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2年6月18日,英国的主流媒体《每日电讯报》,在其网络版上发表了记者斯坦福(PeterStanford)的一篇专访.受访者是现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的范良火博士。专访的标题是: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报道对象的客观存在。但往往新闻都是带有倾向性的,可是这和真实性并没有根本上的冲突。比如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现场报道中。中国的记者着重报道了香港市民为庆祝回归祖国而进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报道了市民们张灯结彩、舞龙舞狮的欢庆场面。但是英国记者却报道说。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依旧过着各自的日子。对香港回归这一件事情的出现的两种报道可以说都是真实的。但是中国记者的报道是倾向于祖国在强大繁荣后,终于收回香港这一事实;而香港作为原来英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3.
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凭借雕塑《坠入地狱》而一举成名。一天,英国著名纸媒《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采访了安尼什·卡普尔,这名记者也是一位业余雕像爱好者,他想请教安尼什·卡普尔当好一个雕塑家的秘诀。记者  相似文献   

4.
记者手稿: 五一假日,英国驻华大使馆于北京启动学生签证新程序第一天,记者专程赶往其签证处实地采访,快速地为中国学生转达了第一手文字信息。7月上旬,记者应英国驻华大使馆邀请参加媒体见面会,再一次前往位于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一号嘉里中心21层的英国使馆签证处,近距离英国驻华大使馆签证移民事务主管马思先生,英国驻华大使馆领事苏萌蕊先生,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一秘、英国文化协会驻华办事处教育总监狄士礼先生,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彭立诚先生,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苏珊娜女士。 媒体见面会结束时,英国使馆出乎意料地揭开其神秘“面纱”,邀请记者们参观签证处一个重要的工作部门——申请材料处理办公室。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就申请人的签证申请文件与英国有关学院、中国有关部门沟通及检查申请人材料的真伪,从而帮助签证官做出是否给予申请人发放签证的决定。 一位负责申请材料鉴定的英国女性工作人员向记者们展示了部分假文件:雇佣信、户口簿、护照、学历证明、银行存款证明等。遗憾的是记者没有权利拍摄这位幕后工作的女性及她所展示的假文件。  相似文献   

5.
因为在英国已逝王妃戴安娜(Diana)葬礼上演唱重新填词的《风中之烛》(Candlein the Wind)而成为世界歌坛焦点的英国著名歌星爱尔顿·约翰(Elton John)最近在Inter 网上的一个网址中露面,记者和几位朋友赶紧给他发去讯息。下面是记者与约翰的网上对话:记者:嗨!你好,约翰!我是一名你的中国歌  相似文献   

6.
纵观全球,“国际化”作为教育应对“全球化”的政策选择,已经列入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英国于2006年4月18日发布了“首相行动计划第二期(Prime Minister Initiative2,PMI2)”。英国结合中英两国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资助中英高校在就业和创业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元化的合作。英国文化协会作为英国PM12在中国运行的主要负责机构.其项目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战略和总体情况:记者还对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7所参与PM12的中国高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各位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校与英国合作伙伴院校举行的合作项目。并对该项目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贾小娜 《教育》2007,(4S):31-31
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采访时,得知有一个上中学时曾狂热追星的小女孩戴悦。听说戴悦最近刚从英国留学归来,记者便前去其住所采访了这位曾经的追星族,请她谈一谈当年追星的感受,和现在对偶像崇拜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重塑(remodel),还是重塑……这是记者近日于英国中小学校长考察团在沪活动期间听到的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记者还发现,在一周当中,这些英国校长的关注点和兴奋点集中在上海学校的校际合作、学校架构、学校领导与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其实,这多少和近期英国的一项教育改革有关,那就是教育村的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9.
俊江 《海外求学》2003,(20):8-9
近日,记者针对学生签证政策问题对美国驻华大使馆有关官员进行了采访,使馆有关官员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各国的学生签证政策做过一次比较研究,发现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在学生签证政策上存在差异。这些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目前,  相似文献   

10.
位于欧洲西北部的英国,有着较为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英国教育以高 度注重质量而名扬四海。2000年初,英国推出了“留学英国”大型教育活动,以使更多的人 了解英国教育及其制度,使英国成为人们海外留学的首选。前不久,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 为该国的留学政策做宣传。他说,现在来英国的申请签证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你可以在整个 学业过程中留在英国,留学生同时兼顾学习和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了。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就2001年英国接收留学生的有关政策,记者日前采访了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有关官员。现将 留学英国的最新信息提供给读者。 教育体制 英国对所有5至16岁的儿童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就课程和学历资格而言,英国存在两种不 同的体制,一种是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教育体制,另一种是苏格兰教育体制。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私立学校体系,家长一般都要付学费;在公立学校体系,教育是免 费的。公立学校通常不接收年龄16岁以下的外国学生。 学龄前教育: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都提供学龄前教育。很多儿童3或4岁时开始在幼儿园或小 学的幼儿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教育》2003,(9):11-11
菲利浦·克拉克先生是国际商务培训合作伙伴公司商务顾问,培训师;布莱恩·诺斯先生是英中文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英国利滋市前市长、英国议员协会副主席,利兹华人协会监护人。本刊记者借其参加山东省经贸委齐鲁论坛之际,对两位英国友人进行专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奖励》2002,(2):70-71
生命科学是中国发展的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是世界科技中最活跃的两个领域,两者在未来有交叉融合的趋势。两者相比,方兴未艾的生命科学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更大一些。这是英国《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博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相似文献   

13.
俊江 《海外求学》2004,(10):6-8
对于准备留学的学生签证申请人来说,得到签证有时极为轻松容易,有时感觉比登天还难。一些学生甚至将能否得到签证归结为运气,似乎签证官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到他们能否走上留学之路。真的会是这样吗?当记者在英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采访该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英国约有九成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将教师作为首选职业。而广播电视记者虽居次席,但仅为教师的1/20。在英国,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与日俱增,每年至少需要9000名训练有素的应届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英国有关权威部门对教师地位进行了较全面的社会调查。英国公众对教师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无可争议,即在学生家长们的眼里,子女择业的首选莫过于教师。从军队到地方,59%的人认为教师素质的好坏是衡量社会价值的尺度,其次是医生。只有3%的被采访者认为会计和记者也应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首届国际名中学校长论坛”上,来自英国罗婷和圣保罗女中的两位校长Carolyn Shaw和Elizabeth Diggory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好奇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两所百年老校的声望在英国可与著名的伊顿公学媲美;之二是因为两位校长的仪态,优雅、高贵、亲和,对任何一个代表的发言都认真倾听、细致询问;之三是因为她们的实践与思考:女孩的特性、女子教育的功能、百年名校的传承与创新等,她们都有独特的观点。在上海,市三女中是仅存的一所以女子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同样是百年老校,市三女中校长徐永初同样也在坚持不懈地作着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随着两位英国女中校长的到来,女中引起了关注。许多人开始发问:女中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女中的功能是什么?它们的特色和质量在今天发生着哪些变化?撩开女中的神秘面纱,记者与三位校长作了一次对话,通过比较可以品出女中办学的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18日,英国的主流媒体《每日电讯报》,在网络版上发表了记者斯坦福(Peter Stanford)的一篇专访,受访者是现任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的范良火博士.专访的标题是:Numeracy Campaign:What We CanLearn From China?  相似文献   

17.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自150年前英国商务部专利局成立以来,前前后后一个多世纪,有数不清的英国“发明家”前来为他们的各种发明登记专利权,其中好多发明已经被证明是无价之宝,譬如流动厕所、计算机、阿司匹林等。然而,在英国专利局里,还登记了其他种种让人瞠目结舌、笑掉大牙的“古怪发明”。英国记者斯蒂芬·万杜肯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8.
唐闻佳 《教育文汇》2014,(20):16-17
“英国寄宿中学”几乎是一个专有名词。英国人对其有这样一段描述:“英国寄宿中学一向被称作英国教育的精髓、世界精英教育的典范,以其悠久历史和国际公认的高水平教学备受推崇。2012年,英国在私立学校(大部分为寄宿制)就读的学生只占7%,但他们却占据了牛津、剑桥两所顶尖大学50%的学生名额。”英国寄宿中学是一种怎么样的教育体系?它如何保持教学质量?英国寄宿学校协会全国总监希拉里·莫里亚蒂和英国寄宿中学代表特灵公园表演艺术学校副校长安塞尔姆·巴克尔不久前在访问上海时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留学的学生大多会购置手机,和在国内买手机完全不一样,选手机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选一个便宜、服务质量好的手机网络公司。因为没有去过英国,不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者又向在英国留学的留学生董剑宏打听了一下,作为对上一篇文章的一些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20.
'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凭借雕塑《坠入地狱》而一举成名。一天,英国著名纸媒《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记者采访了安尼什·卡普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