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元429年,他出生于河北涞源县.他的父亲一生苦读,却只做到一个小官.7岁那年,父亲开始教他《论语》.深奥难懂的内容让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让他背诵学过的经书,他半天都背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马德 《初中生》2015,(4):14-15
有一个人,叫鼠标.前些日子,他的小公司破产了,资不抵债,他得把账要回来,然后周转.在他看来,欠账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他现在拮据,欠账的人应该很爽快地还他钱吧. 结果,他遇上了麻烦.两个欠他钱的人,翻脸不认人,无论如何也不承认借过他的钱.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如果说我们欠你钱,白纸黑字,你拿出字据来啊! 是的,他没有. 他为什么不写下字据呢?原因是生意兴隆的那会儿,他的公司日进斗金,这两个合作伙伴无论什么时候需要钱,他都借给他们.  相似文献   

3.
剑浪心客     
《音乐世界》2007,(11):134-134
1回合他的变心速度有多快?为了避免把真心错付给一个容易变心的人,他的变心速度是你不得不掌握的。问问他,Question如果他一个人在房间里面睡觉,房间没有锁,房门被打开时他直觉会是谁进来?A.他的父母B.他养的小宠物C.他的伴侣D.门是被风吹开的E.小偷  相似文献   

4.
唐黎标 《班主任》2006,(12):25-25
俊俊今年7岁,刚上小学.最近他的父母发现他常常叹气,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心慌、胸闷.起初,父母担心他心脏有问题,带他到医院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后来,见他不仅唉声叹气还经常一副忧心忡忡、心神不宁的样子,父母就带他去进行儿童心理咨询.心理医生说,俊俊的表现是儿童精神性叹气症发作时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少年情事     
我老家后院邻居家的儿子大我一岁,叫磊磊,加上我二堂哥,仨人从小一起玩.磊磊比我大一辈,据说应该喊他叔叔.我常常阴阳怪气喊他"磊磊叔叔".他人非常老实,一听,脸就刷地红了. 在学校不大和他一起玩,因为他太闷了.我还会带头欺负他,把他的校服藏起来,推他桌子上的书,等等.他不生气,圆乎乎的脸,非常无奈.他的脸真的很圆,红扑扑的,因此他有个外号叫"苹果".  相似文献   

6.
1.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一个名为斯特拉特福德的小镇上. 2.他的父亲名叫约翰·莎士比亚. 3.他的母亲名叫玛丽·阿尔丁. 4.他有七个兄妹. 5.他也被称为“吟游诗人”. 6.他是英国的“民族诗人”. 7.他一生中创作了38部剧本和154首十四行诗. 8.他年仅18岁时就结婚了. 9.妻子名叫安妮·海瑟薇. 10.安妮·海瑟薇比莎士比亚大8岁,结婚的时候她26岁.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5,(7)
有个叫王喜财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富家子弟,从小父母就对其极尽溺爱.王喜财的父母相继辞世后,就只剩下了王喜财一个人.面对着父母留给他的万贯家财,他是没有任何能力管理好的.没人在他身边约束他了,他就开始挥霍、豪赌.没过多久,王喜财就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输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8.
1.如果男人真爱他的妻子,那么他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她幸福.妻子的满意是对男人最高的奖赏,而女人不开心就说明他是一个失败者--今天的男人回家时,他通常面临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他的配偶不开心就是他失败的显示器.  相似文献   

9.
都军 《辅导员》2013,(3):47-48
去年九月新接了一个毕业班.班中有一个出了名的"小闹将",他叫田纵横.与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动手打人.因为在他眼里别人永远是错的,自己永远是对的。班里的同学被他打遍了,就连其他班别和年级的同学也经常会无缘无故"惨遭毒手".所以他没有一个朋友.大家也都对他敬而远之。作为班主任.当然不希望一个"小闹将"毁了一个班,所以对他的教育转化工作就尤为重要。经了解,他的内心充满孤独与自卑,他也渴望友情与关爱。于是.我决定一步一步地突破他的心理障碍,多给他关爱.充分地信任他,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从而让他走出孤独,树立自信心,学会与人正常交  相似文献   

10.
这天,儿子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书包往桌上一扔,沮丧地瘫软在沙发里.我给他冲了杯果汁,问他为什么不开心.谁料,这一问他反而哭了.说以前老师上课常让他发言,现在老师当他透明人似的,压根不重视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封建正统历史学家眼里,曹操是一代枭雄。无论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可湮抹的一笔。作为政治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统一北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了人民的生活。本文通过探寻曹操廉政思想的脉络,发掘出他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竹村是曹寅的诗友,有研究者曾指出"曹寅希望王竹村能把曹頫教育成才",但未能引起重视,本文考察了与王竹村有关的诗作、跋记及《江都县志》,发现王竹村和王允文是同一人,他确实做过曹頫的蒙师;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再进一步推断曹頫"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大"的起始时间是康熙四十八年春夏之交,宋和《陈鹏年传》所记载的回答康熙皇帝提问的"织造幼子",不是指曹頫,而是指曹颙。  相似文献   

13.
曹操是一个历来被争议颇多的人。历史上,他为结束三国纷争,晋统天下做了不朽贡献;但他又毕竟"篡了汉",在成就功业的过程中,其权术的使用令许多人为之不爽,至口诛笔伐。因此,谈论曹操,褒者说其智,贬者说其奸,千百年来,论说难以盖棺定之。文章针对大众对曹操的一般看法,从一些对曹操耳熟能详的评论来展开,结合史书和文学作品,分析其对曹操反面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刘立  胡治洪 《培训与研究》2006,23(10):35-36
生当东汉末年的曹操,在当时极其险恶的社会环境中,以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扫灭群雄,统一北方,为中国由乱而治、从分到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操的成功首先在于他奉行法家之道,兼采名家、兵家、纵横家思想,宽严兼济,求真务实;而他的终极社会政治理想则在于儒家的王道仁政;在个人养生方面,他还究心于道家的理论与实践。正是在这种驳杂的思想指导下,曹操成就了平乱致治、反分促合的历史功业。  相似文献   

15.
曹操大力延揽人才,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也要看到,曹操本人“明经好学”,清楚人才在社会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他一定程度上能真心礼遇文士,善待和重用他们,发挥他们的才干。对于他杀害孔融等人,在谴责他以外,还应该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在《序志》、《才略》等十四个篇目中论及了曹魏时期的文学批评,涉及到了三曹、刘祯、应场、应贞等众多文论家及其文论思想。虽然,刘勰对曹魏文学批评的总体状况不很满意,但涉及到具体文论家和文论著作时往往能客观地评价其得失,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文心雕龙》的曹魏文学批评之批评,保存了不少业已散失的曹魏文论资料,为今人提供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了解曹魏文学批评的窗口。  相似文献   

17.
浅论曹操性格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性格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青壮年时期的曹操慷慨通脱,自信机警;老年曹操多忧多虑和孤独谲诈。导致曹操性格演变的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其自身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后汉书·陶谦传》与《曹瞒传》中有曹操屠泗南三县的记载,然而分析史料,却发现两部史书对于此事件的记载颇有出入,查阅其他史料,则分歧更大。粗浅辨析后,认为以上二传关于此事件的记载皆不实,曹操征陶谦时并未去过泗南三县,更无所谓屠此三县。  相似文献   

19.
在对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及曹操本来面目作了一番较为严格的审视后发现:儒学不断地而又分阶段地吸收溶化着法家思想。曹操虽以法家称,但其“人治”行为并不符合纯粹的“法治”精神,真正深入其骨髓、贯穿其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造就其“刚健”、“日新”、积极有为的一生的,乃是早期儒学之根本思想-“修已以安百姓”。  相似文献   

20.
曹操和曹丕的诗在用韵上十分讲究,为诗歌的风骨增添了内在的律动。整体上说二人诗歌都用上古韵,韵律注重情志、色彩、节奏的协调。曹操诗歌保持传统,以言志为特色,因此以《诗经》以来的韵式为主,偶句押韵有六首,叠韵较多,气深笔长。曹丕的诗歌在艺术上更重创新,进一步适用确认了五言诗的押韵模式,注意整合当时的韵式和体格,形成规范,以清丽为艺术追求和书写方式,二十三首诗都采用隔句押韵方式。他还创造了一种结句转韵的新形式。曹丕诗歌的用韵为诗歌的大小韵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