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4200百余首诗中有140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的四千二百余首诗中有一百四十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玉台新咏》是一部以宫体诗为主体,收录从汉到梁有关女性之诗歌的总集。徐陵是《玉台新咏》的实际编纂者。他编选《玉台新咏》的直接目的在于给萧纲的后宫妃嫔们提供一个宫教读本,深层目的则在于宣扬萧纲的文学主张,为宫体诗张目。《玉台新咏》中的“艳歌”应理解为主要指描写女性或男女之情的诗歌。在编纂体例上,《玉台新咏》的三个翻新之处体现在按题材或主题归类、对所录作家作品按历史时间的先后编排和录存者之作。  相似文献   

4.
对于王安石诗歌的研究,从思维阐释、版本校勘、风格分析等方向入手已是陈式,若试以"色彩"为观照,或能打开新的切入点。而为分析王安石咏花诗的色彩运用特色与价值,需首先统计诗篇用色比例、体系和意蕴指向,并以环境、风气和生活方式为背景,分析总结王安石在咏花诗的色彩运用的偏好中所蕴涵的思想性格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5.
杨万里诗歌以"活法"著称,这"活法"不仅表现于诗中意象的新奇灵动,层次的曲折转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语言的灵活运用。本文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杨万里诗歌中的话语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正>诗歌鉴赏,在高考中是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读懂诗歌。我认为,归类讲解,让学生对一类诗歌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把握,会收到好的效果。诗歌从题材上可分为咏景诗、怀古诗、咏物诗。从具体的内容上,可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亲诗、闺怨诗等。高考中选的最多的是咏景诗,所以从咏景诗入手,教会学生读懂诗歌。咏景诗中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杨万里诗歌的研究,多关注他的政治诗和写景咏物诗,少有人提及他的童趣诗。其实,童趣诗恰恰是最能体现杨万里创作的最高成就的诗歌。有鉴于此,文章试图通过对杨万里童趣诗的解读,以彰显杨万里的儿童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杨万里的儿童心性、人生哲学和理论兴趣对其此类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诗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审美活动。《红楼梦》咏花诗作为小说叙事抒情的载体,体现了中国诗学的别致美,沉淀着蕴藉的中华文化。本文以格式塔审美模式为主线,从艺术辩证视角分析咏花诗英译文化美学特质的再现,从而对译者的主体审美做初步探讨,试图分析并解决《红楼梦》诗歌翻译中可能遇到的语言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和杨万里是东西方文学史上比较独特的诗人,二人均热爱自然,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歌咏自然田园风光的诗作.威廉·华兹华斯是18-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杨万里则是我国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对后世影响虽远不及华兹华斯,但其诗歌在南宋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本文主要从二者诗歌的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挖掘诗歌的艺术特色的差异,分析其背后蕴含的自然观,哲学观及诗学理论,从而加深对二者诗歌的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充满活泼谐趣的因素。而这些特色的形成首先要归因于他的翻案法。通过杨万里诗歌对翻案的另类阐释,我们进一步知晓了"误会"这一手法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杨万里诗歌中的审美表现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咏秋诗歌在中西方诗歌史上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同样的咏秋主题下,中西方诗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本文就中西方咏秋诗歌的一些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大诗人。研究杨万里具有当下意义,主要表现在“新”、“活”、“诚”三方面,他留下的文化遗产有积极的现实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杨万里,将为南宋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在这一点上,钱钟书先生的意见给我们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先生将宋诗“活法”看作是宋代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对于杨万里的“活法”钱钟书先生有着较高的评价,笔者通过举例分析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并且对比杨万里、陆游诗歌不同评价来印证钱钟书先生对杨万里诗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咏月诗在李白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咏月诗或深或浅地反映出李白的内心孤独,这种孤独恰恰是李白诗歌中重要的主题。咏月诗以诗人和月亮这种既对立又关联的关系浓缩了自然与生命个体的矛盾,宏大的宇宙意识和历史观念总会对比出生命个体的渺小和孤独,由此,李白的咏月诗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诗歌艺术的顶峰时期,咏马诗在这一时期同样达到全盛。唐代咏马诗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唐代的社会环境,诗歌这一体裁本身的发展成熟,都推动了咏马诗在唐代的繁荣。诗人或借马言志,或用马抒情,或以马来反映社会现实,积极的创作促使有唐一代咏马诗佳作迭出,对后世咏马诗的创作也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诗经》以来到两汉魏晋南北朝, 咏月诗歌大多是游子怨妇主题, 李白的咏月诗扩展了传统咏月诗的表现主题, 把它引向了关注实现人生, 使托意怀人的思想主题成为咏月诗的主流。宋代苏轼继承发展了李白的这一特点。然而, 李白、苏轼在咏月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个性。本文试图在历史的坐标上对他们咏月诗歌的风格、主题以及透过咏月诗歌所折射的诗人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 并由此去窥见两位伟大诗人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7.
杨万里诗作中的自然景物诗、儿童诗,风趣幽默,清新活泼。这类诗歌凸显出物我统一思维、儿童视角、游戏精神三大特点,体现了杨万里童心的回归,提升了其诗歌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月亮意象深受诗人们青睐,在英汉古典诗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西方咏月诗和一些含有月亮意象的诗行不胜枚举。通过对几首英汉古典咏月诗中月亮意象的解析,以求能更好地欣赏咏月诗歌,解释诗人们的恋月情结,以及中西方诗人在自然观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的早中期的咏花词最能反映她"别是一家"的艺术风格。论文重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荷花、桂花分别类分析,并结合李清照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思想感情以及中国象征文化和西方美学的观点进行论述,阐释了李清照早中期咏花词的独到之处,说明了为什么早中期李清照笔下所咏之花不尽相同,最后从表现内容及艺术手法上总论李清照咏花词,肯定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独到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萧赖采莲曲):‘“江花工面两相似。”说明花与女,在表象特征上,有权相似处,正面两相映衬也。故在古代诗歌中,两者往往互为比喻,从而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如崔护(游城南)所说“人面挑花相映红”。或以花写女,或以女写花,或花女合写。(冷斋夜话)说,“前辈作花诗,多用美女比其状”。(木天禁语}云:“咏归入者,必惜花为喻;咏花者,必借妇人为喻”。已经作了很好的总结。以花写女者,花为陪衬,后独孤及(和赠远诗):“记得去年春风至,中庭桃李映琐窗。美女瑟瑟对苦树,玉颜亭亭与花双。今年新花如归时,去年美人不在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