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明 《招生考试通讯》2009,(4):I0005-I0006
命题NO.10 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是啊,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与他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分不开的。 请以“探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题不限.8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2.
【文题设计】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是啊,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与他执著不倦的探索是分不开的。请以"探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题不限,600  相似文献   

3.
休厄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有三方面:他的哲学基础是“事实一观念”学说;他的哲学核心是作为真理发现理论的归纳学说;他的真理学说将符合说、融贯说结合起来。休厄尔的哲学思想不仅开启了科学哲学的先河,而且在英国哲学史上,他成功地摆脱了苏格兰常识主义哲学的影响,将哲学重新拉回到理论分析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为我们在新的实践中探索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探索真理的根本思想路线:“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是探索真理的正确途径;善于总结经验,集中群众智慧是发现真理的重要条件;“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5.
儿童都是科学家,科学的本质不在于认识已经存在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探索过程的核心在于探究,科学态度的核心是探究精神,而儿童天性喜欢新事物,对未知世界充满和探索欲望,他们孜孜不倦,永不满足,所以说"每一个儿童都是科学家"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动态科学观认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动态的科学观启发我们,把教学教育仅仅看成是传授科学知识是狭隘的。我们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学会怎样思考,怎样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或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又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曲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仅仅给学生传授真理是不够的,必须使学生自己去寻找真理。”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通过情境的创设,提供成功的可能,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提供全...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点燃人们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真理的动力。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索真理的欲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可见兴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一、导入唤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入犹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统领全课的作用。所以,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  相似文献   

10.
李龙英 《科学教育》2004,10(3):32-33
1科学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辞海》近版定义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科学就是以理性的手段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客观、准确的认识。科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来源。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寻求真理、探索真理、确立真理。这就需要有一种精神,即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结合分子生物学形成前后的科学史对冯契认识论中有关科学理论的一些观点可系统化和概释为:科学理论是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具体真理,“一致而百虑”的思维运动是科学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在实践基础上的真理符合说为其检验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说:“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基础.特别物理学是在实验中产生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实验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兴趣.在认真思索和总结中得出结论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事业的成功,兴趣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也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种内在因素。任何有兴趣的事物都能集中人们的注意,人们都能主动地去接受和研究它,使认识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事业的成功,兴趣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也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种内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特别是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又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还可以让学生当一回“科学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科学探索并不神秘,激发其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欣赏与惊叹     
爱因斯坦说,求知欲是通往科学和真理的钥匙,一个人只要有一颗求知的心,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探索钻研中去,直到他的眼睛完全闭上。  相似文献   

17.
教学需要由科学的世界回归到生活的世界,这是中国人生哲学,也是真理——实践——真理的变革。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如“接技”,要把“新技”嫁接到“母本”上去,才能接活。这是一项科技研究。中国对水稻的研究做出的贡献,让世界科学家刮目相看。成功的教学都源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利用和挖掘,因此要培养好“母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假说,即科学研究中对客观事物的假定说明。它的本质是猜想或猜测,是不确定和不可靠的。因此.有的人往往不以为然,认为既然是假说,就不是真理,没有什么价值。其实,假说是真理的先导。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在其探索和完全确立的过程中,都要先经过假说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著名德国教育学家第恩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授让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积极自主探索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主探索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