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邓蕙 《天津教育》2012,(2):22-24
天津市民族中学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唯一一所民族教育示范高中校。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栋梁为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天津市的民族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国庆节前夕,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等天津市领导分别到微山路中学和红光中学看望慰问少数民族学生、教师,这是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作为模范集体的代表,9月29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靳润成应邀出席了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全程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下面是靳润成主任对天津市民族教育工作的阐述以及天津市教委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工作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是多民族散居的沿海开放城市,目前有少数民族51个,少数民族人口26.69万,民族学校19所,其中职业学校1所、中学8所、小学8所、幼儿园2所。长期以来,大津市民族教育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为支援西藏自治区建设,促进西藏自治区教育的发展,党中央决定从1985年开始先后存内地20个省、直辖市开办西藏班,天津市成为首批开办西藏班的城市,红光中学承担了西藏班的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民族中学始终坚持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以特色发展深化学校内涵的办学策略,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的“大民族观”教育,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有机统一;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以培育优秀民族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润泽,实现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愿景,形成了“外显民族特色,内蕴和谐发展”的民族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5.
民族中学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兼具有"民族性"。学校特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是民族中学发扬民族文化的有效路径。广西民族高中作为一所广西区内优秀的民族中学,在以民族特色为学校特色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折射出当下民族中学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民族精品"的学校特色建设是民族中学特色发展的理性旨归。  相似文献   

6.
《民族教育研究》2009,(3):F0003-F0003
楚雄州民族中学是云南省首批19所省定民族中学之一,是云南省一级中学、全国民族中学示范学校、云南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还是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省教育厅授予的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文明学校。  相似文献   

7.
承德市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在这一地区,民族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这一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民族教育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加大少数民族教育投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校的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水平。积极鼓励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民族教育研究》2010,(3):F0003-F0003
天津市民族中学是首批市级重点中学,也是全市唯一一所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始建于1954年,坐落在红桥区西青道87号。学校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5%。  相似文献   

9.
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笔者认为,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加深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学生心中,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  相似文献   

10.
青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县 (市 ) ,全市 88万人口中 ,主要有回、满等少数民族 ,2万多少数民族群众。青州市连续三次受到国务院表彰 ,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市教委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近年来 ,青州市以提高民族素质 ,促进民族团结 ,发展民族经济为指导思想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一、构筑民族教育体系 ,奠定民族教育基础建立民族学校 ,是民族散杂居地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方式。从 1985年开始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 ,…  相似文献   

11.
民族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民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2.
我所在的学校是所非民族学校,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中华各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和智慧,从而激发民族团结之情,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走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路子,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小学音乐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于是,我把悠久而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贯穿在音乐教学中,注重以民族舞蹈为载体,让学生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加深对民族音乐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一、运用舞蹈韵律,体味民歌韵味,增进民族了解。少数民族歌舞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载歌载舞,民歌的节奏与…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是国家关注和支持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教育研究》期刊所刊载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民族教育研究在研究机构分布、研究区域分布、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分布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与不均衡。民族教育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民族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教育、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和少数民族成人教育等。基于当前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未来民族教育研究应加强科学定位,均衡民族教育研究主题;提升问题意识,加强实证研究与应用研究;消除研究藩篱,融合普通教育与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省的民族教育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为我省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截止2006年,我省用民族语文授课的小学有785所,在校学生134970人,中学有74所,在校学生39997人。步入新世纪,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的民族教育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福州民族中学创建于1992年金秋,始建时为初级中学,1997年续办高中部,目前是福州地区惟一的一所民族中学,学校学生中少数民族约500名(以畲族为主)。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把构建民族特色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加强民族学生管理,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学校从畲族学生多,总体文化知识起点低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帮扶,研究民族教育特点,主动探索其教学规律;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播工作,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经过多年努力,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何兵 《青海教育》2014,(3):14-15
有百年历史的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是青海省唯一的回族女童学校.针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比重多、民族成分结构单一的特点,学校突出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朝阳区瑞祥民族小学是一所回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民族知识,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传承回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成都市民族高级中学是一所面向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以及西藏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内地市级示范性高中。十年来,学校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民族学生的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于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从最初的带着陌生、审视的眼光打量他们,到今天我们能有的放矢地教育他们。十年的教育历程中,我们经历了困惑、迷茫、欣慰和喜悦的情感历程,初步探索出了异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思路与策略。重叠父母、朋友、教师的三重角色,用爱心浇灌民族教育之花。民族中学实行寄宿制。对于民族学生而言,远离了…  相似文献   

19.
建国60年来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彻底消除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形成了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的好观念,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好形式,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的课程体系;全国上下形成了尊重少数民族、帮扶少数民族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重要基础。对保山市12所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和民族学校,10所汉族聚居地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和民族学校在民族团结教育目标设置、课程、活动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工作,而汉族聚居地学校基本上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