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符号的特点既决定了语言的存在和运用,又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和特殊性,尤其是符号意义的研究成果对于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符号的意义观有助于译者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符号转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源语与译语的差异,指导译者尽可能把原文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准确对应到译文中,为跨文化交际下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理论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刘静 《红领巾》2005,(5):135-136
符号学的翻译观为语用意义的理解和再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将解释项引入翻译过程,与其相对应的语用意义就成为翻译中意义转换的首要任务.在小说翻译中,翻译者应该分析原作语言符号,主要是句法结构所蕴含的丰富的语用意义,并在译作中忠实地再现出来,从而再现原作的社会历史现实和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蕴含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文章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翻译的不等值现象,指出翻译中要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持原作的内容,用最稳妥、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值。  相似文献   

4.
赵雅丽 《海外英语》2011,(2):131-132
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该文参照《无题》一诗的三种英译本,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在三种语言符号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框架下探讨符号学对汉诗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符号由符号载体、符号的所指和符号解释者组成,这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符号学的三个意义:形式意义、存在意义和实用意义。这三种意义分别对应着语言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通过比较同一符号在原文和译文中的意义,可以用符号学的意义理论来阐释不可译性的可能性以及导致不可译性的原因。由此可知翻译中形式对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功能对等就是翻译中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6.
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和理解符号的科学。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借用大量广告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可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词汇层面的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语码转换过程,其只注重探讨语言层面的问题,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我国的翻译研究也侧重翻译标准及翻译技巧的研究,重结果而轻过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翻译就是特定认知体验在两种语言文化之中的移植和再现,词汇翻译中涉及人的认知及心理基础。本文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认知模式,研究词汇层面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词汇意义的获得过程,意在为词汇翻译研究提供认知角度的理论支持及视角。  相似文献   

8.
谢全文 《海外英语》2012,(17):167-168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传递,故原语语言意义和目的语语言意义是否对等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语言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从属于符号系统,该文旨在运用符号学理论的意义构成维度来分析翻译中意义传递的缺失现象与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9.
徐慧 《华章》2011,(11)
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的交流,传递语言的意义.本文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的翻译角度,讨论如何实现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各种语言口语或书面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符号。为了让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格外关注源语中的语码转换。备受国内外文学界关注的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在人物对话中大量使用了语码转换。笔者从莫里斯的符号学意义三分法的视角,探讨《儿子与情人》原著中的夫妻对话,看到陈良廷和刘文澜在其汉译本中进行语码转换翻译时,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为了内容而舍弃形式,源语中有标记的语言符号在译语中便失去了标记。但由于英汉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源语中的形式常常很难在译语中得到完好再现。  相似文献   

11.
广告具有“寄生语篇”的特性,其互文手法多种多样,其中仿拟、引用、用典和拼帖应用广泛。效果显著。互文性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广告翻译中恰当运用互文手法能提升广告的美学价值,增添广告的联想意义,形成广告的情感晕轮,从而有效实现广告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2.
赵琼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3):60-63,78
从符号学的意义观着手,探讨了歇后语在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三方面与英语的差异,并通过对霍、杨两英译本中有关歇后语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考察了不同的策略,指出歇后语的语用意义在翻译中应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借助语用学理论,文章提出将语用意义分为积极语用意义和消极语用意义,用积极语用翻译和消极语用翻译法分别处理积极语用意义和消极语用意义。积极语用翻译以译出语用意义为主,译出其指称意义则在其次;消极语用翻译首先努力译出指称意义,语用意义的翻译则在其次,甚至可放弃不译。如果在文学作品中,消极语用意义得到积极使用,则其语用意义也应当积极译出。  相似文献   

14.
数词具有严格的界限和确定性,其显著特点是表达概念的精确性,可在另一方面,数词的语义在语用中又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困难。拟以数词成语及习语为例,分析对比英汉语数词语用意义和构词方面的异同,旨在预测英汉数词互译过程中的困难并解释其原因,同时还就归化、直译+解释以及转换三种翻译策略在翻译数词成语、习语时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英汉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应具有严格的界限和确定性,其显著特点是表达概念的精确性,然而数词往往在语用中具有隐含的虚指意义。这种虚指意义实质上是一种脱离数词本义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文化翻译理论中的归化论和异化论,对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数词词组虚指意义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原文,更要透过文字表面,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了解受众文化的特点,充分考虑广告语言的特殊性.利用常用的一些翻译技巧和修辞手段,把广告词语的个性(personality)表现出来,从而翻译出具有欣赏价值和市场效益的广告语言来。  相似文献   

17.
同族词个性意义系统研究包括研究每个词族各层级的词源意义、及其各层级词源意义的相互关系。它可以为归纳同族词派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文始》卷一中""组同族词意义系统的研究全面展示了同族词个性意义系统研究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翻译教学还是教学翻译都包含翻译活动,翻译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意义的传达。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表达相同意义时,英汉的语言形式无论在句法上还是在词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翻译中,为改善学生无章可循的翻译实践,教师不妨专辟时间尝试将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适当系统地引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自信大胆地体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蓝"与英语中"blue"这对颜色词极其构成的词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分析汉语颜色词"蓝"与英语颜色词"blue"在英语翻译中意义的对比变化,指出在英汉翻译中也应注意到其他颜色词在翻译中意义的变化,并应注意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准确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