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方面。发音是指发准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音素、音节、声调、浯渊等。正音是指掌握字词的普通话读音。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是学习者往往弄不清具体字词的普通话读音,缺乏行之有效的正音方法,而这恰恰是能否学好普通话语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核心内容是对汉语特殊读音的处理,《经典释文》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殊读音的总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是特殊读音审音的“最新法定标准”,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读音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促进普通话语音规范。  相似文献   

3.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 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 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 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 2 1个声母、39个韵母和 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4.
针对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导现象,具体表现在声调、轻声、儿化、汉字读音和语音教学顺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了遵义人说普通话时字、词非系统性读音错误的六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汉字的语音表现。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汉字的语音表现,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21个声母,39个韵母和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导现象,具体表现在声调、轻声、儿化、汉字读音和语音教学顺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东安芦洪市话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有些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为帮助人们更好的学习普通话和搞好中学语文教学。本文试就芦洪市话和普通话作一比较,力求在声、韵、调方面找出一点基本对应规律。为方便起见,凡芦洪市话与普通话读音有别的将分别举例说明,与普通话读音一致的就不赘述;普通话读音用汉语拼音字母,芦洪市话标以国际音标。  相似文献   

9.
在方言区的普通话语音教学中,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音类教授者与学习者都能给以充分的注意,但差别较少的音类却容易被教授者与学习者忽略.这些音类,方言区的发音与普通话近似,所属字的范围与普通话大致相当,相关方言著作的记音也往往与普通话相同.本文以韵母为切入点,以遵义方言为例,分析遵义方言中被认为与普通话韵母相同的韵母实际上发音与普通话不同的情况,以期引起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轻声既是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也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必考内容。本文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所选定的545条必读轻声词的示范性读音进行声学考察,认为轻声最主要的语音特征是音长的缩短,其次是音高和音色的变化,音强不起主要作用,并据此提出如何读好轻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小兵 《双语学习》2007,(6M):110-110
普通话语音是由22个辅音和10个元音构成的音位系统与四个声调调位及轻声的调位系统构成的语音体系。一般来说,有异于这个系统的音素,不同于这个体系的音素组合和调位,就会被认作是某种方言语音或其它错误的语音。然而,在普通话的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一个词素(词)有两个相近的读音共同使用的情况。这一衍生出来的又一读音中只有个别的音素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师《现代汉语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汉字、语汇、语法、修辞、逻辑五部分内容。学习现代汉语知识,首先要学习现代汉语语音。中师现代汉语语音教学应突出师范性,为中师生未来的小学语言教学服务。 中师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要求是: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即正确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及普通话音节的读音,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方案》。2.普通话正音教学。就是运用《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常用字和常用词的正确读音,改正由于方言影响而带来的字音误读,并能运用最常见的音变规则读准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具有运用普通话朗读和说话的能力。3.使具备从事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河南商水方言在词汇系统上与汉语普通话差别极小,其中最显著的是为数极少的读音特殊的方俗语词。对这些语词,一般情况下不能通过语音和语义联系找到或意识到该类词在普通话中的对应部分。这些语词之所以显得特殊,主要是由音节中某个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或者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声韵拼合所致,并且这些读音在一定程度保留了古音特征。  相似文献   

14.
西充方言中入声独立成一个调类。由于古入声字的韵母、声调和普通话里差别较大 ,所以 ,古入声字的读音就成了方言区普通话教学和学习中最难克服的主要障碍。掌握好古入声字的读音 ,必须先识别出入声字。根据西充方言语音特点 ,普通话韵母为ie而西充方言读成i韵的字 ;方言韵母是 、u 、io的字等都是入声字。西充人只要真正掌握了古入声字的读音 ,基本上就突破了说普通话的难点 ,避免了学习中的盲目性 ,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音教学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听音、读音、记音,教会学生说一口较流利的普通话.中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语音知识的总课时数25个,怎样才能在25个课时内教会他们听音、读音、记音呢?  相似文献   

16.
承德方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相比看似相同,实则存在差异。作者对普通话语音中开口呼零声母字、合口呼零声母字、舌面音作声母以及个别字声母读音在承德方音中表现出的具体差异进行比较辨析,并对其古音来源及对应规律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7.
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别,给方言区的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带来很大困难。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帮助学生克服根深蒂固的方音,教师须从各地的方音实际出发,运用有效的教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直观示范读音,准确解释要领,编制口决、引趣、对比辨音、求同进异和语音规律纠错等几种语音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阿Q"的读音,目前常见的工具书中一直将其标注为"AQiū"和"Akiū"两种读法.从语音规范化的角度看,"阿Q"作为一个表义单一的专有人物名称,让表示同一意义的两种不同的读音并存于一身,这跟专有名词语音规范化的惯常原则要求是不相称的.从"阿Q"这个人物名称产生的时代背景、构词理据及"Q"字母的读音走势、普通话语音规范的基本准则等角度看,"阿Q"的规范读音应选择"Akiū"音为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参照《方言调查字表》对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四川大邑方言中的读音进行分析,揭示其演变规律。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大邑方言中基本合流为舌尖前清声母ts、ts‘、s,基本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声母t?、t?‘、?一致。部分声母例外读音的发音部位与普通话相同,发音方法上稍有差别,是语音历时演变不规则在共时层面的反映。还有极个别字不符合大邑方言语音演变规律,读音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发音相同,原因尚待考证。  相似文献   

20.
刘祥柏 《中国语文》2016,(4):500-503
1.问题的提出安徽省六安市"六"字究竟读lù,还是读liù,近些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古音的遗留,代表古地名"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跟数字"六"读音和意义不同;有人认为这个读音是当地方言一直传承下来的读音,地名读音应该名从主人。要讨论这些问题,需要分析"六"字历史音韵和方言读音,以及普通话相关语音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