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在正文中明确了“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然而对于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行为类型及相应的规制措施并没有予以划分和规定。因此应当对当事人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并以违反诚信行为所侵害的利益为划分标准,将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进行类型化,并针对不同类别的行为设置不同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新《民事诉讼法》首次在诉讼法中明确增加了“民事诉讼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这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正式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此举无论是对于司法权威的树立、效率的提高,还是引导当事人合法、诚信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化解社会矛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新法的出台结束了学界关于是否需要在民事诉讼中规定诚信原则的争论,但是开启了另外一个讨论:诚信原则的适用范围.其焦点在于是否适用于法官。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新《民事诉讼法》首次在诉讼法中明确增加了"民事诉讼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这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正式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此举无论是对于司法权威的树立、效率的提高,还是引导当事人合法、诚信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化解社会矛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新法的出台结束了学界关于是否需要在民事诉讼中规定诚信原则的争论,但是开启了另外一个讨论:诚信原则的适用范围,其焦点在于是否适用于法官。  相似文献   

4.
正在社会活动中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十分基础的道德法则,同时也是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法律援助。伴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成熟与发展,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视。1.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功能在民法中诚实信用是最为基本的原则,人们在市场活动中需要信守诺言、诚实可靠,在保证他人利益不受到损害的基础上追  相似文献   

5.
民事调解检察监督权,作为新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公权力,考虑到民事诉讼本身属于私权领域,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特点,这一监督制度在理解及适用上应该遵照从严解释的原则.无论从文义解释、立法解释还是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新修订的民诉法所规定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不包括违反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以及损害第三人利益这三种情形.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代表国有资产一方放弃国家利益;利用调解书规避行政处罚或者强制执行以及民事调解书内容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等三种形式.检察监督的方式包括抗诉、检察建议及移送立案侦查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反思与立法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民事检察监督缘于立法缺陷,制度不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结合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7,(4):25-28
当前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内容依旧不完整,在实务中依旧存在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不够明确与全面,检察院对民事调解书的内容缺乏有效监督途径,检察院启动检察建议的条件不明确,民事检察监督的调查取证规范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应明晰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范围,明晰检察监督的介入时间,明晰地方各级检察院调解检察监督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干预性是检察监督的重要特征。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一个西化过程,随着意思自治、程序正义等西方法治观念的引入,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理念与民事审判改革方向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明显。  相似文献   

9.
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能否成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论上的争论早已存在,其中关键在于诚实信用原则是否具备独立价值和意义,以及适合民事诉讼法的土壤能否生存。从三方面阐述并论证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被确立为基本原则的必然性,从而得出:在当代民事诉讼理论及实践的大背景下,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之具体运用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确立的检察监督制度,限制了检察权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有效行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及保证诉讼公正的要求.完善民事检察制度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拓宽检察监督的范围,增加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