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专利引文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祖国  李文兰 《情报科学》2005,23(5):700-703,707
本文对中国专利被其他专利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专利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发展规律。采用专利引文分析方法,研究技术循环时间、高被引专利、专利地域分布、申请人分布等特点。得出结论:中国专利技术近年来技术进步速度有所加快;中国专利被其他专利引用的情况有一半基本是发生在自公开后的三年内。国内科技、经济发达地区申请的中国专利具有较高影响力和重要程度;日本和美国申请的中国专利也具较大重要性和影响力;国内大公司、国内高水平大学、国外大公司、国内科研院所拥有较重要和较具影响力的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2.
杨祖国  李文兰 《情报科学》2005,23(12):1845-1851
本文采用专利引文分析方法,通过对1985-2003年中国专利被专利文献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主题分布情况及技术主题之间的联系,找出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的技术主题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研究发现:IPC A部(人类生活需要)是被引用最多的“部”类技术主题;C部(化学、冶金)及D部(纺织、造纸)技术领域与A部(人类生活需要)技术领域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及相关性;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主题的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A61K与A23L技术主题之间有较多联系;A61K035/78是被最高频引用的脱分组类技术主题。“人类生活需要”及“化学、冶金”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较其他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3.
刘夏  黄灿 《科学学研究》2019,37(7):1183-1192
基于Hausman et al.,(1998) 错分模型,文章对2010年-2015年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G大类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决定进行了误差检测。这里的授权误差的定义为,优先权在国外进行专利申请并获得较多后续专利引用的专利,其中国同族专利的申请未能获得授权,即“过度驳回”;亦或优先权在国外进行专利申请但未获得任何后续专利引用,其中国同族专利的申请却获得授权,即“过度授权”。基于此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专利审查并未显示出显著的“过度授权”现象。但是,有大约4.4%的专利,其外国同族专利获得了高频次后续专利引用,并被中国的专利审查“过度驳回”。“过度驳回”的比例在软件相关专利样本中上升至5.8%。基于错分模型对过度驳回审查决定的识别,文章进一步检测了权利要求数量,技术应用广度,审查经验等因素对于中国专利审查过度驳回概率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中不规范的中国专利引文,为期刊编辑、科研管理人员等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2009—2012年的专利引文数据为例,结合国标GB/T 7714—2015的规范,从规范中的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和专利出版日期5个要素出发,总结中国专利引文的不规范形式。【结果】 2009—2012年,专利引文的年均增长率为5.72%,但专利引文的规范性较差。【结论】 结合技术专利和期刊论文的相似性及作者引用的便利性,建议中国专利引文的引用标准格式为“[序号] 发明人. 专利名称[P]. 授权号. 专利授权日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核心目的是及早识别哪些药物专利可能蕴藏着新兴技术。专利的前向引用反映了专利的市场价值以及技术新兴的早期信号,因此本文选择高被引专利作为新兴技术的代理指标,引入前向视角和后向视角构建主题原创性、文本创新性和文本独特性指标,同时选取先前研究中被广泛用于新兴技术预测的指标,形成一套基于药物专利的指标体系,然后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预测专利授权后5年的前向引用次数,最终通过逻辑回归模型进一步证实了基于药物专利的新兴技术指标体系对专利的前向引用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专利直接引用和专利共被引两方面讨论专利引用行为对行业技术竞争的影响。专利直接引用导致技术研发领域中创造性破坏效应的产生,企业在专利引用与被引的过程中改变知识存量与结构,从而影响自身技术实力的发展。专利共被引则通过第三方的专利集成引用行为揭示出潜藏的企业间竞争关系。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采集中国市场上RFID领域的技术领先组织的专利引用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组织通过专利直接引用获得的知识累计流入量对组织技术竞争力的提升(滞后1年)有正向影响;专利共被引(滞后2年)与企业间研发规模的一致性相关,但其对企业技术竞争态势的指示效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2016年中国专利运营整体状况出发,对专利转让、专利实施许可、专利质押融资等主要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描绘出中国专利运营的业态发展特点,并对中国专利运营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舒  吴江宁 《科学学研究》2011,29(3):396-402
 专利作为企业间技术竞争情报的重要信息源,从中可以发现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战略及趋势。利用专利引用关系构建了企业引用网络,借鉴链接分析中PageRank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企业技术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并以USTPO美国专利数据库1975至1999年液压制动领域的专利为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基于被引次数的传统评价指标相比,新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引用企业数量、企业自身影响力、企业间引用强度三方面的因素,因此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企业的技术影响能力,进而帮助企业准确识别行业内的技术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是伴随我国1985年专利法实施,于1986年由国家批准组建的从事专利技术开发与综合服务的行业性企业,提供全面、权威、专业化的专利(知识产权)服务。目前主要业务为被授权委托的中国专利数据深加工、中国专利分类审查业务,面向国内外的专利技术投资开发、专利(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四大类主营业务。综合服务包括:专利数据加工、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专利数据库建  相似文献   

10.
以1985—2013年中国境内专利申请数量为样本,采用趋势和结构分析法分别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利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法对中国专利申请主体行为的市场动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专利法》的修订对专利申请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中国专利申请行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很快,已逐步转变为市场驱动下企业为主的专利申请;中国的3种专利申请量大体相当,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发明专利次之,外观设计专利最少;中国专利的创新能力提升很快,但仍显不足,发明专利申请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专利引用是技术或知识溢出的重要机制,网络拓扑分析的引入有助于理解专利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揭示专利引用过程中的技术或知识流动规律。在USPTO系统中,检索中外企业专利引用清华大学专利的相关数据,构建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网络特征路径长度、聚合系数、中心度等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小,聚合系数较高,存在明显的小世界现象;网络中心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少数结点拥有大量联结,大量结点拥有少数联结"的现象,符合幂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商琦  陈洪梅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66-172
以IncoPat为数据源构建检索策略,采用专利被引频次指标对全球边缘计算领域核心专利进行挖掘,并对该核心专利进行向后引证和向前引证分析,包括被引证年份分布、专利权人分布、技术分布和自引证技术演化路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全球边缘计算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国和来源国;核心专利US20110075675A1以年均60.6次被引频次排名第一,其向前引证主体包括IBM、Cisco、华为、NEC和三星电子等,且存在创新竞争关系;边缘计算技术演化路线由早期的边缘呼叫和会话管理,逐渐演化到分组路由和无线承载标识,并最终过渡到智能路由和无线设备监控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核心专利在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区分核心专利与基本专利、外围专利和重要专利等术语,总结归纳核心专利的特征以及定义。进而,以新能源汽车装置领域为专利数据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核心专利挖掘指标对核心专利的影响效应及解释能力,得到引用专利数量、IPC分类号数量、同族专利数量和同族专利被引用专利数量指标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说明书页数、附图页数和摘要字数逻辑回归中不显著,即其在核心专利挖掘中所起作用非常小,专利许可是有可能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专利权利转移与核心专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研究从实证角度对核心专利挖掘指标的理论基础,对于核心专利挖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燃料电池这一新兴产业为例,通过对高被引专利技术形成特征的考察,提炼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新兴产业高被引专利是发明者之间相互合作的产物,知识来源更依赖于科学文献,而专利授权数量占优的在位企业并未拥有高被引专利所有权。进一步指出,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虽有"机会窗口"但无"先天优势",本土企业必须主动嵌入全球研发网络,高度重视与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和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专利文献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引文分析方法和研究单元,对专利“睡美人”进行识别和分析。[方法/过程]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睡美人”识别方法,选择对总被引次数依赖性小、可规避不同学科引文差异影响的Bcp指数方法识别筛选专利“睡美人”。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平台,检索清华大学的所有专利文献,统计分析引文分布,筛选Bcp指数Top50的简单专利族,并以一个典型专利家族为例分析专利“睡美人”的价值。[结果/结论]Bcp指数方法可行和有效。本文修正了Bcp指数方法相关指标,并明确其计算方法。筛选出的简单专利族绝大多数有很高的合享价值度,属于高价值专利,但专利“睡美人”处于有效状态的比例低。如果能尽早识别筛选出关注度不太高但具有高价值的专利“睡美人”,对促进技术持续研发和迭代、加强专利布局、提高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为研究科学与现有技术对中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促进传统产业对科学和现有技术的继承。本文以中药上市企业的中药专利数据为样本,使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和突变级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分析了中药继承对创新质量影响。发现专利引文数量对创新质量有稳健的消极影响,跨技术领域引证2004年后对创新质量有积极影响,科学引文数量对创新质量随时间由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影响,技术标准和古代医药典籍在2003-2004年对创新质量有积极影响,现代医药图书在整体上对创新质量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存分析的专利有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贵忠  刘金兰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77-1682
文章将专利的有效过程比作一个生命体,运用生存模型和生命表理论研究了各类专利权人专利有效性的规律,得出了我国各类专利权人专利各年有效率S(x)的经验值,以及平均剩余有效期限ex的经验值;各类别专利权人比较发现,国外专利权人专利有效期最长,而国内高校和科学院的平均专利有效期最短;从而得出加强高校和科学院知识产权管理迫在眉睫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选择2000-2018年中国学术机构、中国企业和美国学术机构发明授权专利作为研究样本,从专利创造、申请和维持转化三个阶段出发,选取非专利引用文献数量、引用专利数量、5年内被引频次、代理申请率、合作申请率、有效持有率和市场转化率7个指标,将三大主体的专利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大主体中中国学术机构的专利质量处于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