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三八二十三     
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上街.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上前一问.方知原来是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只听买布的对卖布的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枚钱?”颜回上前劝架.对买布者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谁知这人不买颜回的账,并说:“要评理只有找渊博多识的孔子.只有他说了算。”颜回只好说:“好。你若错了怎么办?”买布的人说:“输上我的脑袋。若你错了呢?”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买布的人竟然无异议。  相似文献   

2.
周海亮 《知识窗》2013,(19):21-21
从超市出来,等待过马路的时候,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凑到我的面前。他非常有礼貌地向我问好,然后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叔叔,能不能借我一块钱?”“你向我借一块钱?”我有点吃惊。“是的,我得坐公交车回家。”小男孩说,“可是我身上没有钱。”“你爸妈没给你一块钱?”  相似文献   

3.
张丽钧 《知识窗》2013,(1):25-25
一日.我的一位朋友喝醉了。对我说:“你信不信。我的存款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我说:“我信。不过,老一辈人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没必要给儿孙留那么多钱。”他笑了笑。说:“什么叫福?钱多才叫福!我上半辈子穷怕了,  相似文献   

4.
乐翻天     
一天生物老师给学生讲种群。她说:“种群是指可以自由交配并繁育的同种个体的集群,那你们说,我们教室的同学是不是一个种群?”同学都很和谐地回答:“不是。”“为什么不是?”只听见后排一个阴暗的角落传来:“因为不能自由交配……”找头发顾客:“理一次发多少钱?”理发师:“10元。”  相似文献   

5.
超级打工妹的创业小九九 2008年初,打工妹周婷在一家名叫“猪肚包鸡”的饭店里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她知道服务员的工作很累,可是没想到会累到这个程度。也许是这家店的生意太好了吧,她每天都要工作8个小时,赶上晚班,一张台通常连翻三次,她一个人看两张台还忙得不可开交。即使这样,周婷还是苦活、累活抢着干,谁找她换班她都乐意得很,不是为了多赚点奖金,而是“赚经验”。原来,周婷心中有个大理想——自己开饭店、当老板,而且就开“猪肚包鸡”店。  相似文献   

6.
善观雪 《知识窗》2014,(17):8-9
小美买了一件衣服,拿给同事看,都说好看。同事问多少钱,她说400元。“天呐!”同事继而问,“在哪里买的?”“就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商场。”同事摇摇头说:“你知道不知道,那里的衣服顶多200元钱,甚至几十元钱都可以拿下来。”就这一句,令小美的情绪降到了冰点,一路碎碎念“我肯定是买贵了”。  相似文献   

7.
有位做服装生意的朋友最近开了家新店,100平米的店面装修花了将近30万。开张那天去捧场,一踏进店里便觉阵阵眩晕,原来是她所谓的“生花妙笔”——琉璃片敲碎再贴到墙上。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金碧辉煌”的意义。朋友们开玩笑说她简直是在烧钱,卖衣服还是卖琉璃呢?结果人家理直气壮抛出一句:要的就是一奢侈!  相似文献   

8.
自己发点电     
讲个笑话。 一天一个老大出去,看见两个小兄弟在路上围着一堆钱说话,就走过去问个究竟。俩小兄弟说:“我们在比赛说谎,谁说的谎话最大,这钱就归谁。”老大一听大怒,“你们怎么能这么不诚实。看看我。从来不说谎!”俩小兄弟一听,赶紧把钱推到老大那说:“你赢了.这钱归你了。”  相似文献   

9.
新生     
开学没几天,天天往公用电话亭跑。打完电话,老板收我钱的时候说:你是新生吧?”“你怎么知道?“只有新生才用公用电话,并且给家里通话这么长。老生只用手机,并且对象通常只有一个:女朋友。”  相似文献   

10.
玉生烟 《知识窗》2014,(15):31-31
在英国伦敦最繁华的地段,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舒尔茨觉得很好奇,就走进了这问小店铺。见一胡子拉碴的老头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土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相似文献   

11.
教养     
陈丹青 《知识窗》2014,(19):17-17
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地进去看。进去一家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老先生问价钱。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什么不卖呢?”他说:“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在罗马,这个文艺复兴的故国,不经意之间,那种没教养、粗鄙的人格就露出来,这位老人把我点醒了。  相似文献   

12.
郑义广 《知识窗》2007,(5):35-35
有一次,孟子正打算去拜会齐宣王,宣王派人带话给他:“我本应来看望你的,但这两天得了感冒,不能吹风。如果你来朝见,我一定临朝视政,不知能否有幸和你见面。”孟子一听就不痛快,心想这不是明显在跟我摆架子吗?于是对使者说:“很抱歉,请你回去跟大王说,我也生病了,不能到朝堂上去见他。”  相似文献   

13.
卜祥 《华夏星火》2009,(8):52-54
“不能把茶油当食用油卖” 茶油自被提上维护国家食用油安全的高度之后,介入的企业日渐增多,并以木本食用油为众人所认知。而北京绿冠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冠集团”)总裁雷宏却对本刊记者说:“不能把茶油当食用油卖”,并认为这是他很清晰、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15.
花钱的心理     
四四 《百科知识》2009,(8):36-38
“2009年不买奢侈品!”,这是网民们为适应金融危机而提出的口号。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花钱的危机。就像今年春晚小沈阳说得那句名言:“人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完;最最痛苦的呢?是人活着,钱没有了。”这句话精辟地点出我们和钱之间的辩证关系——花钱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物质生活,还关联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于瀛  包力  王枝 《金秋科苑》2008,(9):59-60
李先生在饭店就餐时,放在身边座位上的皮包被盗,包内有信用卡、现金等物品。虽经发现后立刻挂失,但盗卡人下手更快,转眼间就在位于不远处的商场内刷卡消费了35000元。“商场没有把住刷卡关,要把这个钱赔给我。”李先生向商场索要赔偿。商场回应:“是你个人没有尽到保管责任,商场不能赔这个钱。”  相似文献   

17.
古约闷闷不乐地踢着地上的小石子。“怎么啦,古约?”古约的爷爷问。古约抬头看着爷爷,说:“爸爸不让我去放牛,他说我还小。”“你爸爸这样说自有他的道理。你知道他很忙。”爷爷说道。“所以我才想帮他呀!但每次,爸爸都说我太小,”“古约,我的意思是,你还小,爸爸怕你给他添乱。不过,你可以帮助妈妈弄点蜂蜜。”古约摸了摸口袋里的几个硬币,说:“可是我没有什么钱。”爷爷笑了。“我们可以自己采集蜂蜜。”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贝壳。贝壳上有一个洞。  相似文献   

18.
有一段传统相声.说的是有人从别人手里买了一个叫卖者自称的“治瘙痒的祖传秘方”。回家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红纸包.再打开.是个黄纸包.再打开是个黑纸包,再打开是个绿纸包.一共七八层,最后终于到底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小服装商鲁比兄弟在经营中常常借“耳聋”来促销.很是发了一笔财。两兄弟的办法是.总是安排一个人扮演成商店的雇员热情接待顾客.耐心细致地为顾客介绍某款衣服的特点。顾客觉得各方面都满意后自然就会询问衣服价格:“这件衣服卖多少钱?”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业月刊》2014,(2):68-68
生意在乎人怎么做.比如说河北保定有一位王先生“卖油条”就卖出了名堂,在全国已是相当当的人物,还上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有千万卖油条的经营者,同样的产品,他们就不能把自己的产品宣传出去了?这就是要抓住客户的心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