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献君教授在他的专著《人类之治》一书中运用了一个精彩的类比: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同样,学校育人氛围与环境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这就是著名的“泡菜理论”。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除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外,还需要环境育人。校园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如果学校在酿造“泡菜汁”时注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泡菜”的味道一定不错。那么我们应怎样酿造“泡菜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使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使每位教职工都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由此想到,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生活中的不同效应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泡菜效应——"近朱者赤"泡菜效应是指: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  相似文献   

3.
手表效应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启示:教师之间、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一致,尤其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上更要一致,否则孩子极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家园同步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泡菜效应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2009,(9):6-7
物质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超大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孩子的成长过程、衣食住行,更存在于潜移默化间,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对孩子的心理、智力、情感、品德等产生点滴影响。教育学者用“泡菜效应”来诠释不同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我们不妨通过一个调查,看看父母们认为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韩国人对于有“第一菜”之称的泡菜情有独钟,尤其是近年来,韩国人似乎总是在拿泡菜做文章。“泡菜能预防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是韩国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更早一些,5年前欧洲暴发“禽流感”时,韩国一个科研小组就提出泡菜能杀死禽流感病毒:2003年“非典”期间,韩国人又认为吃泡菜能抗“SARS病毒”。泡菜已经成为韩国抵挡疫情的良方。  相似文献   

6.
柿饼的故事     
弟弟犯错时总是在这辆小自行车上反省每逢暮秋,我家都要隆重上演两个“家庭节目”。第一个是做韩国泡菜——“kimchi”。众所周知,韩国人一日三餐离不开泡菜,所以从古代就产生了这样的习俗:在蔬菜缺乏的冬季来临之前,就全家总动员做大量的泡菜。泡菜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环境的德育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 《当代教育论坛》2006,(10):102-103
一、校园“人文景观”的德育效应及其多样性 (一)校园“人文景观”的德育效应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思想观念的形成、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其高尚品德的形成,包括各类文化知识、技能,学习、生活、工作经验的获得,无一不受环境的影响。校园人与“人文景观”的朝夕相处,能够亲身体验、感受、陶冶情操,在不同意境的潜移默化中不断改造自身,不断地吸取和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形成良好的言行品德。同时,校园人与“人文景观”是个“互动”关系,校园人在需要一个与之适应的环境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环境,不断地给环境注入新的活力与内容。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的灵活设计与启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巧创“情景”,营造“思”的氛围人的思维活动随着环境、气氛的不同,其质量相差很大。不同的教学情景会引起学习氛围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思维活动的进行。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景效应”,是学生历史思维活动得以迅速展开的关键所在。1...  相似文献   

9.
泡菜     
我们这里讲的泡菜指的是往用盐腌过的白菜上添加辣椒粉、蒜、姜、葱、萝卜等调味品,并使之发酵的一种韩国传统饮食。泡菜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菜,特点是辣,韩国人通常和米饭一起食用。当然,根据季节和地区的不同,泡菜分为很多种类,但均含有维生素C、钙等多种营养。特别是在世界各地发生“非典”时,韩国却没有一例病例,有人推断是因为韩国人经常食用泡菜的缘故。用泡菜还可以做出泡菜汤、泡菜饼以及泡菜炒饭等多种料理。近来新出现的泡菜比萨饼、泡菜汉堡包也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从大处来说,可以适用于社会,从小处来说,也可以浓缩于校园。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那么对于校园的主体——学生来说,这样一种在全社会产生微妙效应的潜规则同样有其妙用。本文拟在阐述“人际互动效应”“鲶鱼效应”“共生效应”这三种效应的同时,试图通过营造班级的三个“圈”——“互动圈”“竞争圈”“共生圈”来优化班级环境,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环境的不断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如果环境的刺激是良性的,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积极的。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认为良性的课堂氛围是由“快乐氛围”、“思辩氛围”、“整合与反思氛围”三者有机构建起来的。用“快乐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快乐氛围”首先来源于对要以伙伴的身份使自教学尊进行适当的引以此表达我对学生的欣赏,使学产生乐于与教师一道其…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语文教学提出了“愉悦原则”和“乐学思想”,这实际上是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追求语文课最佳的教学艺术效果,从形趣、情趣、意趣在三种不同审美趣味形态探析其相应的美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作品的“内蕴力”催动学生在文学按受活动中由“入手其内”到“出乎其外”,取向“高致”,产生最佳的审美领悟效应。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连续而不同的教育阶段。二者无论在教学环境、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是在教育目标的侧重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必然使幼儿在接受教育上产生一种适应心理障碍,即所谓的“陡坎效应”。如何变幼、小两个教育阶段的“陡坎效应”为平滑斜面式“坡度连接”,这是幼儿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处理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需关注的几个心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表效应”。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走时不同的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也就是说,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这就是“手表效应”的原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先秦具体作品及相关理论的分析,认为“诗言志”中的“志”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各有其特定含义,而“诗”这一文体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所担负功能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的我国行政监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全球大气候,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应该在分析行政监督环境的相关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找出我国行政监督的主要症结,并引入“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多维度上探求既能楔入行政隔离带、链接行政系统的内监督环境,又能营建基于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人文氛围和法制建设框架的外监督环境,进而积极有效地应对、控制和解决由于行政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引爆点”边界问题,实现在阳光监督下的和谐行政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居住要求,“宜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惬意人生的重要标志,今天,“宜居”演化为中产阶级追求的优雅生活的重要标志,其美学追求承袭封建文士而又有时代特色:首先追求环境美化,其次追求环境诗化,最后追求环境时尚化。总而言之,“宜居”在不同的时代,始终是主流阶层——古代的文士、今天的中产阶级向往的居住境地,其美学追求的内涵虽有古今之变,但其指向的标杆具有传承性,即追求环境的美化、诗化与时尚化。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人来说,泡菜并不陌生,中国少数民族中的朝鲜族人就会做泡菜。此外,四川人也做泡菜。然而韩国的泡菜风味儿和习俗都与中国不同。我由于在中国呆的时间长,所以越来越像中国人,特别在饮食方面,已经很中国化了。但我的新同屋很喜欢吃韩国的泡菜,因此我便给家里打...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06,(1):F0003-F0003
这是智慧的方阵,建构并解读自己的价值理念。“追求卓越,一个都不能少”,“人人学习有用的教研业务,人人掌握必须的教研业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不同的发展”,“做有意义的事,做有尊严的人,过有质量的生活”,这是方阵的智慧,跟进并诠释自己的行为方式 。“营造宜教、宜学、宜研、宜人的人本环境,开展求真、求实、求新、求活的人本活动,收获有威、有位、有味、有为的人本绩效。”  相似文献   

20.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其品德、习惯、爱好、特长千差万别。他们相聚在一起,构成了班集体。班集体是育人的环境,环境以它特有的力量能影响人、感染人、改变人。所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十分重要。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运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