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3):106-107
正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致力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2.
邓杰 《科学中国人》2012,(13):68-69
魏宇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完员。199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中科院力学所硕士毕业后作助理研究,2001年成为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200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布朗大学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2010年1月在阿拉巴马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理教授,2010年2月成为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2):140-140
本刊讯  1 999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颁奖仪式于 2 0 0 0年 2月 2 1日在京举行。十名获奖者为武志华 (生物物理研究所 )、马云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李泉林 (自动化研究所 )、许学军 (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研究所 )、董宇飞 (力学研究所 )、荆清 (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曹晋滨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张元动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李建平 (大气物理研究所 )、朱世琳 (理论物理研究所 )。自 1 984年国家批准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试行博士后制度至今 ,中国科学院已先后在 84个单位设立了 1 0 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建站学科…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2,(24):87
2012年10月10日至12日,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德良应宁夏回族自治区老科协的邀请来宁为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和银川一中、二中作《我国战略战术导弹与核武器》的科普报告。张德良研究员长期从事计算力学、爆炸与安全、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参与航空航天的军工领域重大项目,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级奖励。他还长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并出版了《计算流体力学教程》一书,学术论文150多篇。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I0001
葛修润,1934年7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1952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9月入前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学习,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苏联优秀毕业生证书,获苏联水利工程师称号。回国后分配到中南力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10,(6):7-7
钱伟长 191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早年提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对欧美的固体力学和理性力学有过重大的影响。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原来是一所以地矿类专业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力学学科底子薄,学科实力弱。1982年,学校开始招收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学生,1984、1998年“工程力学”专业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初步成为主要以矿山环境灾害力学为特色学科,拥有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工程力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收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两个本科专业。从1987年至2004年,我校力学学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7项,分布在力学、冶金与矿业、水利等三个学科领域,其中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  相似文献   

8.
<正>郭永怀先生(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PLK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  相似文献   

9.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学家,1940年3月3日生于江西吉安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担任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席,多所著名  相似文献   

10.
专家简介:李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纳米离子与纳米能源材料研究组研究员。1970年4月出生,新疆人。1992年兰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9年留所工作至今。2001-200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研究所Maier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研  相似文献   

11.
徐冰 《金秋科苑》2012,(6):33-35
新闻缘起从中国科技馆获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春日前在中国科技馆开办主题为"身边的流动"的讲座,通过唐代诗人李白和张继的名诗《早发白帝城》和《枫桥夜泊》解释古人观察到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12.
数学物理学部(共10人)姓名年龄工作单位专业邝宇平70清华大学理论物理朱邦芬55清华大学凝聚态物理张杰45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李家春6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陆聑71南京大学天体物理陈木法56北京师范大学数学洪家兴60复旦大学基础数学陶瑞宝66复旦大学凝聚态理论葛墨林64南开大学理论物理解思深6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化学部(共10人)姓名年龄工作单位专业计亮年69中山大学生物无机化学吴奇48香港中文大学高分子科学吴养洁75郑州大学有机化学张玉奎60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李灿43中国科学院大连…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是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多分支学科的综合研究所,建于1956年。第一任所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前后担任副所长的科学家有钱伟长、郭永怀、吴仲华、郑哲敏、林同骥、谈镐生等。现任所长郑哲敏。建所卅年来,先后有2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在这里工作。在他们的引导下,尤其在长期主持力学所工作的钱学森、郭永怀两位所长的影响下,科学研究工作既放眼世界力学前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简介:徐升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科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复杂流体课题组组长、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流体的相变、胶体聚集行为、微重力复杂流体、微重力流体界面现象等,主持和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40余篇,并应邀为国际著名杂志写过评论性文章,撰写了两本专著相关章节。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6.
葛林:湖南省湘乡市人,1958年1月生。1981年12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4年7月获浙江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所长,1999年10月获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11月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0年9月在中央党校学习。2001年2月任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兼总师。2008年9月起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  相似文献   

17.
徐冰 《今日科苑》2012,(6):33-35
新闻缘起从中国科技馆获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春日前在中国科技馆开办主题为"身边的流动"的讲座,通过唐代诗人李白和张继的名诗《早发白帝城》和《枫桥夜泊》解释古人观察到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9):F0002-F0002,I0001
戴世强,1941年出生于浙江定海,上海人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受聘为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力学所兼职研究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八描理事会副理事长、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动力学专业组组长;  相似文献   

19.
沈大伟,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2003~2008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至今。曾获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励、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并于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介:南卓铜,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7年1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获本科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近年主持科技部863、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