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禅宗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世界上最灵活,最具世俗性的宗教。宜春自古就是禅宗文化胜地,禅宗资源相当集中。宜春禅宗音乐作为禅宗文化的一部分,开发挖掘宜春本土禅宗音乐,让具有极大潜质的音乐文化形式得到传承与发扬,能让更多人在禅音乐中净化心灵,消减烦恼,获得身心健康。音声为禅,是一种应时应机的生活禅法。  相似文献   

2.
宜春禅宋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发展禅宗文化的优势显著.通过对宜春禅宗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宜春发展禅宗生态旅游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休闲养生旅游与禅宗文化产业高度关联,具有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为探寻休闲养生旅游与禅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宜春市为例,在对"旅游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支持"三大融合发展动力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相互依存、共生互融、相互促进"三个层面详尽阐释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并探讨了"大型项目带动、特种品牌引领、文化特色突出"三种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基于此,提出宜春休闲养生旅游与禅宗文化产业有效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完善管理体制,引导产业融合;实施资源共用,拉动产业融合;依托市场共享,推动产业融合;推进功能共融,提升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宜春开发禅宗文化、打造禅宗品牌文化的可操作性的分析,显示宜春经济发展的文化特色及其提升经济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禅宗创造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传教方法,对佛教的传承和传教方法理论是一种巨大贡献.禅宗的传教方法促进了禅宗的发展和繁荣,激发了禅宗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但也导致了禅宗晦涩和神秘化的隐忧,给禅宗的发展涂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如何解决禅宗传教方法的内在矛盾,促进禅宗的复兴和健康发展,依然是当今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6.
自二祖南下司空山,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禅宗对安庆地区的文化、艺术、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留下了思想文化旅游资源、物质景观旅游资源、禅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禅宗宗教建筑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禅宗饮食、艺术旅游资源。但安庆市在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对禅宗文化理解过于狭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严重、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明显、禅宗旅游消费新产品单一等问题,对安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的影响。在新的环境下,安庆市旅游开发要以禅宗文化为核心,重塑安庆市旅游形象;将禅宗文化融入安庆市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之中,培育禅宗文化旅游市场,加强实体项目开发,从而完成安庆市的旅游产业升级,使之成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于晋代就已传入太湖。自二祖慧可来到太湖,禅宗就在这里生根发芽,直至发展壮大,并且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禅文化。唐宋时期,由于政府支持和周边民众的布施,太湖地区佛教发展比较兴盛。禅宗在太湖的传播和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云浮作为中国的"禅都",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禅宗六祖文化。以禅宗六祖文化为核心的地方旅游业,正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文章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对其存在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禅宗佛性论     
禅宗的佛性论依据是汉唐的佛学理论,汉唐佛学是融会中国文化与印度佛学而成,它将佛学的精神在中国得到了深远的发展。禅宗的由来可以追溯至佛祖释迦牟尼灵山法会的拈花一笑,并由此而确立了禅门要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为禅宗开辟了修行法门的理论前提。六祖慧能吸取了汉唐佛法的精神,进一步将佛学进行中国本土化的革新,促进了禅宗的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禅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论证了采用现代文艺的表现形式对传统禅宗文化的促进作用。现代文艺的表现形式创新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载体,提供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动力,对禅宗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具有宏观分布的点网性、中观布局的圈层性、微观选址的节点性特征。自然条件与旅游资源的禀赋、区位因素与集聚效益、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旅游产业,形成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未来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将呈现由资源禀赋地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向客源市场地靠近、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的互动性增强、产业布局的区域化和城市成为产业的核心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资源整体上看,我省发展旅游业有着巨大的生态优势和美好前景。我省旅游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观念还比较滞后,创新还缺乏活力;地方政府各自为政,急于求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还存在着问题:旅游资源有效开发较差,旅游市场秩序还有待整顿,旅游软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问题。加强我省旅游业的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3.
音乐无论在历史上原始游历中还是在当今社会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中,都起着相当的作用.随着旅游文化的逐步形成和完善,音乐已经成为旅游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剖析音乐对旅游和旅游文化的作用,对旅游文化体系的完善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服务创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服务质量是指旅游企业能满足游客享受旅游服务的水平。旅游服务质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进行旅游服务创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弹性非常大。本文运用四维度模型来分析旅游服务创新,以期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制度、技术、管理为核心要素,论述了三要素对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意义.制度的安排,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旅游产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及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有赖于管理对制度安排与技术实施上的进一步规范与创新.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制度与技术在旅游产业化中的逻辑关系,即制度优于技术,而技术的实施有赖于先进制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洪流使区域特色文化正面临着被同化的威胁。旅游纪念品虽然本质上要求凸显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但在文化全球化的场域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趋同化的倾向。因此,在发展区域旅游纪念品产业过程中,地方政府就需要正确认识旅游纪念品产业的文化属性,将承载区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产业放在文化全球化的场域中去看待、去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将协同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发展存在合理的机理内核,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协同发展是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分析济宁市旅游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并据此提出实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济宁市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旅游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开发旅游资源应该是发展,临沂市旅游产业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台州旅游商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商品的开发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旅游部门的高度重视。台州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但旅游商品业明显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为了使台州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成立旅游商品开发研究机构,树立起正确的旅游商品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资源逐渐处于枯竭状态,这些城市自然景观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使旅游业的规模与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提出了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问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继特扬优,使之派生出新的旅游资源项目,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