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陈亮 《科学中国人》2014,(2S):58-58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将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孟庆辉 《科学中国人》2014,(4S):104-104
信息技术可以在问题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和互助学习等方面为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强劲的引擎,在有效指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方面为老师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鉴于此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和探究式学习一起融入到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可以培养学生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来“做”科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技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还可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让学生知道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物理教师根据新课标,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教学之中,创设教学情景。情景教学就是利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职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具备一致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素养培育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实现其他课程整合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7.
黄娟 《知识窗》2020,(2):47-47
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大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力度,有效培养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意识。为了响应新时期的号召,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学习基础,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注重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探究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贾荷花 《科教文汇》2010,(20):143-143,170
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大部分同学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远比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而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大容量、高速度、智能化,这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学习信息技术不可避免要利用到大量的信息,而学生们所接触到最多的信息就是他们正在学习的课程,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要把信息技术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他们巩固知识、整合知识和创新知识。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英语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越来越被英语教学工作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在影响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更新小学信息教学内容,改革信息课程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帮手。  相似文献   

10.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独有特点,进行了较深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学成了必不可少的课程,笔者个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正确地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感觉信息术语很抽象,难以理解。软件的操作步骤太多,过于复杂。如何才能使信息技术课堂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究与改革,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综合实践操作及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以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变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阵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而需要养成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在信息社会中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更好的支持和协调各种学习和生活活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强调情境在教学过程的作用,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学成了必不可少的课程,笔者个人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树立和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与能力,形成正确的信息文化和信息理论观念。《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同学们的信息素养和创造素质。教学时应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努力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明确要求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重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形成。本文首先分析信息素养的含义,然后再具体论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信息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材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我们主要任务。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面对这场教育革命,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新课程改革后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做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周文定 《科教文汇》2007,(12X):31-31
中职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在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