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是案例教学的鼻祖。《庄子》一书,汇集了庄周及其门徒的智慧,正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果。庄子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形成知识、共同探究的过程。师生之间平等的师友型关系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是优秀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身体力行、付诸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在本案例中.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教学情节在平等对话中进出,促成课堂师生对话质的飞跃,让大家对平等对话又有了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语录摘要,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这一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些案例,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案例一:语文课堂上的几个镜头镜头一:课堂上,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这位学生兴致极高起身质疑,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教师满心欢喜,请他点名请人回答,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因为享…  相似文献   

5.
在某种意义上,当代社会中的"平等"师生观是对传统社会师生关系地解构。通过对当代"平等"师生观进行反思,发现"平等"存在虚假的两面:师生"伪平等"关系——形式平等中的实质不平等;师生"伪不平等"关系——形式不平等中的实质平等。由此而提出"真平等"的师生关系——形式平等实质亦平等,通过对"真平等"师生观价值诉求的合理阐释,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改善当下的教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6.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意味着语教学首先应该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语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有效对话、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石。本案例中,教师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主观评价,而是敞开心扉,让学生来给自己打分,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心中的话告诉教师,这一方面是对教师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课改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分析和定位,要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从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人,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人际关系,即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关系继而生发出师生的相互尊重关系、教学民主关系、师生合作关系、师生共同成长关系。平等、民主、合作、相互尊重和共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充分交流,包括情感交流、思维交流、知识交流、思想交流、个性和心理品质上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下面两个案例给了我许多启示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燕子 《学语文》2008,(3):53-53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在这多重对话中,生本对话是核心,师生对话是关键,师生对话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生本对话的质量。然而,师生之间能否顺利地展开对话,则主要取决于师生之间能否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平等是师生对话的前提。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10.
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德育实效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立足当前德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交往关系、情感关系进行探讨,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入手,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在地位上平等、交往上互动频繁、情感上知情合一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长期以来对语文实践教学反思的结果,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因此,重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平等对话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那么,应如何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精彩无限呢?  相似文献   

14.
师生岂能止于平等——我国当代师生交往制度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价值上考察我国当代师生交往制度是提升师生交往质量的必要环节。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现行师生交往制度的核心价值事实上是广义的平等,既包括人格平等,又包括师生的平等参与。但是,这与师生交往应该具有的教育性这一核心价值还有差距,让我国师生交往制度回归教育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师生交往制度回归教育性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代替平等成为师生交往的核心价值追求;强化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地位和责任;赋予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合法行为自主权。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即对话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为此,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首先体现在人格的平等上,其次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平等上。师生间的对话是相互作用的,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前提下,老师应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倾听者。学生在平等互动的对话式交流学习中体验到民主、尊重和理解。只有对话,才有体验;只有体验,才有生成;只有生成,才有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曾凡胜 《广西教育》2007,(7B):56-56
一、反思教学理念,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 以教师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已被广大教育者否定,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让知识、技能在“师生对话”的课堂上实践,这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能够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要主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感受到情景刺激,萌发学习兴趣,产生探究意向,通过积极的主体活动体验实践过程,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增长,促进价值与情感的协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提出要重视“师生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并以哲学上的主体间性以及它在教学中的体现为基础,指出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无条件伙伴关系;进而通过分析国内师生关系的现状,以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进一步强调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可用的策略以改善英语教学中目前的师生关系现状。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那么,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