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2,(4)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请回答下列试题: 1、秦朝能够实现中国的统一,最重要的原因是 A.封建经济发达B.人民希望统一 C.秦国商软变法后强大D.秦始皇的作用 2、尺带珠丹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B.唐玄宗 C.唐宪宗D.唐中宗 3、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共同之处不包括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 C.设置专门机构管辖台湾 D.设立行政机构管理和开发边疆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生产曾经居世界领先地位。请…  相似文献   

2.
一、补充史实,理清历史脉络。本课首句为“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代皇帝”,这与上一课内容之间形成了历史空白。为了解决学生头脑中诸如“唐朝第一代皇帝是谁”之类的疑问,大致理清历史脉络,必须介绍时代背景,补充相应内容,并由此导入新课。第十课讲述的“淝水之战”决定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的  相似文献   

3.
(上课)生:起立!师:请坐!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唐朝前期的历史.我提几个问题,大家回忆一下:一、唐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开国皇帝是谁?生: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唐.师:二、唐朝前期有哪些著名皇帝?按顺序回答.生: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学生回答,教师依次从下向上写在黑板一边).师:三、"贞观之治"出现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元盛世"?生:"贞观之治"指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的前期.  相似文献   

4.
黄袍史话     
从一些历史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古时的皇帝是穿黄色衣服的,也就是黄袍。并且,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其他人是不能用的。那么,皇帝穿黄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没有统一的规定。据专门记载当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其国君的袍服更是无法统一。那时有“五霸”,他们穿什么颜色的袍服也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喜爱。《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由于紫衣甚贵,相当于普通衣服的五倍,齐桓公担心百姓承受不起,在丞相管仲的建议下,…  相似文献   

5.
梁之“后”     
课本第137页:“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应为“建立梁,史称后梁”。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68页“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的表述严谨准确。同页注释①明确指出:“五代之前,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以梁、唐、晋、汉、周为名称的朝代,因此后人在五代的朝代名称前加“后”字,以示区别。梁之“后”$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6.
“玉宝正在纳闷,只见那人直奔牛圈走来。”(小学语文第8册《半夜鸡叫》)句中的“奔”怎讲?这里的“奔”不念b(?)n,而念b(?)n;不是动词,而是介词。“奔”当介词用,大多为北方口语,含有浓厚的方言味。它用来介绍出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处所,相当于介词“向”、“朝”。“奔”与紧跟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组成介词结构,修饰带有行、走之类意思的动词。“奔牛圈”就是“向(朝)牛圈”,介词结构“奔牛圈”充当“走”的状语,表示“走”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7.
把历史课讲“活”,关键在于教学方法上的机变,教材内容上的“出新”,在“兴趣、感情、求知欲”上下功夫。首先应深入钻研、理解和掌握教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编者意图,了如指掌。对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学科之间的横的联系,都要心中有数。这样,就能在讲课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容不迫,以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讲解自如。例如,讲《唐朝前期的繁盛》时,讲完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景况,教师可提出:唐朝的鼎盛时期持续了多久呢?天宝和开元都是唐玄宗(李基隆)的年号,为什么在同一个皇帝统治下,会出现盛衰不同的景况呢?给学生留下一个“回味多思”的结尾,欲知后史如何发展?且听下课分解。这样,教材“熟”,教法就能生“巧”,巧则“活”矣,学生听而不厌,兴味盎然。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隋唐史“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节时,细心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瀚海都督府还是瀚海都护府?”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现行统一教材人教版《中国古代史》(2003年6月第一版)第86页有这样一段文字:“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而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9.
北宋建国后,充分吸取了唐朝、五代时期科场作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防止考官、考生的舞弊行为。其中主要措施有以下五条:一、临定“知贡举”制度。唐朝时期,省试(属于尚书省礼部主持的全国举子考试)的主考官通常由礼部某个固定的官员担任,而北宋的主考官则是由皇帝和大臣会商后临时任命,称“知贡举”,属于不固定的差遣性职务。二、“锁院”制度。即在“知贡举”“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第二章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课后的问答题:“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这道题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有的甚至认为无从答起。那么,“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监察等各种权利都操于皇帝一人之手,实行君主一人专制独裁,“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从中央的丞相到地方上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汉朝建立后,承袭秦制,未有所改。其次,汉承袭了秦朝实行的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秦统一后,建立了…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 17页 :“益州、扬州的锦 ,远近闻名。”第 19页 :“唐朝都市兴盛 ,繁华的大都会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第 18页《唐朝手工业分布图和繁华的大都会》非但图中“益州”下有“成都” ,而且图下又注释有“益州 ,今四川成都”。既然都在同一课之中 ,为什么不把同一个地名前后统一 ?可把前段中的“益州”改为“成都”或把后段中“成都”改为“益州”。这样就减轻了学生记忆负担 ,有利于学生轻松学习。要统一而不重复$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何大全  相似文献   

12.
书院原指中国古代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书院之名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由官方设立的丽正修书院,十三年(725年)改为集贤殿书院,主要任务是校刊,收藏“古今之经籍”,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并兼向皇帝举贤才和提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 元朝统一中国后,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并规定这四等人在做官、科举、打官司等诸多方面享受不同等次的待遇,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逐步加剧.  相似文献   

14.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直接关系到她统治的大事,这就是徐敬业扬州起兵。关于这件事,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次分裂唐朝,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而加以斥责。近几年来,又有人认为是反对武则天篡权窃国的斗争。徐敬业起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徐敬业究竟反唐还是反武则天?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皇帝的新装》后半部分多次写到新装的“后裙”,能找一下相关的语句吗? 生:“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这是骗子们给皇帝系后裙. 师:后裙是怎么系的?“弄了一阵子”,这里怎么理解? 生:这是“摆弄”,骗子们装腔作势摆弄着衣服,假戏真做地逗引着皇帝穿戴好后裙. 师:说得好.为了写出这副丑态,还要注意哪个词?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最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敬老师。一次,皇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课本在谈及中国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问题时,曾涉及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内阁”及“军机处”等官僚体制,这些机构是怎样确立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结合中学课本,进行一些分析、综述。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第一次走向统一,新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随之在全国范围里得以确立和推行。它的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在皇帝统辖下实行中央、地方两级制。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 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  相似文献   

18.
年号与改元     
在我国,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皇帝,照例都有“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称。如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年号“贞观”,他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元”,这里是“开始”的意思)一直做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我国封建皇帝之有年号,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采用“建元”为年号,这便是历代帝王用年号之始(见  相似文献   

19.
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励精图治,使唐朝逐步从一个经济凋敝和内乱外患交迫的紧张局势,走向一个“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遍野,外户不闭”的安定、繁荣、昌盛的局面,是为后世传为盛世佳话的“贞观之治”。这是唐太宗“致治之大略”的成效,也是唐太宗“治安之本,唯在得人”和“用人唯贤”、“用人唯才”的人才思想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有位教师讲到《半夜鸡叫》(八册18课)的“玉宝正在纳闷,只见那人直奔牛圈走来”一句时,学生问:“那人到底是奔来,还是走来的?”答曰:“是走来的。”“为什么说是走来的?‘奔’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要刨根追底。教师不快地回答:“记住我说的就行了。”无独有偶,另一位教师上这课时,学生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该教师没有直截了当解答,却反问:“结合上下文,就当时的环境、时间特点,以及周扒皮学做半夜鸡叫的心理状态来看,周扒皮该奔、还是该走?”这一点(?),学生的思维就象旋转的电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周扒皮学鸡叫,一定偷偷摸摸,轻手轻脚,害怕长工们发现。”有的说:“走,声音轻;奔,声音大。夜深人静,狡猾的周扒皮怎敢奔呢?”也有的说:“课文里‘那人走到牛槽边’一句,就能证实周扒皮是走来的”。……“对!讲得都有道理。”教师眉头一扬,微笑着继续开导,“‘奔’,除了‘跑’的意思外,还有什么其他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