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与"辛"     
字典王国里有这样两个臣民,不仅模样相像,连名字的写法也差不离,你猜猜它们是谁?那就是命运迥异的"幸"和"辛"。 "幸",总是福星高照,鸿运相伴,是十足的幸运儿。什么"幸福"、"荣幸"、"万幸"、"庆幸"、"喜幸"、"幸好"、"幸亏"……都由"幸"唱主角。惹得字典王国的  相似文献   

2.
"完"和"玩"     
小明常常分不清"完"和"玩",于是他请字典爷爷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完"和"玩"兄弟俩。 字典爷爷告诉小明,虽然"完"和"玩"名字相同,长得也有点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损坏"和"损害"都有让事物受损、变坏的意思。它们的区别是:"损坏"一般是使具体的事物受损,如"损坏公物"、"损坏庄稼"、"损坏路面"等,也就是说,"损坏"的事物大多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损害"的则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如"损害名誉"  相似文献   

4.
说"长"道"短"     
"长"和"短"是相对的,都是指长度,如:"这条河很长。""她留着短发。"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长"和"短"还可以表示其他意思。先说"长"。"长"有"长处"的意思,如"弹钢琴是她的一技之长。""在学习上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长"还有"对某事  相似文献   

5.
"报道"与"报导"这两个词读音相近,十分容易混淆。到底哪一个对呢? 其实,准确地说,"报道"与"报导"是一对等义词。等义词就是意义基本相同的词。它们都指:一、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这里是表示动作。二、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另外,二者的读音不同。"报道"读"bao dao","报导"读"bao dao",注意使用时不要误读。  相似文献   

6.
"三"与"九"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有这样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里的"三"、"九"都是数词,如果按数排列,三在四下,九又小于十。而这首诗开阔的意境、磅礴的气势,却是借助"三"和"九"来显示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而我则认为":生成"总在"预设"后。学生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即"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条件。"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用"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来赞誉某人学识渊博,学识怎么会用车载斗量呢?在纸张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常用竹片或木片作为书写的材料,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就指竹片。用以书写的竹片叫"简",也叫"策";用于书写  相似文献   

9.
李晰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75-76
使用语源义释义法和类比法,分析了"斤斤计较"中的"斤斤"。笔者认为"斤斤计较"中的"斤"是借字,其本字后出,应为"昕","斤斤"即"昕昕"。  相似文献   

10.
"二"和"两"的用法是有分工的,可是现在常常看 见考生,在该写"二"的地方写了"两",在该写"两"的地 方却又写了"二"。 如何区分它们呢?办法有: 1、从读音上区分。"二"通读"er";"两"读"liang"。不 过,我们要注意的是,现在人们,在口语上有把"二"读为 "liang"的一种趋势。听着读出是"liang",可是一看原文 (书面语)却写的是"二(er)"。比如人们往往就把"二000 年(或2000年)"读成"两千年"。再譬如,明明听别人说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领域常把"重点校"与"名校"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形成因素、社会功能和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区别"重点校"与"名校"有助于我们澄清认识,规范办学行为,纠正教育实践中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在《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取消重点校的情况下,应慎言"取消名校"。  相似文献   

12.
论"如果"和"如果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假设句有些表达在"如果"后不能加"说",有些必须加"说",有些则可加可不加。本文认为,这受制于所设定的假设条件p的真值。p的真值未定(±p)用"如果";p的真值必定为真(+p)用"如果+说"。用"如果"包括真正假设句和准真正假设句,用"如果+说"包括非真正假设句和变异假设句,既可充当真正假设句又可充当非真正假设句用"如果+[说]"。  相似文献   

13.
改编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在课后都有"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试一试"、"议一议"的要求,可归纳为"读"、"议"、"说"、"试"、"讲"的五字教学法.此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习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永 《现代语文》2006,(2):119-119
在当代汉语应用中,"数字"和"数码"已不再仅仅是表示数目的文字和符码,它们还具有了特定的含义."数字"是指信号为二进制的数字信号,"数码"则是二进制数字编码的简称,二者可表达某种与计算机、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语义信息."数字"和"数码"原是英语digital的汉译,后者义指"数字计算机的".在这种新生意义上,"数字"和"数码"的使用令人关注:一方面,"数字"和"数码"可以通用,相互替换,如"数码相机"可说成"数字相机";另一方面,二者在使用上又有所区别,如"数字农业"、"数字航天"一般不能说成"数码农业"、"数码航天".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与另一个词相结合时,二者出现的频率不同,在使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5.
"杨柳"并称,堪为同类,但"杨""柳"单列, 亦不分你我.朱自清散文<绿>有"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一句,挺拔的杨树而至袅娜拂地,真真不可思议:但此处之"杨"实为"柳"也.再如"二月垂杨未挂丝""万树垂杨拂地生",这两个"垂杨",实指"垂柳"."杨柳"并列,有时单指柳树,如"杨柳依依""河边有几棵杨柳"等.至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垂杨柳",实际上也是垂柳.  相似文献   

16.
嘻嘻姐姐发言: 在进入本期 的"读'来'读' 往"之前,我们先 来看一段有趣的 对话!未对末说: "你戴上大盖帽就了不起了?"末对未说: "削尖了脑袋也没见你爬上去。"代对伐说: "挎把大洋刀出来吓唬谁呢?"伐对代说: "裤腰带都丢了,还有脸出来逛?","说:"谁敢说我不是青蛙?"。"说:"镶上钻石,俺也是结婚戒指。"一对二说: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对《》说: "头发少才是智慧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读完《江苏教育》(2004.9B)"争鸣"栏目中的《好课拒绝"彩排"》一文后,颇有感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彩排"的耗时耗力深恶痛绝。如今,我想说的是"好课需要'彩排'"。  相似文献   

18.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老师调了一次座位,我 欢喜得不得了,因为我再也不想挨着身边的那座 "富土山"坐了。 说起这位"富士山"同学,简直就像一座活火 山,令我"防不胜防"。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他总 是要动动桌子,我的字就在他突然的"火山爆发"  相似文献   

19.
正杜老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六"语文与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推脱不掉,哥哥便发表了一句话演说。"这句话中的"推脱"的意思应为借故推辞拒绝,而字典中"推脱"的意思是推卸责任的意思,而"推托"的意思为借故推辞拒绝,这里的"推脱"是否应改为"推托"呢?敬请指教,谢谢!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关小学  相似文献   

20.
正杜老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一文里:"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的"驾"是否应为"架"?我个人认为,此句中的"驾"是作为量词用的。我翻阅《新华字典》时,发现字典中对于"驾"的三个注解中,并没有作量词用一说,而字典中"架"字的注解就有":量词,多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