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材料科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以科学技术推动材料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人才林立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实验室里,他正用智慧和汗水将梦想凝结成形。朴实的话语,蕴含的却是他十余年来为祖国材料物理化学科学事业"加速"的梦  相似文献   

2.
他走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地方的云.感受过真正的世界一流,却还是选择回来,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 他,就是华南师范大学先进材料研究所研究员高兴森。他时刻准备着.想要追求最好的量子信息存储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科学中国人》2013,(12):48-51,F0002,1
20多年前,当他踏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想到.在这里.他一待就是16年;他更不会想到.从此他将与电力系统科研结缘.威了他未来几十年的科研方向。这么多年来。是电力科研成就了他,  相似文献   

4.
郝志勇,浙江大学动力机械与车辆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博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后(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资助),德国汉诺威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客座教授(国际著名学者奖学金资助)。三十几岁他就成为当时中国内燃机学科最年轻的教授。然而,如今的他未曾“泯然众人”,他心怀梦想、挥斥方遒,数十年来投身国家的科教事业,把青春年华都奉献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5.
”他以锡材加工为战场.吹响了科技创新的集结号。他把握时代脉搏.促进了电子材料的发展。在他一系列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科学人的坚定与执着。”2011年6月10日.科学中国人第九届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杜长华教授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该如何回答“钱学森世纪之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09年1O月31日逝世。人们在追忆钱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时.反复提到他晚年对发展中国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肺腑之言——2005年,他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11,(17):F0002-F0002,1
“倾人生豪情,他的梦想与共和国血脉相连:洒九州热血,他的门下走出了二十余名院士。一代宗师,高山仰止!鹤发童颜.激流勇进,当“二次创业”战略被锁定,他坚信:中国油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陈志澜 《软科学》1995,9(2):16-17
CIMS技术──未来制造业的希望西安交通大学陈志澜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飞跃和发展,并引起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质变,它将推进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更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从而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层次。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  相似文献   

9.
我国建设四个现代化,要靠科学技术和人才。在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应当有什么要求,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史维祥教授,他主要谈了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无疑是开启“中国梦”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习近平非常重视“科技”和“创新”,他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重点大学建立研究院新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4年6月3日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工程与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这是加快建立高校科技工作新体制的一个尝试。(一)研究院的性质与基本任务;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是在校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以基础研究为主,兼有应用研究的管理部门和科学研究实体,在校内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研究院将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把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作为基本任务,贯彻国家关于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方针、政策;积极组织和促进学科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俞茂宏,男,浙江宁波人,1934年11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历任交通大学助教和西安交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岩土材料强度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兆安,用他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把“教师”这个词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太上老君的故事,他专门在天上炼丹制药,谁要是服用了他的丹药,就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这个故事寄托了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然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到天上去生产在地面无法生产的特殊药品,已经不是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5.
黄鹂 《科学中国人》2005,(10):30-31
在我国工程领域中,有一位动力能源专家,多年来,他进行了节能与环保的相关研究,并将其科研成果推广、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制冷系统及压缩机热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吴业正教授。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科技发展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一位既受过西方科学技术的熏陶、又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状况的科技思想家。他认为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科技兴国”之路。要发展科技需要有科学技术哲学观指导,需要引进和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需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还需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俞茂宏,教授,浙江宁波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他长期从事材料强度理论和结构强度理论的研究。现在虽已76岁高龄,仍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并接连出版了他的第3本和第4本英文学术著作《结构塑性力学》和《计算塑性力学》。(照片系1961年时的俞茂宏,任西安交通大学数理力学系讲师,首次提出了双剪理论的思想,并推导得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和十二边形双剪应力屈服准则)。  相似文献   

18.
杨晔 《知识窗》2013,(9):15-15
“90后”卡尔基和周围营养不良的孩子们一样.在尼泊尔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挣扎着长大。他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这里能通上电.不再饱受这暗无天日的折磨。也许,这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卡尔基怀揣着这个梦想。开始了行动.  相似文献   

19.
他是我国稀土材料与化学科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稀土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他被学生称作“亲密战友”.他是同行心目中真正的大家。在学术界中认为.他与稀土是一体的.他总是与稀土纠缠在一起。 苏锵.这位有意无意总是想把自己隐藏在普通人当中,一生追求科学真理.以为国奉献为真正乐趣.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科学家.他的品德风范山高水长.令人景仰。  相似文献   

20.
虽然到今年9月,由西安交通大学与宏基讯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瑞森资讯发展公司刚满周岁,但营业额月创500多万元,已足见其并非小字辈。走进瑞森的大门,但见一派忙碌的景象。西安的计算机经销商大大小小有700多家,为什么这边风景独好? 30出头、戴着陕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桂冠的公司总经理罗国伟,言谈举止全然不象个商海中人。他大学毕业后留校做学生工作。1992年,交大数学系公推这位团总支书记出山,振兴连年亏损的“通用软件公司。”果然,年轻的罗国伟不负众望,翌年即创收100万元,轰动全校。1994年,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先生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瑞森资讯发展公司”作为宏基电脑的中国代理。锋芒初露的罗国伟被学校领导看中,执掌公司帅印。“我做生意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