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培养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张丽一、研究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或者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良好的个性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良个性只能限制、阻碍人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换言之,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个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和优化学生的个性,就是在保护和发展他们的  相似文献   

3.
人格教育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人格就是个性,个性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反映。素质教育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发展、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当前学生处在一种矛盾的社会环境中,他...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其本质是人的个性的发展,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换言之,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个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和优化学生的个性,就是在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像人们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用心地发现。精心地呵护、潜心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生命及其价值的高度尊重。  相似文献   

6.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气质、爱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当今社会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学生美术作品的个性美追求,就是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表现中释放纯真的个性。美术教育对发展学生个性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保护这种差异其实就是保护社会的丰富性和创造性。”美术课堂应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激发学生的个性美追求。教学中,笔者从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个性化写作,就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个性化的角度去表达自我、吐露真情,形成自己个人的独特风格。提倡个性化写作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是开拓创新的时代,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而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必须是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为前提,个性得不到自由充分发展的人,他会有创造力吗?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化、创造  相似文献   

9.
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情感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性。个性是人的存在方式,是通过行动、语言、情感等方式表现出来。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学生美术作品的个性美追求,就是让学生在美术作品的表现中释放纯真的个性.美术教育对发展学生个性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