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针对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对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但面临同样的技术瓶颈。本文有助于认识当前增材制造发展现状,并为理清增材制造未来发展思路有指导性的作用。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增材制造技术的常用方法,当今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难题,我国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不足以及未来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为人们全面系统了解增材制造技术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22)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研究几种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的增材制造方法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激光增材制备方面。  相似文献   

4.
栾大凯 《学会》2023,(11):30-33
<正>增材制造技术是世界先进制造领域发展最快、技术研究最活跃、关注度最高的学科方向之一,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医疗仪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展示出重大的工程价值和应用前景。我国在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已形成一批高层次的研究群体,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国内缺少关于增材制造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很多国内学者的优秀成果都主要发表在英国、德国、荷兰、美国的期刊上,极大制约了我国在增材制造领域的学科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Ti-6Al-4V试验件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同时与现有材料标准进行研究对比。研究表明,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Ti-6Al-4V试验件与使用传统制造技术生产的试验件具有相近的力学性能。但由于其技术特点,有在材料各向同性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增材制造领域的期刊论文和专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国增材制造领域发展的异同。选用SCI期刊收录的论文,对比两国论文发表数量、年代分布、合作国家、机构以及高被引论文等指标,选用DII专利数据库,对比两国专利申请数量、年代分布、全球技术布局、技术类别、专利权人等指标。研究认为中国在金属构件增材制造、高分子材料等细分领域已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尚未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缺乏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下一步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宏观指导,在生物医用增材制造等新兴领域构建先发优势,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加强军民融合等促进中国增材制造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11)
因传统的增材制造技术存在金属材料利用率低、成型慢、成本高且对成型环境要求苛刻等诸多缺点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本文设计的金属丝材快速成型设备很好地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了金属成型的效率,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为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在工程中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由于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各个领域均有涉猎。对此本文主要对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5)
随着增材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专业人才亟待补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专业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为更有效地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产教协同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路径尤为必要。文中提出了基于增材制造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有效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技术同步,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原子层制造是指加工精度达到原子层量级的可控制造技术,包括原子层去除、添加、迁移等。针对信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零部件超高性能构建的发展需求,通过原子层可控去除制造全频段原子级精度无损表面,并结合原子层增材制造原子级新结构,有望实现特殊功能的有效创成,保证超高性能的安全可靠。另外,后摩尔时代先进芯片的制造工艺将迈入亚纳米物理极限,原子层制造需求贯穿芯片制造工艺的全流程。本文阐述了原子层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与研究进展,围绕原子层抛光、原子层沉积/刻蚀、原子层损伤控制、原子层工艺与装备等领域,梳理了原子层制造的发展方向及研究目标,凝练了原子层制造领域未来的关键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孕育,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项代表性技术,其创新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深化扩大,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重点培养和发展的产业方向。因此,目前3D打印材料产业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竞争环境如何,产业近年来围绕的技术研发热点和趋势是什么,我国的创新主体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熔融沉积成型是一种增材制造快速成型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原理,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技术(又称3D快速成型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一项新型制造技术。打印材料是影响3D打印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3D打印材料的研究及发展状况,并对未来打印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增材制造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技术”,也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重点发展的代表性新兴技术之一。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学术领军人才所新坤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坚定:埋首技术攻关、带领团队以创新之力弥合国内外技术差距,解决了领域内多个关键瓶颈问题;致力产业转化,带领团队以践行之心打通科学与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让增材制造技术切实服务于高端工程领域零部件的快速制造。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制造工艺难以满足骨与关节植入假体的个性化需求,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实现个性化修复外形和内部梯度微孔结构植入假体的优势,但要实现个性化植入假体的增材制造和临床应用需要解决快速精准建模、力学性能分析、生物活性材料及临床实时制造等关键难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I0012-I0013
<正>[导读]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近期对外宣布,已通过微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中新网6月24日电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近期对外宣布,已通过微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开发了一种超轻型新材料,该种材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成为科技的潮流,使人类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制造技术,该学科也在为人类的生命质量提高而不懈努力。在人的生命发展历程中,组织和器官缺损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在全球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随着生物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组织和器官缺损替代修复有望成为可能。"传统的制造,我们去造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造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纳米制造技术是从纳米材料到器件规模化制造与应用发展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印刷技术主要是基于感光和刻蚀工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绿色印刷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从源头大幅度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开发绿色印刷制造技术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绿色印刷制造与传统微纳加工方法的结合,为器件的制造与集成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与方法,可望对产业制造技术产生变革性影响。文章介绍了纳米绿色印刷与器件制造技术项目的研究背景、项目目标与实施概况,以及已经取得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产品开发等领域,传统加工方式难以制造出具有复杂外形轮廓的高性能金属零件,本文搭建了一种集成"增材制造"、"激光抛光减材"、"削铣加工"的桌面型增减材一体化平台,通过"先增后减""边增边减"的方式实现复杂微小零件的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20.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渐成熟,基于3D打印技术发展而来的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也正在快速发展。增减材混合制造不仅避免了原本在3D打印机床与数控切削机床转换时工件的夹持和取放所带来的定位误差,而且能提高制造精度与生产效率,节省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制造成本。基于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增减材混合制造设备进行了研发,对于推动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