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西方节日相比传统节日在我国显得更为“火热”,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受全球化浪潮冲击、西方文化渗透、西方节日高度具象化、节日内涵特性契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等因素影响,西方节日对厚植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节日带来一定挑战。通过对西方节日中的典型代表圣诞节进行研究,聚焦跨文化传播,从不同的思考角度与方向探究圣诞节在我国近年来有效传播的原因,并基于此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从而深入解读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丁华娟 《教师》2013,(16):54-55
近年来,由于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和学生传统节日观念的淡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流失甚多。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客观对待、积极引导、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既正确认识西方节日文化,又能客观地重新审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为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广泛传播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受到了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本文就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特点、节日文化淡化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此传承民族的文化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节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冲击越来越强烈,许多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淡薄,且盲目跟风,导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认知的缺失。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开展中国文化传统节日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时尚文化和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导致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反倒淡漠了.其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中国特色”,连着民族的根,系看中华的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能够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小学教育要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的宝贵德育资源,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创新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受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许多西方节日在国内的兴起越来越频繁,这些节日的涌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冲击。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了解不够,认为是封建习俗,不加以重视,反而过于崇拜许多国外的节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在小学时代扩大对这些文化的传播,是保护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引进西方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我国文化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开始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节日要比我们的传统节日更"高大上",传统节日文化的逐渐淡薄对我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鼓励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平时的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传统的节日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不一样,本文通过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的比较,来揭示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节日,作为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本文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外国短篇小说《圣诞欢歌》中所涉及的节日庆祝为例,分别从节日主题、人们的礼仪、饮食、祭祖祭神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此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同时分析当今中西方节日相互交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也在不断适应社会生活而随之变化,或是形成新的节日,或是产生新的节日习俗,或是为传统节日习俗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亦能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环境下,由于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导向力度的匮乏,中国传统节日单一的形式对青少年吸引力甚微,加之青少年教育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缺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日趋淡化。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应从法制角度、舆论角度、学校教育角度、自身教育角度共同入手,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文敏琳  张慕凝 《海外英语》2012,(16):208-212
Festival, an occasion when people come to enjoy themselves.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traditional festivals, celebrated by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In China,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s Spring Festival, while in America,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s Christmas. Festi val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With time elapsing, festival culture changes gradually and some new cultural phenome non occurs.  相似文献   

13.
尤培成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20-22,54
渤海新区节庆文化资源丰富,拥有诸如“冬枣节”、“渔民节”、“大洼文学”笔会等重要节日.但在节庆文化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在品牌培育,与当地经济对接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立足本土,打造龙头节庆文化品牌,将节庆文化系统整合与经济目标对接,才能走出一条以文化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传承主体,增强其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优化其节日文化行为,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当前,大学生节日文化意识淡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时代性不强、"洋节"入华的冲击、节日法制化不足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乏力等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与行为的提升。增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优化其节日文化行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等,在这些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伦理道德、愿望信仰等文化因素。因为诗歌是现实的反映,透过古代优美的节日诗歌,可以大致了解到古时的一些风俗以及古人的社会生活,体会到古代诗歌中的节日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节庆禁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节庆中的禁忌 ,可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和性别禁忌等类型。从功能角度来说 ,节庆禁忌除了有避免招致不幸的功能外 ,更多的则是提示人们注意气候之变化 ,留心身体的保养和健康 ,以及维护节庆气氛、传播文化理念等诸种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日文化博大精深,各国的节日风俗是约定俗成的,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相互间又彼此融合,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的春节与圣诞节、清明节与万圣节、七夕节和情人节三组重大节日的对比研究,体现了风俗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七夕节考述     
“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在众多人心目中,这一传统节日是由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编织起来的。“七夕节”与“女牛神话”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才融会成后来的“乞巧节”、“女儿节”。它虽然仍因袭着往日的旧俗,但伴随着丰富多彩、花样百出的乞巧活动,演变成了传统中国的一个女性的节日。  相似文献   

19.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游玩与观灯是其主要节目,而这些节目对于小说情节的展开意义重大。"三言二拍"作为市民性特征很强的短篇小说集,典型地体现了元宵节背景下的皇家气象和市井景象,小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表现元宵节的:第一,男女幽会的爱情主题;第二,以乐景衬哀情,流露时世之思;第三,狂欢下的混乱。在这些主题之外,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元宵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