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关雎>的主旨,汉宋儒者多持颂扬"后妃之德"说,近代以来学者多持男女情爱说.<论语>载孔子论<关雎>则强调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于"哀而不伤"的含意,人们一直不得确解.上博简<诗论>有关于<关雎>诗的较多的评析,对于我们理解是诗主旨颇有启发.它以"色"、"礼"、情感之说论析<关雎>,远较传、笺和宋儒的"后妃之德"说更接近<关雎>一诗的本义.  相似文献   

2.
陈晓 《文化交流》2008,(1):56-60
李安的<色·戒>,让这个西湖边长大的安女郎汤唯红了.   汤唯是神秘的,她宁愿损失曝光率,也没有接受太多、太滥的采访.两个月来,人们关注着汤唯一路从威尼斯、多伦多、洛杉矶、伦敦再到台北、香港及首尔参加<色·戒>公映活动,但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不过当她到了上海,一下飞机就开心地说:"终于回来了,我是杭州人,到了上海就非常开心,一下飞机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先秦君子风范的角度对<诗经·曹风·(尸鸟)鸠>篇进行了解读.本文认为,诗篇中的"仪"字,是"仪容"、"仪表"之义.在先秦时代人们的观念中,仪容端正是君子修养的基本要求之一,仪容不仅与其个人道德有关,而且对国家政治也有重要影响.<曹风·(尸鸟)鸠>对国君仪容端正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4.
<儿女英雄传>是依明清儒学的世俗理想创作出来的旧小说,体现了近代前叶寻常儒生完满的人生理想和思考方式.这部被目为思想平庸的作品,因形象地演绎了道德化的人生图景,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对传统伦常政教的重新认识和肯定出发,阐释<儿女英雄传>道德主题和人物.小说以简朴的笔意、简单的人事写出道德伦常在民间社会的活力,从而回答了<红楼梦>统治者后继乏人的问题.安学海的道德带有"君子有私"、"君子爱身"的色彩,是明清"日用常行化"的民间儒教,表达了对人情人性的新认识.黯淡时代和凄凉的晚境造成了文康创作时的暮年心态,为青才子和侠女形象带来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用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解读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在小说中,汤亭亭通过呈现女勇士"双性同体"的特质以及女勇士与丈夫、老汉与老太太相互依存的关系,消解了性别二元对立;通过呈现美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共性、"我"对东方族裔"他者"身份的反抗以及代表西方文化的"我"与代表东方文化的母亲的和解,消解了对东西方二元对立,表达了对男女平权、种族平等、多元文化共存的美好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对"王娇蕊"这一形象的描画,肯定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意识在"社会层面""自然层面"和"文化层面"这三个维度的觉醒,突显出张爱玲本人的女性意识。但与此同时,也较为冷静地审视了当时女性意识的局限性,即在男权社会下女人依附男人的劣根性尚存,女性的心理痼疾并没有根本祛除,女性自身观念和行为仍需再定义、再提升,这对于中国女性意识研究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意识的研究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朝冈 《职业圈》2004,(5):13
当大批的商家都在挤开网吧这个独木桥时,江西的一名叫曾林平的打工者却反其道而行之,破开荒地开起了"戒网吧",并一举成功.这个"戒网吧"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加里·哈默尔出生于1954年,他是strategos公司的创办人,也是前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他是战略研究大帅,被<经济学人>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财富>杂志称他为"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在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全球管理大师"的评选中,他位列第四,可谓声名显赫.他提出的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战略规划、行业前瞻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性概念,改变了许多知名介业的战略重心和战略内容.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男主人公在性格上具有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烙印,也与艾米莉的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希斯克利夫经历了歧视、人性的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变成了采取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来面对他的人生.正是男主人公性格特征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资产阶级人类的不平等,也由此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10.
作为唐传奇的经典文本之一,<莺莺传>可以被看成一个类似于今日"八卦新闻"的文本,由于读者和观众对其叙事空间的进入,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已经成为集体想象的产物,因此,它也像"八卦新闻"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一样,对社会规范具有挑战性性和破坏性,展示和重构了为仕宦可以抛弃旧爱的新规则;而唐传奇中"读者显身"的模式是<莺莺传>这类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从真情故事滑向八卦新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学术界不断讨论中国传统科技问题。主要论题有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对科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是阻碍还是促进 ?关于这些问题 ,在讨论“李约瑟难题”时 ,则有较多的涉及。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中发现中国古代科技相当发达 ,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中国科技遥遥领先 ,是西方所望尘莫及的。但是在十五世纪以后 ,世界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却产生于西方 ,觉得不好理解 ,成为他的难题。因此称为“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成为诸多科学史界以及文化界人士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客观世界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在于发现新的现象、新的物种,创建新的理论和学说;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新的工具、工艺与方法,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人类自身确定的目标。 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着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3.
道义、滋味和技艺--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口来谈论文学理念这样的问题 ,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因为生活所赋予人们的对话热情已经不在这种非趋利性质的方面 ,而文学研究界本身也有点失去了对理论问题的兴趣 ,不管其原因是什么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说当今的文学创作 (有时是制作 )形势和研究 (有时是操作  相似文献   

14.
春秋礼乐文化的解体和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春秋前期礼乐文化的一般状态 ,而后集中讨论春秋后期礼乐文化的危机和演变。论文强调 ,在春秋后期的政治危机中 ,人对礼的关注从形式性转向合理性 ,礼文化的重点由“礼乐”转向“礼政” ,礼作为政治秩序原则的意义在政治理性化的过程中突出出来。而思想家的关注的焦点 ,不再关注那些华丽典雅的仪典文化 ,而更关注现实生活世界的混乱与安宁。  相似文献   

15.
地域风习的形成受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影响。在人文环境中,家族因其融合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人文要素,尤其值得关注。家族迁徙、家族中的望族、望族中的名人,他们对地域风习的形成有着不同的作用;而地域风习相对固定后,又成为一种可以影响家族发展的文化控制力。本文以宋代宗泽家族为中心,对其与义乌风习的关系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When cynical distance and ironic posturing have become the prevalent means of relating to public life, political humour is no longer considered subversive.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both in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deology has co-opted satire, meaning that citizens can consume outrage passively through various satirical media products, thereby displacing outrage and abstaining from more active forms of resistance. This articles explore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otential of irony and cynicism to disrupt and subvert through parody, be it in the form of political satire or ironic protest, examining how similar paradigms are expressed acros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18.
In recent years, microfinance – the suite of financial products offered to the poor –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have replicated this model successfully. This essay takes the comparative case more explicitly to read against the tendency to understand microfinance as the globally institutionalized and realized norm, and local unruly credit economies as the exception. We go beyond comparing credit in India and Paraguay in order to illustrate how comparison is actually central to the banking practices of microfinance. Moreover, it is the collaborative anthropological project that helps to show this, allowing not only for empirical grounds of comparison, but also raising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questions of comparison itself. In juxtaposing microfinance in our two fieldsites, we find that as credit proliferates globally, so do the comparative projects both of borrowers and lenders in the disparate worlds of Kolkata and Ciudad del Este. At the same time, these were constrain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omparisons between countries made by investors. Ethnographic methods are vital for understanding how microfinance becomes part of a wider repertoire of financial strategies used by women while simultaneously offering the grounds for women to undertake their own acts of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