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阐述了青岛地区建设海洋信息资源的优势,青岛地区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海洋信息资源分布,以及海洋期刊和图书编辑出版情况;分析了青岛地区海洋信息资源建设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青岛地区海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设想,包括建立跨行业海洋信息共享体系、建立区域联盟。  相似文献   

2.
海洋信息共享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展海洋信息共享,是我国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就海洋共享数据库的动态查询检索、海洋信息标准化与空间化改造、海洋基础地理底图研制以及海洋信息在海洋基础地理底图上的配准等关键技术展开讨论,搜索实现海洋信息共享服务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一张图"的辽宁省海洋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概念、背景,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结合辽宁省海洋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了系统实现,指出"一张图"即辽宁海洋信息共享和空间应用服务平台,以辽宁省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以辽宁省"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为依托,将海域使用现状、海洋功能区划以及基础地理等多种信息集成显示在一张电子地图上,使涉海人员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共享地理资源和海洋管理资源,"一张图"海洋管理服务平台完善了海洋管理的新思路,必将在今后的海洋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洋数据管理系统对于海洋数据的管理、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整合了现有的观测设备数据,实现了海洋观测数据的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了海洋观测系统的管理成本,同时系统为海洋信息动态发布网站提供了更多的数据信息和资源。经过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验证方案可行,为其他的海洋数据平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经济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海洋环境保障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如何进一步提高海洋环境信息获取及信息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海洋监测事业的首要目标。本文在分析广东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洋科技文献的特点,探讨创建海洋科技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了解古代海洋文献资料提要和现代重要海洋科技文献的来历及信息背景等,以确立海洋科技文献检索课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海洋经济运行基础信息的分布显示、分析统计、综合处理等功能需要,以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Oracle1lg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开发了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介绍了WebGIS系统的概念、设计原则、业务流程及功能模块划分,深入探讨了基于WebGIS技术的海洋经济信息查询服务功能的实现和基于中间件的数据库访问技术。系统初步实现了海洋经济一张图的概念,系统时于区域规划、决策支持和海洋科学管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性的海洋开发利用和向海洋要资源、争夺海洋空间的浪潮推动着我国海洋管理、研究、开发和利用的步伐,由此带动了对高时效、全方位的海洋数据和信息产品的热切需求,亟需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的海洋信息化进程,研究数字海洋,建设数字海洋,将最新的战略理念和科学技术应用到数字海洋发展当中。  相似文献   

9.
说起“数字海洋”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石绥祥。他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数字海洋”的推动者、研究者、拥护者与实践者。1998年,随着“数字地球”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理念的提出,中国的海洋科学家们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我国海洋的信息化发展。1999年,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科学家首次提出建设中国“数字海洋”的思想。石绥祥研究员深刻意识到,未来海洋信息化工作是“数字海洋”的时代。从此,他坚定地踏上了“数字海洋”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历经4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数字海洋”理论与关键技术的阶段性成果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2003年,我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作为国家908专项三个项目之一,首次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展现在无数海洋人期盼的眼神中。  相似文献   

10.
孙松  孙晓霞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285-1292
文章通过对海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及海洋科学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我国在近海、深海、大洋、海洋装备领域的研究重点。建议在未来海洋战略中加强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海洋综合感知体系建设,实现海洋信息的有效传递、处理和应用。提出从海洋系统角度开展海洋研究的理念,加强海洋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以及对海洋系统的综合管控。  相似文献   

11.
海洋科技期刊作者群分析及核心竞争力探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6种海洋科技期刊2005~2009年5年的作者群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了海洋科技期刊作者群的学历、职称、单位、合著情况等信息,对海洋科技期刊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与特点进行了研判。并基于海洋科技期刊作者群的特点,讨论了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促进海洋科技期刊服务海洋科学技术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目前海洋信息业务系统容量受限,应用服务能力覆盖不足,难以满足当前海洋数据应用需求的问题。研究基于"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海洋综合信息业务平台,利用"天通一号"卫星资源以及民用信关站的传输通道,在民用信关站基础上建立综合应用相关的业务系统,包括短信业务、短报文广播业务、数据回传、用户位置管理及跟踪业务。综合业务管理与应用系统由船载终端、卫星转发器、卫星移动信关站、海洋信息接入单元、海洋业务服务单元和海洋用户管理中心组成。以研究、开发综合业务应用和管理平台为基础,通过研究示范方案设计、示范系统部署等开展系统技术能力验证以及业务化模式验证。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海上交通管理、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海洋维权执法、海上应急救援、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通信服务等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3.
1 我国浅海滩涂开发管理信息化现状 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迅速.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和宏观管理信息系统,产生了大量的海洋信息服务与信息产品,并建成了中国海洋信息网.但是,在这些国家级的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中,浅海滩涂这个离城市最近、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带却受到了忽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海洋作为富饶而未被开发的资源宝库,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海洋地质调查作为获取海洋数据的重要手段也备受关注。过去人们对海洋地质的认识都是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的,这就注定了我们对海洋地质过程的调查只能是表面的、零星的、短暂的。20世纪地球观测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在于遥测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建立,意味着我们可以离开地球从空间获取海洋信息,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息量,而且解放了观测者的视角。另外,这同样也以GPS和GIS技术为核心的空间信息分布平台也为处理海洋地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总之,3S技术无疑为海洋地质调查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150 8月16日,海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颗获取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专用对地遥感卫星。值得关注的是,在研制过程中,依靠自主创新,海洋二号卫星实现了技术突破,已提交专利申请150余件。  相似文献   

16.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对于海洋科技情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情报工作的融合为海洋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因此确定我国海洋科技情报领域的未来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ANP-SWOT模型开展相关分析,其中SWOT方法被用作确定我国海洋科技情报领域发展面临的环境因素,权重确定和策略排序则利用ANP方法得出。我国海洋科技情报研究应以服务国家涉海相关决策和布局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构建海洋科技情报协同创新平台,助力海洋领域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字海洋建设中的图书馆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家瑞 《现代情报》2003,23(1):22-24
数字海洋是数字地球的建设中的建设重点,图书馆是开发数字海洋的先驱,它既是前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又是未来数字生态系统中的优良种群。  相似文献   

18.
海洋声学层析是利用海洋声场所携带的海洋内部信息对广阔海域内部拍下"快照",由于声波可以在海水中实现远程传播,声学层析因此成为对海洋内部进行实时、动态、大范围监测的主要手段,可实现对中尺度过程时空变化的声学监测,是声场与动力环境同步观测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海洋数据可视化查询系统对提高海洋数据查询效率、改善数据展示友好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海洋数据库数据异构问题,研究设计了可视化信息数据库,为数据可视化业务层提供统一的数据层接口。利用组件技术设计实现海洋数据转换、数据查询及数据可视化功能,解决一般海洋数据管理系统仅能满足特定需求的局限性,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及模块的可移植性。以渤海海区数据作为数据源开发原型系统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7):2-2
全球第一个四维度“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目前由我国科学家建成,这是我国自2006年正式实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以来在此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