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玲 《科教文汇》2009,(18):40-40,80
荀子,战国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深刻指出了名家学说的“见”和“弊”,在批判各家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一些思想,但总的来说其思想体系基本属于儒家。荀子是先秦时代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其由此派生出的教育思想中含有许多先进而又积极的成分,不仅影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对当今社会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针对先秦儒家历史观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期,新思想、新学说的大量涌现使史学界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一段时期,许多史学家、思想史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先秦儒家历史观的研究多从讨论西周、春秋、战国的社会形态,孔子、孟子、荀子所属的阶级立场等方面展开,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文革”中,大量“评法批儒”、“批林批孔”的文章将儒家和法家的历史观说成是“根本对立”的,从而贬抑儒家,褒扬法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思想文化界迎来了新的春天,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先秦儒家历史观作出全新的阐释.20世纪以来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3.
浅谈荀子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战国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深刻指出了名家学说的"见"和"弊",在批判各家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一些思想,但总的来说其思想体系基本属于儒家。荀子是先秦时代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其由此派生出的教育思想中含有许多先进而又积极的成分,不仅影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对当今社会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也开始萌芽和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天人本为一体,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从神话时期便开始显露出来,并体现在先秦典籍中。  相似文献   

5.
杨萍 《华夏星火》2004,(10):35-36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市经济活力日见增强,社会经济增长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显露出来。要实现省委提出的“芜马铜”率先加快发展,我们就必须坚持物质明和精神明“两手”抓,就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有“生命线”意识、“阵地”意识,就等于没有“生存”意识。而要继续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显示其巨大的威力,就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同时,溶入时代的潮流,紧扣时代的脉搏,突现时代的特色,全面更新观念,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塑造成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主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和”是儒家最高的审美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几千年来延续不断的哲学、文化观念和社会政治理想。它贯穿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为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所普遍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认识自然、人格修养、治国安邦等各个领域。“和”体现了天人之间的亲和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一致,继承并弘扬“和”的精神实质,对于解决我国当下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的回顾自从人类有史以来,和平就成为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尽管和平不时地被冲突.暴力、战争所打断;但是,始终有无数和平的捍卫者与探索者在关心着人类的和平及命运。在人类文化的摇篮——东方,两千年前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人类大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已深深地根植于汉民族的性格之中。孔子的名言“和为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解决内部冲突的原则和口头禅。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墨翟曾提出“非攻”的和平思想。这种思  相似文献   

8.
贾晨阳  陈利 《今日科苑》2009,(16):155-156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有关体育的认识,直到今天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先秦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学派学者对体育也有许多见解。本文通过对古希腊与先秦在体育思想方面的比较,凸现两者的不同,呈现东西方有关体育观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马克思也特别强调人总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政治文明是与人的社会性相拌而生的,只要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就会是"政治上的人"。美国著名思想家来斯特.瑟罗说:"没有哪个重要的人类群体曾经生活在个人主义原始状态中,也没有哪一群野蛮人会聚在一起,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决定组织一个政府,只要人类存在,政治或政治组织就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和谐社会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政治文明建设存有其内在的一致性与同一性。  相似文献   

10.
当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并不鲜见,正如春秋战国时期亦有“礼崩乐坏”。先秦的“君子”风范与其本质涵义,对于我们借鉴传统文化构建现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儒家关于“君子”的本意是指以“义”为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较充分满足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君子”当“义”,君子不义即为“真小人”。  相似文献   

11.
李朦 《科学中国人》2015,(9):123-124
说起“道”家,其开山祖应该是老子,先秦时期道家的音乐文字实在过于简略,老子其人对于音乐究竟如何看,难求答案。因此要研究先秦时期的音乐观不得不从《庄子》谈起。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大家、文学大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道家思想的开拓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音乐思想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许多新的社会因素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这些新因素,对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有其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诸多新的社会因素主要指的是什么呢?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剧,教育管理工作弱化,  相似文献   

13.
同为先秦儒家大师的孟子和苟子在人性观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论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但总体而言,两人的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探求。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本文探讨了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了其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思想”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种看法。第一“思想”是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比如:“资产阶级思想”,实际上指资产阶级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观点和立场。第二:“思想”是理性认识。比如:“政治思想”就是指一种从感性认识提炼凝结出来的关于政治的科学认识。第三:“思想”是某种思想体系。比如:“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的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第四:“思想”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有意识的主观精神。比如:我们说某人“思想好”,实际是说某人对一些问题的主观态度台乎社会所希望的要求。第五:“思想”是人的精神活动。比如:“思想活动”。第六:“思想”是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的总和。比如:“思想水平”、“思想境界”等。这六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作了解释,但又不全面,没有揭示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思想”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对自己欲望的无限度追求和放纵。为此,发掘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所提出的节欲理论,把欲望放在一个准确的位置,既不搞禁欲主义,也不搞纵欲主义,这对于欲望横流的当今之世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被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许多思想家高举“复礼”旗帜,使得礼学在孔子、孟子、荀子的大力发展下正式确立了地位。此后,礼学渗透到整个社会机体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渗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礼对汉族文化的形成有过巨大的影响并且礼在现代还有它存在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孔子有关礼的阐述来分析先秦的礼学。  相似文献   

18.
公培红 《科教文汇》2009,(23):280-28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从古代文献有关孔子的言行中,可以剖析、感受其“尚中贵和”、“动静合时”、“身心兼修”等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健身运动有重要的导引、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薇 《科教文汇》2007,(8X):165-166
王维早期秉承着儒家的政治理想与美学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与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也是他选择“亦官亦隐”生活方式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文明的政治意识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为建设文明的政治制度提供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规范和形成文明的政治行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