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高校教师自身修养,强化正确的政治导向、文化导向和社会导向,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和监督体系,以及深入科学探究等方法来实现。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这是提高教师队伍自身修养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需要,是维护法律尊严和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办学实际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谭琳 《科教文汇》2012,(15):12-13
公民教育的存在有着必然性和重要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公民教育,可以了解其是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决定了公民教育的身份与地位。当下,公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统一其公民意识形态、规范限制行为、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楹林  冯珊 《科技风》2024,(8):43-45
在数字经济战略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和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定位,分析了数字经济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与高职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二者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方面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促进认知融合、构建以“三大平台”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的融合实践平台等路径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以此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与职业岗位变动的时代背景中,职业教育需要在专业教育中加强技术通识教育,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技术通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公共知识教育、通用技能教育以及技术基本规范教育等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发挥着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伴随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它既受制于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又为之服务。当今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呈高度分化和综合化趋势,要求教育发展呈多样化和一体化与此相适应。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意味着协同和有序化,即人或事物的各方相互配合。用系统论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系统中诸要素(子系统)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从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规律看,不仅事物在综合化过程中需要协同,就是它在分化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甚至更需要)协同,才能保证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一体化是教育在社会、经济及科技在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化过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客观必然并不等于现实,如何顺应教育一体化这一趋势,仍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自觉地和正确地去认识、去实践。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与国际一流高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理性借鉴国外经验是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和新加坡作为两个创新创业教育经验较丰富的国家,其发展脉络及特点值得梳理和借鉴。通过与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对比发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水平、校园文化、评价监测及社会合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发展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既受制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对策。因此,研究教育的发展必须将它置身于经济、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必须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外,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思考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理论问题,同时又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就教育论教育封闭式地研究教育发展的状况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略见端倪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不断进展,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备受重视,世界各国均提高了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从战略高度调整和重塑其目标和结构,而其中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更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那么,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研究生教育将要面临的真正的发展问题是什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制定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要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本文试从知识经济指标即知识投入、知识存量、知识流量、知识产出等四个方面的优化着手,探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与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0.
闫小飞 《内江科技》2009,30(6):63-6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校外舞蹈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它的过快发展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本文从分析校外舞蹈教育的现状出发,从规范教育思想,规范教学体系,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和审核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为使其向更规范、合理、长远的方向发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一味地灌输单一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是不可取的,而且每个学生的性格与学习类型的不同,也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展其学习途径,尽可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对知识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将从教育的目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科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的强弱,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成为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现实和迫切的选择。地方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积极稻妥地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教发展新体制的新机制;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抓好城市创新体系建设,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尚智丛 《科学学研究》2004,22(Z1):73-77
2008年印度软件人力资源开发国家战略,立足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高度与软件产业国际化局势,从现实情况出发,以政府为主导,利用社会力量,发掘切实可行措施,追随国际IT产业发展水平,开发人力资源,推动软件产业迅速发展并快速国际化。其战略制定模式与具体措施,可被借鉴来制定我国软件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已悄然临近,世界各国都在为下个世纪积极做准备。而对于国家重要战略问题之一的教育,人们也在思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21世纪的教育应是一个怎样的图景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获得广泛共识的,即认为须从主、客观统一的角度来寻求其答案,因为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具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  相似文献   

15.
"双创"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构建"双创"教育模式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关键,本文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层面构建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诠释班导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是高等学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任务。我国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尽早与国际接轨,创建世界一流的品牌高校,借鉴了许多国外的教育理念并参考其百年来的教育经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要想一个国家能在稳定的发展中更加强大,那么自然就离不开对孩子的教育,然而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说抓就能抓起来的,这需要从小学教育开始抓起,只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应地对小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才能使孩子们从小的教育沿着正统的教育方向和模式进行。本文就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魏志臣 《内江科技》2008,29(5):78-79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作用范围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当代,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其他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而要使这种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就需要图书馆与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育目的规范了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它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规律和社会的需要,保障着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基础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教育目的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就是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目的规范了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它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规律和社会的需要,保障着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基础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教育目的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就是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