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翔 《职大学报》2013,(4):16-18
方方对她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和两性关系中的男性形象的虚伪和丑陋进行揭露后,又对男性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她的作品在展现女性主义的同时,毫不掩饰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男性的虚伪、怯懦,用"第三性"的视角来审视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境遇和情感表现,对传统的男权世界给予了颠覆和解构。  相似文献   

2.
五四文学中主要有两类父亲形象,一类是封建父权专制思想代表型,另一类则是老国愚民式的父亲符码。前者自然遭到子女史无前例的激烈反抗,后者则不可避免地被其子女和时代所抛弃。父权就在这反抗和抛弃中日益走向衰微。  相似文献   

3.
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安娜悲剧进行审视,可以看到,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的地位,是引发安娜悲剧的深层原因。而安娜以其生命的毁灭为代价作为对女性他者地位的反叛,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崇高和悲壮。  相似文献   

4.
对于海明威的硬汉神话与死亡情结,已从众多读者与研究者的共识,但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入手,以历史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指出海明威在其男性主体意识的观照下,既塑造了父权文化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也创造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一些逾越了父权文化的道德规范,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金锁记》一问世即受到读者的厚爱和批评家的垂青,许为代表作。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被父权宗法社会锁在黄金和欲望的枷锁中而致疯狂的"儒家疯女"的典型形象。从麻油店的"活招牌"一步步变为"疯婆娘",曹七巧的悲剧命运是由其出身、性格、心理和时代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身份混淆”被认为是李尔悲剧根源。这种观点忽视身份多样性;忽视李尔“国王身份”和“父亲身份”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可以兼容的;忽视隐藏在身份后面的是主体自我。在悲剧中,高纳里尔和里根没有拒绝赡养作为普通老人父亲的责任。她们不是反对作为父亲的李尔,而是反对作为退休国王的李尔。也就是说,矛盾双方的“自我”相互矛盾。“自我”是个体依据生活方式以及在生活方式之中相互转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在需要建构的社会建构物。  相似文献   

7.
斯蒂芬·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塑造了一名救赎者、边缘人和悲剧儿的女性形象,描绘出一名执着女性的心路历程。她敢于自救,以书信为载体来夺取自己的话语权,从内部消解着父权制的权威。但她又不得不向社会现实低头,成为夹缝中的生存者。  相似文献   

8.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三代女性精英知识分子的女性形象,女性精英知识分子的性格与命运映照当代社会中女性生活的多样形态。《应物兄》中有三类典型的女性形象:被规训与物化的女性、反抗男权的叛逆女性和圣洁而苍白的“理想”女性。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阐释,可以发掘隐藏于社会中的父权结构与男权意识,揭示女性主体意识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与重构。  相似文献   

9.
男性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仅仅侧重性别歧视是不够的,更应注意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男 性视角,即在父权制社会权力结构下,男性话语权的强势制约了女性视角的彰显,并进而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地位.社会、家庭和女大学生自身都应转变视角观念,形成性别意识,真正实现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  相似文献   

10.
小说《海隅逐客》主要讲述了欧洲白人的东方冒险故事。大海是白人贸易的重要通道,马来人是他们榨取财富的主要对象,而女性则是男性压迫的他者形象。借助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可以揭示父权制度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以及二者对父权制度的坚决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