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去找寻这只"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发现艺术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美。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不应仅仅去发现美、感受美,更应该去创造美。在日益摆脱简单劳动的信息时代,手工劳动已成为一种审美实践或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大众在自由时间领域创造艺术化生活。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手工制作离生产越来越远,离艺术越来越  相似文献   

2.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少不了连贯、流畅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是设计导入的基本出发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则是设计导入方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良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根据所讲的课型,运用巧妙的导入方式,上课一开始就深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如痴如醉、生动形象的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境,能够极大地激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我们品德名师创建团队的成员相聚在一起,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几位先行教师深入研究的成果汇报为尚且迷茫的我指引了方向。在几节研讨课中,我发现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上都下了较大的工夫。的确,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的重要载体,它有利于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一、创设音美情境,引领学生感受美高尔基说:"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品德课尤  相似文献   

6.
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的确,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幼儿生活就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预想通过生活化的情感主题、生活化的实际经验、生活化的体验表达等活动措施,开展自主性、开放性、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运用线描、儿童画、泥工、沙画、创意制作等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艺术品质,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7.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导入语十分关键,如同一幕戏剧的上演,语文课堂教学最需要的是"先声夺人"。那么,如何敲响这"先声"引领学生向"新知"进军,确实应当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头,它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一个好的导语,就如一个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又像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要想达到"课伊始,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舞台上才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才会使数学课堂绽放出奇光异彩。数学中的有趣不仅体现在趣味数学中,更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一、数学有趣首先体现在导课上教师的情境导课、游戏导课、故事导课等,目的是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有人说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美,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强健的强大源泉"。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学生身心的愉悦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中的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让学生的精神在美的世界里徜徉。但听课多了,就觉得课堂上华而不实的东西太多,形式的东西太多。如学习《鸟的天堂》,或凭借美轮美奂的多媒体课件一灌到底,或任由学生装模做样地讨论,或师生进行"才艺展示",或热热闹闹当"导游"……可谓琳琅满目,花样繁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用质疑解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拓展阅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能力。3.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蝴蝶谷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提出问题1.上课一开始,播放多媒体课件:成群结队的蝴蝶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翩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飘动。2.教师提问:看了这精美的录像,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什么问题?犤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心灵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2.
周传香 《山东教育》2000,(28):52-53
一、指导手工制作,培养创新意识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手是人类肢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手的使用,手的活动方式,手的操作技能,手的灵活程度,同时也是智力技能的体现。动手能开发大脑,使大脑皮层结构更完善。劳动课的手工制作,包括纸工、泥工、木工、竹工、金工和工艺品制作等,这些制作操作简单,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学起来很感兴趣,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   如:教学“制作泥鸭”一课,课前让学生准备足够的橡皮泥,教师也准备大量的橡皮泥和粘土,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几种动物的形…  相似文献   

13.
孙永宁 《考试周刊》2011,(7):170-170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无疑,在课的导入这一教学的起始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课堂伊始,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智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让课堂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l。渲染环境,激发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精心营造一个可感可知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16.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容易,课前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要情境创设、环节安排等等,本人在十几年美术教学中,对如何上好美术课进行了反思: 一、课前准备 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更加融入,如轻身体验一般.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创设故事化问题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句话突出了课堂教学第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创设问题情境",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用课件出示乌鸦喝水的画面。提问:谁能说一说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情境的创设主要就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地去探索语文的奥秘。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境设置呢?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是一项审美教育,在课堂上应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上好每一堂美术鉴赏课,都应做到以下四美:内涵美,详细讲解最典型、最具震撼力和最具美感的作品作;语言美,善用各种艺术语言去创造艺术情境;行为美,教师的体态、教学行为、学生行为生动而自然、专注而热情;心灵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奇、好动,他们的认识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有效的学习情境,就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因情境的创设而显得丰富多彩,从而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和情境中,数学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