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互联网的内涵和特点,在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冲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悦 《大观周刊》2012,(16):24-24
近年来,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网络文化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不断丰富和出现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洪流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显现出力不从心的地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和实效已经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工作者——辅导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挑战,提出了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得以有效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普及带来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形成了强烈冲击,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从网络管理体制和网络道德、政教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靳卫敏 《传媒》2015,(17):77-78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信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并且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本文全面研究了校园网络文化的概况与特点,深刻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教育和成长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规制及有效措施,以期为大学生建设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马树华 《报刊之友》2010,(11):163-165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的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严峻的求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驾驭和把握网络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深入分析和把握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才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引导,别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这是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并通过网络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黄河 《大观周刊》2012,(4):50-51
在网络文化覆盖渗透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网络文化不仅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出现传统和现代的新型组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迷失和网络伦理危机现状,阐述了解决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培养网络道德品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并重点提出了解决伦理危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及其自我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利华 《今传媒》2012,(3):137-138
文章从网络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来自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入侵、技术更新、高风险社会和市场化浪潮等方面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并落脚到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自我知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融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融媒体+思政”育人模式,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结合融媒体多元化、互动性、个性化内容推送等特点,构建思政教育最大的共识圈,打造强大的思政育人品牌资源矩阵,做活做实大学生网络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提高高校履行教育职责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推动高校地区的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网络道德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两个方面。文献检索课是加强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途径:通过普遍教学向大学生渗透规范教育;通过专利知识教学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通过网络教学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