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子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一种分支,与普通的物理学研究的宏观领域不同,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是微观世界,也因此人称为量子物理学未研究量子现象的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始于20世纪初,显微镜与望远镜不断发展,物理学家门通过对微观世界中粒子组成与运动规律的研究逐步讲量子物理学建立起来。量子物理学的现象并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其理论极其抽象,其数学工具比较艰深,要想对量子物理学有一个深入研究与了解,必须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进行研究。文章基于高中生视角,以多元化客观化的态度分析研究问题,对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史作一个浅析。  相似文献   

2.
云凡 《百科知识》2013,(22):6-8
今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所做的预测。令他们荣获诺贝尔奖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如此之小,以致历时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发现。不过,它对物理学的意义又是如此重大,因而得名“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3.
赵霞  吕明慧 《科教文汇》2008,(20):145-145
物质世界的真与美从来都是统一的,物理学家往往借助美来认识世界、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有学者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是它的美学价值的大小。”美学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理论创立的原动力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一文中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也有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统一美”、“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物理学家的传记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家大都是音乐爱好者,他们所从事的科学活动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物理学研究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物理学的特点是严谨的;而从事音乐活动则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音乐的风格是浪漫的.这两种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可是它们竟如此神奇地统一在那些物理学家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5.
“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将数学、物理学及系统工程学引入到了金融学的研究与发展领域。从金融工程学的源头入手,分析金融与数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以期使读者对金融工程学有一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6.
现在媒体上经常出现“民间科学家”一词,因不解其意我特请行家指点,不料友人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博导培养出4名物理学研究生,后来一个出去当了市长,一个留校当教授,第三位下海做了经理,第四位回家养病成了“赋闲”百姓。适逢某处举办物理学学术讨论会,四位博士各备论文前来与会,见面之后互叙一番旧谊不提,但见会务组的小姐递给他们的“到会者名册”上分别印着如下头衔:“官方物理学家×××市长”、“专业物理学家×××教授”、“业余物理学家×××经理”、“民间物理学家×××先生”。听了这位友人所撰的故事之后,“民…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13日,美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谢世了,享年96岁。 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他们顶多知道惠勒是天文学上“黑洞”一词的发明者,而在许多物理学家眼里。惠勒不仅是二十世纪与爱因斯坦、玻尔这样一些伟大人物一同生活、工作过的泰坦族巨人之一.也是见证物理学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双面神”(罗马神话中一面向着过去。一面向着未来的时间之神)。  相似文献   

8.
常有人问我:物理学这么枯燥,你怎么会走上这一行。诚然,成为一个好的物理学家并且在物理领域有所建树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枯燥,相反它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物理学家自得其乐于其中。为理解物理学之乐,需要了解物理学之难以及物理学家是如何思考并克服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吴生 《今日科苑》2006,(11):28-32
奥本海默(J.Robert Opp enheimer) 190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裕家庭。由于家道中落,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到他成为伯克莱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政治观念左倾激进的人了。1942年,奥本海默入选一个物理学家团体,评估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主持美国政府这个“曼哈顿计划”的戈罗夫斯将军(Gen.Leslie R.Groves)深为奥本海默的思想和才华所吸引,他不顾监督“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分析了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苏联理论物理学在意识形态和技术需求的双重压力之下的艰难历程。文章指出,在铀核裂变发现之前的三十年代,苏联物理学虽然遭受了相当程度的破坏,但由于物理学家之间的凝聚力,还是勉强顶住了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力。铀核裂变发现之后的四五十年代,由于苏联领头的理论物理学家基本上都参与了国家的原子能计划,他们便利用“核盾牌”来保护自己免受“唯心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指控,从而使得苏联的物理学没有像苏联的遗传学和生物学那样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XY 《世界发明》2002,25(7):33-34
三个华裔科学家,推翻了一个物理学定律,并由此引发了物理学的极大发展,他们革命性的科学理论成就,令全世界惊讶不已。他们就是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及因此项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12.
王军 《科学中国人》2009,(8):106-107
20世纪是物理学辉煌的一百年。作为带头的大科学,物理学的迅猛发展,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过去的一百年.物理学经历了深刻的革命量子力学的出现,将物理学放置在全新的基石上,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诞生;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其深邃的思考,美丽严谨的形式震憾着物理学家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正>常有人问我:物理学这么枯燥,你怎么会走上这一行。诚然,成为一个好的物理学家并且在物理领域有所建树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枯燥,相反它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物理学家自得其乐于其中。为理解物理学之乐,需要了解物理学之难以及物理学家是如何思考并克服困难的。物理学之难不仅在于解决一个未知领域的问题十分困难,还在于我们思考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高策 《科学学研究》1991,9(1):25-31
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和两个学科的知识一样,既是极为深奥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对于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杨振宁除了做出重要的理论贡献以外,还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数学与物理学的二叶理论”。本文结合他的理论贡献,初步探讨了他关于数学与物理学关系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不只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同时是一种思维模式,它所产生的结果是“数学思想”的体现。对数学思想深入的理解会使我们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主要谈及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如何更好的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伟 《百科知识》2014,(10):10-11
最近有科学报道称,粒子物理学家已经测定出目前为止最准确的顶夸克质量,这一结果对未来基础物理学的发展影响重大。但是,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个令人捉摸不定的“小朋友”——顶夸克,那么我们就从“夸克家族”说起,一起了解一下这个“世界最小家族”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高宇 《今日科苑》2006,(6):22-22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中推理出只要速度大于光速, 时间就可以倒流。这无疑给我们实现“时光倒流”提供了物理学理论依据。不少物理学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开始探索超光速。虽然通过超光速来实现“时光倒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到今天仍未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两个层面探讨了普里高津的演化物理学与日本人的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以揭示“自然法则”为己任的物理学在日本人眼中颇令人费解,因为日本文化将“自然”与“法则”视为某种对立的东西;但普里高津的复杂系统物理学将世界视作“生成”的,却令日本人感到亲近。复杂系统物理学把数学地描述“生成”的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黑洞计算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洞计算机可能听起来荒诞不经。然而,宇宙学和基础物理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证明它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工具。如果物理学家能够在粒子加速器中创造黑洞(有预言认为10年之内可能实现)。他们可能确实能观察到黑洞在执行运算。  相似文献   

20.
探索宇宙     
2005年厦门大学85年校庆期间,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教授应邀来校为师生作了“物理学的未来”精彩讲座。他提出了未来物理学研究的25个重要问题,其中还涉及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宇宙——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人类在认识它的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都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