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进入"读屏"时代,以纸质阅读为主的传统大学语文课程,势必需面对着一些新的课题.首先是短阅读带来的冲击.篇幅短、时间短、浮光掠影,是读屏的特点.这种阅读一旦形成习惯,对于大学语文"长阅读"、"深阅读"的阅读要求就会产生冲击.其次是文字阅读的减少.读屏是多媒体式阅读,文字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而大学语文课的宗旨恰恰是训练大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运用和审美.再次,移动互联网也为阅读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如何扬长避短,把大学语文打造成高品质的汉语高等教育课程,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高静 《职大学报》2006,(1):140-141
《大学语文》教学是对具有典范性的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精品进行阅读、分析、鉴赏。《大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激趣、养习”;重点是“思维、表达”;目的是“感悟、人文”,深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不论是教学体制还是教学方法上均存在诸多问题,要想使大学语文课程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探索一条适合21世纪高校语文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文言文占了大部分内容,文言文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成语与教材中陌生的文言现象相比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是在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中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一门必修课。调查发现,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种种问题,为此,大学语文老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比较阅读法,论述了比较阅读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职教20条,文章从师资、教材和教法3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职《大学语文》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师培养、教材开发、教法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三教"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归属为人文教育的范畴,根本目的在于健全人性,指引学生感受人生,促使其体验到充满人情味、充满意义的人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开发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只有深入挖掘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特性,引导广大学生用心阅读作品内容,品味其中的丰富意蕴,并将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到作品学习中,切实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技能。本文即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阐述审美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探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语言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是教学主要目标之一。依托大学语文课堂,通过重视读写结合、多写多练以及积极开展课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从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选取、模块教学模式的组织与构建、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实施、网络资源的积累与建设,探索为专业教学服务、与专业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途径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是我国全日制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显然满足不了新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应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却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局面。面对这一矛盾,文章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学生从业实力的提高等三方面阐述了大学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语文教育要想走出在学科教育中的窘境,必然要弄清其自身的特性。本文试图从大学语文教育的3个层次语言智育教育、思想教育、艺术美育入手,分析大学语文教育应有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环节切入,就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把提高大学生的品德素质与人文素养作为终极目标。文章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语文教学效果的多视角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语文》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人文精神构建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约有9l%的学生不喜欢或很少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而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就业市场的现状,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模糊定位,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方法、手段的落伍,学生的错误认识等是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现状,任课教师应注重以新引趣、以情诱趣、以疑激趣和以知发趣,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建议做到"三个结合":大学语文课与文学素质类选修课相结合,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阅读训练与口语训练相结合。这对于改进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施行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中的处境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旨在提高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程现在却成为了"鸡肋",不仅很多学生不重视,连很多学校也忽视这门课程。大学语文到底应该如何走出困境?本文主要从教学方式和考试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的现状以及如何改变现在这种尴尬处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前大学语文功能的论争,无论是对其理论建树还是教学实践,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然而,就大学语文中蕴含何种功能与特性,意见与分歧仍然存在.在此从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母语性"等特性出发,遵循"基点-融合-拓展"的路径,从文本阅读与实践、个体生命的人文体悟、文化诗学的空间建构等三个层面去论述其教学功能的指向.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尴尬很多,但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人们对课程的认识问题。大学语文的教学,最关键的,就是任课教师要革新观念,转变角色定位,变"讲师"为"导师"。在课堂上,教师不做课文相关知识的告诉者,不做教材原文的翻译员和分析员,而是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做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19.
小组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新理念,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目前高职语文小组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小组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学习任务因素、小组成员及合作关系因素、教师角色因素等。要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有效设计任务、有效组建小组、有效组织实施、有效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属于高等院校通识课程模块中的一门课程,专门为中文专业之外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本文前部分论述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优势问题,后面重点陈述笔者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思路与有关实践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