌握等方面,各次大纲提法不尽相同。现行大纲改变了以往的提法,概括起来有三大转变:从内容上看,由原来局限于算术、珠算转向“数”和“形”两个方面;从掌握知识的难度上看,由原来偏难、偏繁转向“最基础的知识”;从方法上看,由原来只要求“知其然”转向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并且,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因为发挥知识的能动作用,对当今世界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新课程标准着重加强了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百年中,课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出了以下特征:1.“理想”与“现实”的交织;2.超越“物”与“人”的迷惘;3.由“绝对”到“相对”;4.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现代课程需要在一个更新,更高的视角和更富有人性的角度来审视其价值取向问题,要重视现代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论定的“经典文本”,是指“经典生成期传播”阶段的柳州彩调剧“第三方案”文本,由郑天健执导改编的歌舞剧《刘三姐》文本及电影《刘三姐》文本.由这些经典文本探讨文本呈现的传播语境,认定刘三姐经典文本的生成与雅俗文化的转向、北大歌谣学及中大民俗学运动、周恩来等领导人对地方曲艺之重视等文化动因有关;并关注抗战期间以桂林为中心的“西南剧展”与广西“刘三姐大会演”之“自我呈现”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时。一些教师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恰好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因此.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自学已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