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开店     
打工的时候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娶到老板的妹妹或女儿。因为这样就可以少奋斗二十年。创业的时候想的是原来天下没有任何事情比自己的坚强和努力更重要。天上不会掉馅饼!  相似文献   

2.
08年9月,马钟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先后创业自己当老板了,心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的马钟在一家药械公司做业务员,工作辛苦,做了几个月却没有什么绩效。他想,都说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哪怕当小老板呢,也是一份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打工与创业     
打工是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创业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思考吃饭; 打工是靠别人给自己的平台来展示能力,创业是靠自己的决心和眼光创造一个平台; 打工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创业是要思考体系运作的每一个环节; 打工的人期望的是一周有两天休息,创业的人思考的是如何能低成本地运作;  相似文献   

4.
程华山1999年进入华为,就明确了自己到华为工作的目的一为了学习而工作.他要为将来自己的创业积累丰富的"知本"而在华为打工.  相似文献   

5.
总以为上班辛苦,给别人打工是造孽的事;总以为创业的天空是亮丽的,给自己打工前途一片光明,财富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滚滚来。经过两年多的尝试,我担心自己会得出做生意不如打工的结论,只是我实在不甘心如此,只好继续安慰自己:只是没找到好项目,没人带我,要是有人指明一条赚钱的路,我照样可以发财。然而,事实是残酷的。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上海工作了。作为一个新时代大学生,我正面临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风潮,许多早我毕业几年的故旧亲友都已经创业当老板了。我也不甘心只当全职打工族,按照一般人的说法,一个人到大城市立足的步骤是:先找个工作稳住,哪怕是差的工作,等熟悉了环境,被这个城市接纳之后,再伺机找更好的工作,当过了三年或五年,或许你已经厌倦了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甚至仅仅一两年你就厌倦了,那么开始尝试边打工边创业吧,最终当然是出来单干了,当起小老板了,最后是当大老板。这个过程,我也在一步步实践着……  相似文献   

7.
重拾自尊     
罗西 《知识窗》2006,(4):36-37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当时,我在厦门打工,严格地说,是在流浪。因为一直没找到工作,常常露宿街头,常常向朋友借10元到50元不等的钱用于吃饭,常常半个月不洗一次澡……失落、无望、沮丧等坏情绪,把自己破坏得很难看、很无所谓,仿佛一个“臭打工的”就该如此低贱,如此不要颜面。  相似文献   

8.
打工和创业 打工是帮别人挣钱,出卖自已的劳动、自由以换取工资。创业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给自己发工资。打工的时候创造10000元的收益,老板可能给你发2000元的工资,有可能更少,当然,也有可能发5000元甚至更高的工资;创业的时候,自己创造10000元的收益,收入基本上就是10000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4,(9):10-11
说实在话,把这样的事拿出来讲,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是那一次创业的疼痛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时候,在我心情好的时候,心情坏的时候……从我的心底涌起,袭击我,让我的心情荡到谷底,让我无所适从……。 故事要从2002年开始说起,也可以说是从更早的时候开始了……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是我的不灭的梦想,打工是我进行原始积累的方式,虽然这样的方式很慢,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过,包括现在!  相似文献   

10.
华为给了很多人一次创业机会,我是其中之一.在华为工作的这几年,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我都有了.每一个年轻人都想自己做一番事业,特别是通讯这个领域里,过了三十岁就会贬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首富刘永行曾在一次演说中动情地回忆起自己当初创业的动机:1980年春节,刘还在学校上学,家里仅有两块多钱,4岁的儿子吵着要吃肉,他就用这两块多钱到市场上买了一只大鹅,因为鹅比较便宜."这个时候我就想,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一些财富.所以我就用了十天时间去搞无线电修理,结果还好,挣了三百多块钱,把后来的半学期度过了.这次经历刺激了刘的创业冲动.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业月刊》2008,(10):55-55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一个常理,但现实中不少人都在抢着“馅饼”,创业伊始的我也不例外,那是两年前,我在外打拼几年后,身上有了一定的积蓄,总梦想自己当老板以结束离妻别子式的打工生涯。  相似文献   

13.
《专家工作通讯》2004,(10):11-11
就在二十年前的今天,我作为美国英语学会的老师来到北京,开始了第一年的教学。当时英语学会派我到河南教育学院当老师。那时我没有想到二十年以后还在中国,当然也不会想到竟然会用汉语在你们面前讲话——我想那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高考成绩出来了,当小余先生得知自己只能上个二本后,就决定去打工,到一家洗车厂洗车.我劝他说:"12年寒窗,你也累了,在家好好玩一阵子吧.你要是想出门旅游,我也可以给你几个钱."他说:"算了算了,你也没什么钱,你给我交学费就行,我的零花钱我自己赚去."我对年轻人的自立意识一直持欣赏和支持的态度,按理说我是不应该阻止他的,但我真的是有愧于他,因为小余先生已为我省了不少钱.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业月刊》2008,(7):50-50
用猪、羊小肠或猪、牛肺加工肠衣和肝素钠是我多年来一直想从事的项目,由于父母长期务农,积蓄不多,再加上家中建房以及为我结婚成家花费巨大,家里欠下了近万元外债,所以这一想法一直没实现。为养家糊口,成家一年后,我随同乡带着妻子到广东江门一电子厂打工,工厂的待遇不错,两年时间我积攒了几万元钱。有了钱总希望干点自己的事业,寄人篱下的打工生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准备开始从事肝素钠加工。  相似文献   

16.
<正>大家好,我是方毅,是山东女婿,非常高兴到山东与大家分享一些创新创业的经验。刚才陈老师是非常系统地把所有创新创业的领域给我们筛选出来,让我们更多地接触一些交叉学科,接触综合式的创新、整合式创新的各个方面。这是创新创业的道,我想讲一点器层面的,形下谓器嘛。分享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想聊聊怎么样具体化地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第二个观点是结合我自己创业的很多实践(今年是我创业的第十年)给大  相似文献   

17.
曝光台     
《科技创业月刊》2008,(11):79-79
有关编辑①《创富指南》杂志是编给谁看的?答:《创富指南》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帮助无业者创业,指导创业者致富”,也就是说,《创富指南》是编给想创业、有创业潜质或正在创业(经商、办厂)的人看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车明印厂长自传体的创业经历连续被我刊登载后,许多财经期刊也纷纷对其进行转载。就连与我刊合作多年的客户,也打来电话称赞车教师的宣传形式新颖。还有客户说,如果自己有朝一日,像车老师这样把项目做到名利双收的程度,也想把自己创业的过往拿出来与更多的小本创业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秦际华的“前世今生” 和现在很多8090后的想法一样,24岁时的秦际华也尝试过自己创业。给别人打工只能是别人看心情给工资,当老板却能自己掌控,多付出也许就能多赚点钱。  相似文献   

20.
胡芸 《今日科苑》2004,(5):48-48
我的血压偏高,这是在20多年前我就知道的。记得1981年参加工作时体检,血压为136/86mmmHg(当时18岁),医生反复给我测血压、化验尿,几经周折才幸运通过。参加工作后,由于自己是学医的,不免存有侥幸心理,想到自己年纪轻轻的,怎么可能患上高血压病,就不把自己的血压问题当成回事,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