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到了周一的升旗仪式,听着孩子们你快我慢几乎是读下来的“唱国歌”,我不禁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老师,你何时才能与孩子们一起高唱爱国主旋律,不把自己置身事外、作壁上观呢? 按照学校惯例,周一早晨要举行升旗仪式,其中一项是“唱国歌”。每到此时,我就为同学们着急,替同学们鸣不平:34名老师站在学生们的后面,冷眼旁观,怎么能让学生们唱得雄壮,唱得高亢?我们老师为什么就不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如果老师也能抛开矜持,与同学们一起欢歌,与同学们的脉搏一起跳动,那么,孩子们又怎会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恨不能早早完事?如果我们处在学生的位置,会怎样想?老师的率先垂范作用指的又是什么2  相似文献   

2.
正本学期第一次全校升旗仪式刚结束,学校领导和老师提出唱国歌的时候全场歌声不响亮,气氛不浓烈,影响到整个仪式的效果。确实,唱国歌时,有些学生只动嘴,却没发出多大的声音,有些学生甚至干站着不动口,他们或许不会唱,或许不愿唱,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后来我找一些学生了解情况,有的说:"我不唱国歌不等于不爱国,不少场合只播乐曲不必唱的。"有的说:"大家都不放开嗓子唱,我大声唱不是太显眼了,氛围  相似文献   

3.
一位青年参加某公司招聘,应聘回来一脸沮丧,显然是落聘了。问之何因,答道:“唱不来国歌被淘汰了!”原来这家公司领导招聘第一个项目就是让应聘者唱国歌,好几个人因不会唱而被“刷”,还有些人因只能唱几句被告知“唱会了下次再来应聘”。 不会唱国歌被淘汰,淘得有理,汰得有据。  相似文献   

4.
有感于“不会唱国歌被淘汰”郑日金一位青年参加某公司招聘,应聘回来一脸沮丧,显然是落聘了。问之何因,答道:“唱不来国歌被淘汰了!”原来这家公司领导招聘第一个项目就是让应聘者唱国歌,好几个人因不会唱而被“刷”,还有些人因只能唱几句被告知“唱会了下次再来应...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举行的最后一场预奏。尽管天气寒冷,还是有那么多的人赶来。音乐是迷人的,大家很快就陶醉了。突然,有人发现:怎么演员和乐队老合不到一块儿?一会儿唱得快、拉得慢,一会儿又拉得快、唱得慢,台上的演员怒目圆睁,可乐队确实是按指挥棒在进行。"见鬼,重来!"乐队停下重新开始,仍然是一片混乱。"天哪!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人们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6.
董玮 《辽宁教育》2010,(7):59-60
其实在很多时候,学生的行为是大受环境影响的。 今早是全校初一年级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过程中有一项是:升国旗、唱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在前两次升旗过程中,由于学校没有特别强调“唱国歌”这一环节,通常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几乎听不到“唱”的声音,所以在今天升旗仪式开始前,我在教室里特别强调了“唱”国歌的意义。看着信心十足的学生们奔向操场。我很满意地期待着那雄浑嘹亮的国歌声。  相似文献   

7.
小喇叭     
1.学唱国歌《马赛曲》可能会成为法国各地小学的必修课,法国国民议会接受了将此项规定纳入宪法修正案的提案。议员们认为教唱《马赛曲》有助于巩固法国小学“传承共和价值观”的角色。(星星姐姐:你会唱国歌吗?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记住国歌。)2.“爱得痛了/痛得  相似文献   

8.
七嘴八舌     
陕西岐山蔡家坡高级中学孟宏涛一天,我去某所中学找同学,正好赶上他们上早操,学校广播出了点问题没播国歌,主持人让同学们唱国歌,结果唱的人寥寥无  相似文献   

9.
“升国旗,唱国歌。”大会主席宣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伴随雄壮的国歌声,旗手拉动引绳,五星红旗徐徐上升,金灿灿的五星,鲜红的旗帜,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这是我们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场面。这使我又想起了一件在升旗仪式上发生的事。那天的升旗仪式上,唱国歌时,同学王梓龙没有张嘴,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到他的身旁。哦,是班长欧阳雅雅。她小声对他说了几句话,赶忙就回到位置上,之后王梓龙大声地唱起国歌。升旗仪式结束后,班长和王梓龙交谈起来,班长说“:你刚才为什么不唱国歌,你不知道唱…  相似文献   

10.
星期一早晨,我们升国旗。在唱国歌时,我听到一串刺耳的“噪音”,有不少同学把国歌歌词改了唱:“起来,不要坐我的板凳儿,板凳上有一颗钉钉,蜇穿你的屁股墩墩儿……”后面的词,我都不想说了。我当时听了气得差点儿喷血!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哪能随意改编!乱改国歌是犯法的!他们这样唱国歌完全是一种侮辱,对国家的侮辱!星期二,我校开办的红领巾电视台播放了一首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班上的同学都跟着唱。令我生气的是,那讨厌的音符又在我耳边响起:“学习雷锋打麻将,杀人放火抢银行……”班上有80%的同学都在唱这自创的歌词,唱得还挺欢;10%…  相似文献   

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安轮子,什么都讲快的当代,西人开始讳速度,倡兴一个慢字。讲慢旅行,慢开车,慢吃饭,慢生活,像《浪漫的事》里唱的,“坐在摇椅上,慢慢地聊……”  相似文献   

12.
何义 《小学生》2008,(1):70-71
郝快先生与郝慢小姐是公交车司机。郝快先生做什么事都要快,他说时间就是金钱,不能浪费一分一秒,他吃饭快,走路快,开起车来更快。相反,郝慢小姐性子慢,她觉得做事要稳妥,不能出一点点错,否则一切都是白干,她一顿饭要吃大半天,走起路来慢腾腾,开车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13.
    
生活安轮子,什么都讲快的当代,西人开始讳速度,倡兴一个慢字。讲慢旅行,慢开车,慢吃饭,慢生活,像《浪漫的事》里唱的,"坐在摇椅上,慢慢地聊……"由是我想到祖辈传下的一个汉字:养。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研究》2005,(12):50-50
近年来,法国出现了对国歌不尊重、年轻人不会唱或唱不全国歌的现象,已经引起各界的忧虑。为此,法国教育部《菲永法》规定:小学生入学必须学唱国歌并简要了解这首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两会期间,某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两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要唱国歌,而不是奏国歌。这是一个充满激情、振奋人心的提议。无独有偶,新学期初,某县召开校长会,明确要求全县中小学升旗仪式一律改奏国歌为唱国歌,并力争达到音韵良好,节拍准确,三连音不含糊,强、弱、附点、休止附准确无误,使每一个中小学生都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校园里的升旗仪式大都只兴奏国歌,而不兴唱国歌。久而久之,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教职工)只熟悉国歌的曲,根本记不全国歌的词。“奏”是用耳朵听,虽也能接受教育,但总体上…  相似文献   

16.
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两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要唱国歌,而不是奏国歌。这是一个充满激情、振奋人心的提议。无独有偶,新学期始,某县召开校长会,明确要求全县中小学升旗仪式一律改奏国歌为唱国歌,并力争达到音韵良好,节拍准确,三连音不含糊,强、弱、附点、休止符准确无误,使每一个中小学生都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校园里的升旗仪式大都只奏国歌,而不兴唱国歌。久而久之,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教职工)只熟悉国歌的曲,根本记不全国歌的词。“奏”是用耳朵听,虽也能接受教育,但总体上总不如用喉、用心投入…  相似文献   

17.
余本江 《学语文》2013,(2):30-31
"慢"似乎与有效学习沾不上边,更不要说高效了。这样立论不是为了出新,也不是故作惊人之论。"祸""福"总相倚,"无为"即"有为",对立的事物相互依存。与"慢"紧相关联的,为何就不能是"快"?为何就不能是"有效"乃至"高效"呢?所谓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除教授学生一些音乐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及欣赏曲子外,最主要的就是学唱新歌曲。在教学生学唱新歌曲时,首先要处理好速度上的变化。歌曲中常用的速度有快、慢、渐快、渐慢等。速度上的处理,也就是根根歌曲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内容来变化速度。对一首歌曲的速度处理得好,能使一首歌曲更富表现力。我在教学中,在速度上通常作如下处理:歌曲的最后一句,处理得慢一些,以达到圆满的终止。例如第六册音乐教材中《小春笋》,最后一句:“竹林盼你接班来,哟罗喂!”处唱得慢一些,表现出竹林对小春笋的殷切希望,达到圆满终止。分节歌结构的歌曲,特别是叙事性的歌词,反复时可比前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娟 《山东教育》2002,(33):59-59
一、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加强最基本的音乐开发,即初级节奏和初级的音调启蒙。初级节奏就是在速度可快可慢的情况下要保持稳定均匀的拍子,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获得了最初级的节奏开发。初级的音调启蒙,就是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准一个音,声调可高可低,当一个孩子在无音乐伴奏下唱出一首歌来,那么他就获得了初级的音调启蒙。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同时做好上述两个方面。他可能把拍子唱得很准,但往往调唱不准,也有可能调唱准了,而节奏把握不住。所以要让孩子不断地暴露在音乐面前,不断地得到发展,当一个孩子既能唱准了音调…  相似文献   

20.
鼠的圣诞节     
圣诞节好不容易到了,说慢也慢,说快也快,才下过第一场大雪它就来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