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有农村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城区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虽然农村学校生源减少,但是却为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在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一、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小班化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投入小,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自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农村县、乡、村三级在办学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目前农村与城镇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较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明显落后于城镇学校,而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尤为落后。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具体到一个区域而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既有外延式,也有内涵式发展。外延式主要依靠追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均衡,而内涵式主要依靠挖掘内部发展潜力,通过健全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等,统筹用好内外部教育资源达到教育均衡。西充县是农业大县,面临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学校办学基础薄弱,农村师资整体  相似文献   

4.
银川市兴庆区作为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示范试点区。近年来,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列为新形势下教育发展任务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计划",创新性地开展"学校联合发展"试点工作,在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造城乡薄弱学校、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办学差距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实施"三步走",阶段性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阶段:2003—2005年。为了帮助农村学校加快发展,开展了"城乡学校手拉手互助互学共发展"活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相似文献   

5.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保证义务教育日趋公平和公正的重要政策方向。目前,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要努力推进村校管理改革,从而实现村校教育均衡发展。为"努力使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县域内学校间差距明显缩小",重庆市开县深  相似文献   

6.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7,(7B):24-25
为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学年起,上海市教委组织实施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以委托管理方式与郊区农村20所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办学,以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7月3日,在上海市教委的主持下,上海10个郊区县的教育局与中心城区学校或教育中介机构正式签订协议,委托他们管理所辖区县内的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7.
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肩负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体系中的"短板".学生的持续流失、教育质量焦虑带来的"信心流失"、城市学校在招生与教育上的替代效应、优势与特色彰显不足、硬件和软件条件较差等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全面振兴的攻坚难点.要全面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就要形成稳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战略,通过提高教育质量重振人心,用多样化方法办出特色,以城乡统筹与资源共享推进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通过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张虎 《中国教师》2013,(16):69-70
为在全市农村学校建立中小学、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新格局,我们以打造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为切入点,确立"一体化"的学区发展新目标,进一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合理搭配各种教育要素,形成"一贯制"办学格局。一、确立目标,凝聚人心,用理念更新引领发展我校多年来的分散办学,形成中小学、学前教育相对独立的办学模式,使领导、教师在思想、理念和处事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特点。合并之初,我们就达成了一个共识:要通过确立学区共同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监利县投入2亿多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校舍焕然一新,图书室、实验室相继达标,"班班通"已覆盖每一所农村学校。但是,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全县大部分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仍然上不来。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余新洲一针见血地指出,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能  相似文献   

10.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之际,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彻底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而采取的又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举措.要想使这一利教、利民、利国的系统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和促进每一个农村孩于健康成长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一定要正视教师队伍的现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首先推进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从而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完成"两基"之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历史和现实赋予的艰巨使命和重大难题,摆在了政府和教育系统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教育理念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是创建一流学校的基石。为了探索如何让一所农村学校走出困境,学校探索并实施了"日真教育"理念,整体建构了"日真教育"思想体系,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行为准则,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养整体提升,学校华丽蜕变成一所特色名校,为农村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中心小学位于逶迤磅礴、秀美壮丽的慕田峪长城脚下,是一所具有浓郁现代化教育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树立“稳定、质量、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信息化校园,学习型校园、人文化校园、全面构建现代化学校”为办学重点,突出“信息技术教育、书画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最大发展”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学"改革是集"学区化办学""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改革。这一改革,通过资源整合、多校协同,努力提升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从而"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成为家长"放心的好学校"。  相似文献   

15.
时下,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影响着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办学机制亟待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经验表明,小规模学校对促进偏远地区教育机会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很长时期内,小规模学校在办学资源、学生入学、师资水平等方面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基于此,澳大利亚政府于1998年颁发《人权与机会均等法案》,开始了新一轮加强小规模学校的建设,主要包括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降低学生的私人教育成本、多项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以及争取社区力量的支持等,这些策略对我国农村教学点的办学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地教育部门都在采取相应措施支持薄弱学校的发展,支持农村学校的发展,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然而,在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中小学自身的积极性并不见高涨,客观上制约了城乡教育均衡化和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中小学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达标学校、示范学校如雨后春笋。如何适应新形势,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办好农村学校,成了每一个农村学校所面临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均衡发展为教育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宏观的办学理念。如何丰富均衡发展的外延,解决校内均衡和班级均衡的问题,逐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是每个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农村学校不断发展变化,但因为城乡学生学习质量有较大差距,农村学生择校现象仍普遍存在,部分条件稍好的家庭总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就读,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加快农村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起,我县率先开始探索区域范围内校长、教师城乡流动机制,县城学校许多校长、名师流入农村学校,实现了县域内每所学校都有县学科带头人以上名师的良好格局,各校也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以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校长、教师流动不仅增强了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师资力量,也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安上了助力器。特别是在教育局的"课堂转型、质量效益"两大主题引领下,各校积极推行课堂转型,用课改助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