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异步教学采用六段教学结构,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学生的学习分为“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步。学生的自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步,指示方法是教师教的重要一环。教师  相似文献   

2.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进行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在进行SEFC1ALesson50AbrahamLincoln教学之前,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WhowasAmerican’sfirstpresident?2.Who’stoday’sAmeric…  相似文献   

3.
左成鸿 《双语学习》2007,(12M):111-111
1 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相似文献   

4.
王达红 《考试周刊》2009,(40):128-128
一、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一学生自学一小组讨论一组际交流-练习评定。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  相似文献   

5.
蔺起金 《成才之路》2012,(36):23-23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教学进程,需要教师、学生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配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应凸显双向特性,教师与学生同步互动,共同行动。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摒弃“教——受”单向性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同频互动的教学方式,实现初中学生在互动性问题教学中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及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树立。  相似文献   

6.
在研读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文地理部分,发现其人文地理部分结构化特点非常鲜明。将课本中每个专题作为一篇科研论文,论文则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继之,将这种结构化模式运用于指导学生的地理教学,效果显著。下面以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水土流失的治理”这个专题来说明论文结构化学习法的运用。一、浏览课文,明确结构既然已经明确了课文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模式编写的,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指导学生通过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一步骤所对应的课文内容。本专题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不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教育学科.而且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主体活动化”教学.以主体活动为优化教学结构的主要目标.设计“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自主学习、对话教学、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异步教学的基本结构为“六段教学”即“提出问题——指导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一般的异步课堂都要完成这六个过程。下面以本人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中的《春酒》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异步教学的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课文教学“满堂灌”,违背了语言学习过程规律 ,实现不了语言知识“互动”。而运用课文“互动”教学模式 ,用英语学英语 ,不失为爱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进课文教学 ,培养认知能力的良策  相似文献   

10.
1.“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1.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生新知识的障碍,为学生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初中二年级数学“正方形”教学的两个课例分析与反思.试图反映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的课堂教学——基于发现的学习与基于接受的学习.比较两种“课堂互动”方式下师生的活动、思维的层次、教学效果等,即比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问答的“质问式”与“对话式”.以教师为主的互动.或是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在课堂学习中的运用,提出新的教学建议,研讨若干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  相似文献   

13.
张利琴 《教学月刊》2013,(11):38-41
当前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呈现重结果、轻过程的趋势。课文教学变成判断、选择、回答问题的程式,以显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急于向文本外拓展,以体现英语学习的“人文性”。课文教学直指阅读技能使阅读活动浅尝辄止、索然无味——所设问题缺乏内在逻辑,不利于学生深度阅读文本,阅读课失去了探究味;学生忙于答题,无心品读文本,阅读课失去了语言味;阅读缺乏情感参与,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阅读课失去了情智味。课文教学“偏食、速食”,语言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变味的课文教学现状亟需改变。  相似文献   

14.
1. 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在“花的结构”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然 《生物学教学》2000,25(2):14-15
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是由集体教学和小组活动两个互补性基本教学方式构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精神。1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好问题情境是成功运用这一模式的基础。情境问题又可分为基本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两类。所谓基本性问题是可直接从课文、试验过程等找到答案的问题。所谓发展性问题是需要运用推理和想象力等解决的“深入理解”的问题。两类问题都要力争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景宁 《生活教育》2013,(2):74-75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学生间的横向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环境互相影响,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本文主要围绕“平等尊重——互动式教学的心理氛围;回归生活——互动式教学的情境支撑;激励引导——互动式教学的教师责任”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交流-互动”教学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发——学生认知——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展示评定。  相似文献   

18.
范淑玲 《河北教育》2005,(15):29-30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相似文献   

19.
异步教学采用六段教学结构,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学生的学习分为“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步。学生的自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步,指示方法是教师教的重要一环。教师能否科学地指示方法,学生能否顺利过好自学关,是关系到异步教学能否迅速健康地走上正轨的决定性条件.尤其是数学课本因其语言抽象,高度概括、逻辑性强,学生自学困难多,能否过好自学关,更是数学异步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在数学异步教学中帮助学生过好自学关主要做了如下一些探讨,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问题探究”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依照具体情况,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尝试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引领指导,使学生建构认知结构并运用所建认知结构,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以提高其学习、探究、创新与实践能力,这是一种具有创新与实践意义的地理教学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