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彭博新闻社深陷"偷窥门",这一事件给日益依赖国外金融数据服务平台的中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日前,彭博新闻社被曝允许其记者接触彭博数据终端用户的部分信息,包括登录时间、使用了哪些功能等。彭博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多克托罗夫承认这是"一个错误",并于15日在其博客上试图挽回客户信任,称现在彭博社记者能通过终端获取的用户信息已经与其他用户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数据是财经新闻报道的基础,数据新闻在财经新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本文选用彭博新闻社案例分析与阐述了数据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功用:首先,数据能帮助记者找出新闻点,提出正确而有价值的问题。其次,通过对国家、市场与公司进行比较,数据可以帮助受众发现关联性,理解差异和发展状况。再次,数据能为某些已广为人知的事件提供新的深入的解读视角。最后,数据可以成为预测未来趋势的有效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宫”制     
"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瓷器门"……一系列事件,把北京故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断在评论和审视着北京故宫,并追问:故宫是否也到了需要改革的"最危险的时候"?没有皇帝的故宫更神秘。从"失窃门",到"会所门",再到意外损毁瓷器,如果不是"网友曝",恐怕仍然不为公众所知,故宫也因此屡被推上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4.
方胜 《新闻记者》2012,(4):94-95
2011年9月20日,彭博新闻社报道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研究报告称:马骏认为"如果出现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可能再次推出4.65万亿的刺激计划"。但马骏指出,德意志银行的研究人员从来  相似文献   

5.
美国彭博财经频道是欧洲和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商业和金融新闻频道.1992年彭博财经通讯社为马里兰公共电视台制作每日30分钟的早间节目,1994年正式成立财经频道,短短十多年就成长为今天全球性的财经频道.如今,彭博财经频道每天24小时在10个电视网上向全球观众播放金融与市场新闻,服务遍及美国、欧洲、亚太、非洲、中东及拉美地区,观众达2亿多人.彭博财经频道的成功虽然缘于彭博社的优质资源,更得益于它独特的运作理念和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6.
吴玉英 《新闻世界》2013,(5):295-296
微博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民记者"时代。"全民记者"时代的新闻失实现象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田野研究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其核心内涵是要注重事件的真实感,从现场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信息,人类学方法对解决"全民记者"时代新闻报道失实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令全球瞩目。事件发生后,有优先调查权的马来西亚政府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通报飞机搜索情况,然而这些消息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因为缺少官方的说法和可靠的新闻源,各家媒体为了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和"定义新闻事件",纷纷原创发布或转载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使得信息传播陷入极度混乱。对于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前,新华社技术局驻联合国分社高级工程师陈爱民随新华社金融信息采集小分队赴彭博通讯社实地考察。本文是考察后,作者从纽约新华社联合国分社发给本刊的体验文章。彭博其人及彭博集团彭博集团(B1oomberg)的发展历程集中体现了各种现代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正是通过不断跟踪在全球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推动技术在金融信息领域的应用,彭博集团才抓住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并开创了金融信息服务的新时代,成为华尔街不可或缺的金融资讯帝国。  相似文献   

9.
茅震宇 《视听界》2014,(6):113-115
不少人习惯把记者出镜称为"记者出现场",道出了记者出镜的性质,即在新闻事件现场作报道。过去只有直播(包括现场连线)时要求记者必须出镜,现在出镜已是常态。出镜是电视记者的任务和职业特征,这既是电视记者的特别之处,也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如果放弃出镜,等于削弱了电视的一大优势。将电视新闻有形有声的独特优势发挥好,电视新闻的魅力就能成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实力。电视台不应该有专门的"出镜记者"一职。  相似文献   

10.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国内外新闻媒体争相角逐的竞技场。在"两会"众多新闻发布会中,总理记者招待会总是非常热门。从2003年到2011年,温家宝总理连续九年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全球记者的提问,其经典话语、巧妙应答往往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开来,赢得极大的关注。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的特色,颇值得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蔡迎东 《新闻窗》2011,(3):30-30
体验式报道就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与现场报道相比,体验式报道用记者亲身经历而非普通的采访方式,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被不少媒体应用,也颇受受众欢迎。近年来,我和我的同事有幸去尝试了体验式报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种新颖的采访方式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化改革,新闻媒体逐渐将新闻事件当作一种"商品"来生产,就此引发了学者对新闻公共性的再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讨论的热点。"媒介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指明了新闻是一种"建构的真实",也为探讨媒体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对影视红人陈晓旭去世的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事件",从中可以窥见当下重提媒体社会责任的必...  相似文献   

13.
罗睿 《新闻窗》2010,(3):36-37
新闻敏感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记者、编辑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新闻敏感的表现有三,一是快捷,能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徐佳 《传媒》2010,(8):56-58
当李·米勒先生(Lee Miller,Editorat-large for Bloomberg News)在清华大学彭博财经新闻实验室向研究生展示如何使用彭博财经服务终端系统之时,SOHO中国联席总裁张欣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正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使用该系统.在全球,约有30万名像张欣、盖特纳这样的商业与财经专业用户付费在彭博的终端上使用彭博提供的财经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应美中国际交流中心和美国国务院的邀请。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殿军随中国新闻代表团于2004年10月访问了美国。考察了《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报》、彭博新闻社、奈特一里德报系、《国家地理》、《时代》周刊等世界著名的报刊和新闻机构。并同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高盛公司的专家教授和美国国际记者中心、国务院外国记者中心等部门。就美国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从本期开始。本刊陆续刊登杨殿军采写的考察文章。  相似文献   

16.
"多面手""组合拳",笔者给二者统一冠名为"散打"。"散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笔者将"散打"融入传媒,是觉得散打对传媒有参照、借鉴功效,尤其对基层电视台记者来说,功效会越发显著。本文将从"散打"的本质归属、基层电视台记者为什么应该做"散打"能手、"散打型"与非"散打型"记者的执业效果等方面,对基层电视台记者应该做"散打"能手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闻窗》2013,(3):1-1
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微博如今已经是互联网的新入口,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是社会关系的新节点,也是人们意愿表达的新平台;更重要的,它是利益联系的新纽带,也是政府、社会和个人施展影响的新空间。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记者究竟应该如何做"记者"?因为,不是每个发出信息的人都能够成为记者。曾经记者被称之为"无冕之王",这是社会对这个行业的厚望。  相似文献   

18.
马年伊始,一则来自复旦大学网站的校园新闻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继2009年被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委评上‘精品课程’之后,由童兵教授领衔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又一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全国600多所大学的新闻院系中,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并不多,然而在复旦校园里,这门貌似"枯燥"和"艰涩"的理论课,居然被评上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复旦学子最爱蹭的课程之一.菁菁校园,这样一门广受青年学子欢迎的专业课,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其幕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来历?  相似文献   

19.
刘楠 《新闻窗》2013,(3):39-39
一、电视新闻记者的传统定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新闻记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社会信息的推动力。有了记者,传播活动才得以运转,传播媒介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因此,记者有权要求采访对象提供素材,也有义务及时、准确地报道各种新闻事件,提供各种有益的信息,而这也是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20.
偷窥时代     
针孔摄像、窃听器,一时间似乎无处不在,偷拍事件轰轰烈烈。人们在被人偷窥的同时也在偷窥别人,这是一个让人失去安全感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