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美国对战后德国的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英、苏三大同盟国对战后德国的处五,影响到战后世界体系的安排,也关系到各国在战后世界中的地位。二战晚期和战后初期美国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关系诸原因,对战后稳国的处置经历了由分割到占领并演变为重建的过程,它与美国一贯注重实际利益的外交原则相当吻合。值此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重温这段历史的一个侧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帆 《历史学习》2001,(7):56-56
“二战”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都对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战后两国的认罪态度却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战后对两个国家的审判标准尺度不一。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审判时对德国不论是战犯的惩办,还是战后赔偿,以及战争结束后对其军事经济方面的限制都做了相当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并且视纳粹党为非法组织。  相似文献   

3.
杨平 《江西教育》2005,(10):43-43
德国教育体系中最为耀眼的亮点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即所谓的双轨制。双轨制曾为德国经济在战后废墟上迅速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曾为世界各国所效仿。在双轨制运行中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国际     
《职业技术教育》2002,(3):24-30
德国 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公立的职业学校为“一元”,私营的企业为另“一元”,两者合作办学,而以企业为主的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被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为德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世界第二外贸大国,全球第三经济强国作出了历史性贡……  相似文献   

5.
历史之失已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学者为未来前景而总结研究20世纪的教育的同时,江西教育出版社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以国际同仁的独特远见,在本世纪90年代的最初五年里,出版发行了《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含《战后美国教育研究》、《战后英国教育研究》、《战后苏联教育研究》、《战后法国教育研究》、《战后日本教育研究》、《战后印度教育研究》、《战后东盟教育研究》、《战后拉美教育研究》、《战后韩国教育研究》、《战后非洲教育研究》、《战后德国教育研究》等共十一卷),为我…  相似文献   

6.
曾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并被世人视为楷模的德国职业教育,也同样经历着世纪之交世界经济结构性调整所出现的考验与困惑。鉴此,德国政府与社会各界取得共识:为适应知识社会所引发的经济结构性的转变,职业教育必须改革。这一改革的基础是:继承德国职业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德国是世界上最佳居住国之一,战后经济迅猛增长,使德国的生活水平达到了世界最高标准,德国居民享受着极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德国位居欧洲中心,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实力世界第三,更是极好的经商之所。在德国建立公司或分公司,可能是您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王杰 《华章》2012,(30)
在西方工业国家中,德国最早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1883年,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首次颁布了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由此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二战后德国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对社会保障体制进行调整完善,使得德国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惊叹目光。双元制职业教育——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所蕴含的爆发力,它的优势和力量的呈现,引发了我们不断地思考,我们试图从德国的双元制中找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德国成人教育发展概况 西德战后三十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现已济于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列。其原因之一是,它不仅重视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十分重视成人教育,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 德国成人教育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最早  相似文献   

11.
德国教育体系中最为耀眼的亮点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即所谓的双轨制。双轨制曾为德国经济在战后废墟上迅速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曾为世界各国所效仿。在双轨制运行中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在德国承担青少年职业训练的主要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体系。所谓  相似文献   

12.
面对在二战中的罪行──德、日反差大王以资德国和日本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对全世界人民和人类历史犯下了弥天大罪。但战后两国对其罪行所持的态度却迥然不问。德国认罪诚恳.赔偿认真。并把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如实写进教科书,用以教育下一代,日本则相反。战后5...  相似文献   

13.
近代高等教育改革始于德国,1810年德国教育家创办的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楷模,为欧美各国大学现代化提供了榜样。由于强调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造就了大批受到系统训练的人才,尤其是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商人三位一体的近代化人才,使德国这个在19世纪以前欧洲有名的封建落后的穷国一跃成为欧洲经济强国,成为第二次世界技术革命的故乡。 二战后,面对一片战争废墟。德国政府再次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各层次教育在战后都得到发展,高校的数量和  相似文献   

14.
世界巡航导弹概览最早研制巡航导弹的国家是二战期间的德国。战后,美苏两国争抢德国导弹专家,开始了各自的巡航导弹的研制工作。在随后的历次世界局部战争中,由于兵器性能的极大提高,传统的突破防御的战术己很难奏效——派兵很麻烦,速度慢,而且会有很大伤亡;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机  相似文献   

15.
战后联邦德国迅速从废墟上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众多的因素中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联邦德国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强化培训,以教育孕育科技创新,推行产学研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学习和借鉴德国的经验,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6.
对德政策在战后苏联对外政策中占居重要地位。它不仅涉及苏联与两个德国的关系,而且与整个东西方关系息息相关。对这样一个巨大而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无疑对我们研究当代国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战后苏联对德政策的历史,首先需要了解战后德国问题产生的根源。苏美英三国战时曾就肢解德国的问题进行过多次双边和三边磋商。出于担心德国东山再起,三国在原則上一致同意战后对德国实行肢解,但是在具体肢解方案上存在深刻分歧。雅尔塔会议后,希特勒败局已定,反法  相似文献   

17.
1945年,一个新的世界出现了。因为这一年实现了从战争到某种形式的和平过渡,这一年出现了新的雅尔塔格局和两个超级大国对立主导下的新的国际秩序。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几乎无不打上雅尔塔体系的深深烙印。无疑,雅尔塔体系对战后整个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尽管雅尔塔体系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不能完全划等号,但雅尔塔体系所体现的东西方关系和美苏对抗,也就是战后向两极世界格局演变的核心。仅就雅尔塔体系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这一共性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把雅尔塔体系看作是战后带根本性的两极世界格…  相似文献   

18.
德国二战后的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本文从二战入手,讲述德国在战中和战后的变化,由此介绍德国文学是怎样在废墟之上矗立起来的。《铁皮鼓》是当时战后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也将详细分析其中的隐含之处,来诠释废墟中的德国文学。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初期,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处理德国问题上,产生突出矛盾,导致了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的形成,这对战后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德国和日本对侵略战争态度迥异的原因比较徐德荣,向冬梅德国和日本都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但是,战后50年来两国政府对二战的态度却迥然不同。德国直面历史,不回避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过,不推卸战争责任。日本则犹抱琵琶半遮面,一直未正视侵略战争的历史,至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