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蕾 《科学中国人》2005,(10):42-42
21世纪的今天,地球人口逐渐膨胀,能源危机加剧,人类在开发陆地资源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约占地球3/4面积的海洋已成为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海岸和近海工程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沿科研领域,涵盖了深水港建设、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跨海大桥建设、核电站开发等众多领域。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所以海岸和近海工程为研究列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担负着风、  相似文献   

2.
浩瀚无垠的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积71%,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21世纪是一个海洋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海洋资源的开发列为重要课题;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全世界都在扩大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海洋问题被作为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而提出来呢?  相似文献   

3.
潘静 《科学中国人》2006,(12):51-51
地质工作是人类探索地球奥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事业。而地质分析作为地质工作的“眼睛”,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各个领域。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是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与知识宝库。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已成为当今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4.
对于人类来说,占地球面积70.8%的海洋,既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也因飓风、海啸、赤潮和极端异常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增加影响着物资运输与国家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海洋进行监测,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减灾防灾等获取正确的信息,也成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的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当今世界海洋技术领域的一大主题。我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濒临渤海、黄海、东海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占全球总面积的71%之多,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而且在整个地球系统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对其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但相较于对陆地的认知,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对我国来说,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李晓明,也肩负着这样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是人类面临的双重历史使命。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需要,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与责任。《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已成为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而我国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修编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已经成为各国之间争夺的焦点。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各国对海洋利益的争夺也愈加激烈。对于中国来说,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尤为切  相似文献   

9.
彭飞  富宁宁  胡伟  胡锦琳 《资源科学》2020,42(11):2047-2061
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海洋强国建设。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海洋资源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的分析,总结2000—2019年国内外海洋资源研究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①国外对于海洋资源研究的关注远大于国内,且国家(地区)间合作发文密切的主要是欧美海洋经济强国;国内海洋资源研究主体主要以沿海地区涉海院校为主,网络图谱结构松散,跨区域跨机构交流有待加强。②国外关注海洋资源研究的学科聚焦于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学、国际关系、地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国内主要集中在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经济地理、国际关系及政治学等学科。③国外海洋资源研究视角呈多元化发展,对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深远海资源探索等议题关注较多;国内海洋资源的阶段性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空间治理等主题成为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进一步提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具有大局观与全球视野、重视海洋资源基础性研究与实践、加快人海关系框架下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转换及加强海洋资源理论研究等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8,(2):88-89
海洋污损是人类在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中遇到的一个国际性难题,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将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用于海洋防污已成为必然,综述了近年来可降解高分子防污材料在海洋防污中的概况。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中国要成长为世界大国和海洋强国,就必须立足陆域面向海域求发展.而中国目前在海洋经济开发存在制约因素、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故中国应当借鉴历代戍边屯田的成功经验,采取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海陆结合的有效方式,大力实施集海洋防务、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海上屯田"战略.  相似文献   

12.
孙松  孙晓霞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285-1292
文章通过对海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及海洋科学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我国在近海、深海、大洋、海洋装备领域的研究重点。建议在未来海洋战略中加强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海洋综合感知体系建设,实现海洋信息的有效传递、处理和应用。提出从海洋系统角度开展海洋研究的理念,加强海洋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以及对海洋系统的综合管控。  相似文献   

13.
李真夫 《科教文汇》2011,(2):56-56,196
在雨果的著作中,女性是悲剧的代名词,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雨果更将女性因饥饿而堕落的问题列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宣扬用人道主义思想去倡导人们改善、引导、包容为生活所迫的贫苦人们,更指出造成女性悲剧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原因,更是因为爱的匮乏。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各国均关注于减缓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CO_2)排放为核心目标的低碳和碳中和理念。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CO_2浓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碳由海洋生物完成。大型海藻栽培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碳汇可计量、栽培可控性强等优势;在近海可形成产业化的蓝碳,是海洋碳汇值得推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规模栽培大型海藻可解决栽培海区海洋酸化、低氧、富营养化、有害藻华等海洋环境问题。文章从大型海藻栽培、环境修复作用及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大型海藻碳汇功能及其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潜力。大型海藻规模栽培是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海洋碳汇、实现碳中和,以及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英梅  刘闯 《资源科学》1999,21(6):75-79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是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管理的有力工具。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数十个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Internet 、超级计算机、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的广泛应用,高性能的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网络时代海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发展情势及解决"一带一路"问题的需要,催促我们要升级"一带一路",考虑2.0版。"一带一路"的2.0版较之于1.0版有三大超越:时间上,不是回到历史,而是走出历史;空间上,从经营欧亚大舞台到世界大格局,开创欧亚大陆时代2.0——陆海联通,海洋时代2.0——深海时代、北极、南美;自身发展上,从互联互通到万物互联——从"天地人"到"天地人海空网",秉承人机交互、天地一体,万物互联。开创21世纪人类新文明,引领新型全球化:(1)包容性全球化——让全球化无死角;(2)南方型全球化——从要外援到要投资;(3)联动型全球化——南北联动、陆海联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全国海域使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翟伟康  张建辉 《资源科学》2013,35(2):405-411
海域使用系指人类根据海域的区位和资源与环境优势所开展活动对海域的占有和使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人们始终用确权用海数据分析全国海域使用现状,得到的结果较为片面.为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和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迫切需要全面掌握全国的海域使用现状.本文根据全国海域使用现状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全国海域使用现状的特点,海域使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分析表明:我国海域使用具有类型齐全,渔业用海比重较大,海域使用空间分布不平衡等特点;另外,海域使用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未确权用海较多、部分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不一致、部门和行业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矛盾突出、海洋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等问题.研究的内容以期能为全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域使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淼  吕波 《资源科学》2006,28(5):102-107
海洋资源性资产属于国有资源性资产,在长期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海洋资源性资产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基础,国有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直接威胁到海洋事业发展的根基。因此,开展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给予了海洋资源性资产明确的界定,认为海洋资源性资产是指海洋范围内和沿海地带具有明确的所有者、能够产生效益的稀缺性海洋资源。然后,本文分析了海洋资源资产流失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流失隐蔽性、范围广泛性、原因复杂性、时空差异性等。接下来,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六种成因,指出每种成因都危害巨大。针对我国海洋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成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有加强海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管理、建立其监督体系、强化政府在海洋资源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解决资产流失问题、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适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和破解“马六甲困局”意义深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课题组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逻辑认知并站在战略、全局、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系统性研究、创造性提出“双Y字形”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战略布局新构想:近期赋能现有交通设施发展海公铁跨境多式联运模式,中远期通过投资建设发展海铁联运模式,打造中国西南直达印度洋乃至大西洋的战略通道。目前,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正朝着常态化、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方向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淼 《中国软科学》2003,(11):27-32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依法治海、可持续发展、人才开发、科技兴海、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创新、开放式发展、立体式发展、海陆式开发等方面探讨了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