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丁荣伟 《文教资料》2010,(17):187-189
本文通过对高等学校班级建设的现状分析,找出部分影响高校班级建设的因素,介绍班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阐释改善班级管理的必要性,并通过班级建设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改进班级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客观分析当前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面对的挑战,从"心管理"理念出发,提出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相应对策:关注班级目标班级文化、关注班委、关注班级活动以及关注班级特殊群体,意通过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努力增强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班级呈现出不断成长、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下功夫,打造班级新样态。通过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打造富有成长气息的温馨家园;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形成向上向善的集体力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为班级建设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班级识别系统。即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提出班级理念、规范班级行为、传播班级视觉系统等手段以强化班级成员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为学校教书育人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通过初步实践,班级识别系统是一套切实可行、行而见效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校学生班级问题分析,从班级氛围营造、班级目标制定、班级制度规范、班级干部培养、班级活动凝练、班级资源开拓和班级建设考评七个方面对高校班级建设途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集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班集体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地体现着班集体的品格.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题,研究其重要性和教育功能,探索如何在班级建设中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教育去引领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接受班级文化熏陶,培养班级文化意识与文化习惯,最后形成班级文化精神与文化作为,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彰显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班级管理是指在传统班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开展一系列跨越时空的班级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班级管理思想、目标和内容来开展,是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班级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班级管理主要通过在学校网站或者班级主页上建立班级电子档案(数据库)、网上课堂、虚拟社区、网上班队活动、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班级管理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校班级管理的历史回顾,深入剖析了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工作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班级管理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在新形势下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加强大学班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班级作为一种集体生活形式,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但并非所有自然形成的班级氛围都具有文化"心理场"的韵味,只有通过人为的精心设计与心理旱向的班级氛围才会朝着文化的基调迈进.班级文化具有潜在的、无形的心理教育力量,只有在心灵的律动中才能形成.班级文化建设要凝练班级思想,共建班级符号,关注班级细节,重构班级组织,积淀班级传统,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灵需求达成学生的心理归宿.  相似文献   

10.
戚昊苏 《文教资料》2014,(2):100-106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班级凝聚力的强弱主要通过团队合作的好坏体现,团队合作需要培养和训练。班级团队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很重要。作者结合实际,阐述如何通过团队合作训练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农民大学生特点的分析,认为农民大学生的班级管理相对其他成人班级的管理难度更大。通过对Z理论的解读,认为Z理论对农民大学生班级管理有诸多启示,而这些启示将有效地解决农民大学生班级管理的种种困难,增强农民大学生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班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班级风貌,是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核心元素。班级文化是班级特色的重要表征,是班级重要的教育资源,是班级的灵魂。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就是打造班级文化。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熏陶、感染和影响学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水平,班级管理对于学校教学的有效实施和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班主任工作。本文探讨班主任如何通过自身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实现通过班级管理加强思想教育,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发展学生自身能力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班级工作是学生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元。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实施也必定通过班级实现。所以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提高班级学生教育管理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魏全忠 《江西教育》2022,(40):16-17
班级是一所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模式,学校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本文从班级作用、班级建设、班级制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力求通过有效的班级建设与管理,提升班级力量,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展示才能、发挥才智的个性化发展舞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的新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的辨证性反思,从几个方面引导班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并发挥其德育功效: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搭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载体,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创设一种健康有力的班级文化舆论,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一套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通过开展充满童趣的和谐班级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铭奇 《考试周刊》2014,(50):181-181
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班级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其班级管理理念及行为表现,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文章通过调查分析高中班级管理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提出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建议,以便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班级精神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建设良好班级,精神是支柱。通过理想教育,诱生班级精神;以"爱"育"爱",倡导班级精神;确立班级目标,彰显班级精神;学会慎独,心驻班级精神;沟通家教,光大班级精神。班级精神就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坚持班级管理工作,将特色活动引入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最高境界。班集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班级组织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班级舆论和班风的影响、班级内人际交往以及大量班级活动来实现的。班级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