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进行预测——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得到结论”。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课堂设计了多个情罱.以激发学年的学习兴积.  相似文献   

2.
2006年,江苏省如皋市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化学新课本评优课活动,其中的一个课题是“酸碱指示剂的探究”。课本设计了一组“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活动与探究”,在按课本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准备时,我发现“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设计与操作并不难,但按课本设计找到合适的制取酸碱指示剂的花瓣和果实却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花15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车轮的探究,发现圆的特征,学习圆的知识,效果颇佳。首先出示问题: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设计成圆形,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但车轮就一定要设计成圆形,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出现在学生身边的一个“鲜活”的生活问题,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易激发兴趣。紧接着各小组按实验要求,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探索实践的学习活动(学生按下…  相似文献   

4.
语文微项目设计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本质,以课文为载体,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微项目教学,能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深度学习。教师可从情境设计、任务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微项目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价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顾慧明 《广西教育》2023,(17):75-78
本文以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学素材、问题及学生活动培养高中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途径,以期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品味和数学思维,助推学生知识、能力、品质的发展.以“等腰梯形性质”和“平行线复习”两节解题教学课为例,从锁定核心问题、设计指向问题核心的问题串、制定自主探究学习单、建立核心问题生长点四个方面,探索了指向核心问题的解题教学设计方法和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7.
田林  刘桂霞 《天津教育》2007,(11):51-52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可以分成专门的探究式学习和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从性质和特点上可以看成是探究式学习,科学课程的本质和核心是探究,在各科教学巾开展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是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都积极探究高效教学设计方式,其中以“问题串”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结构已被很多教师所研究和实践.这种“问题串”结构形式的教学设计是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一种较有效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仍感觉到这种“问题串”教学设计有其局限性,即它仅仅体现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而对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明确规定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科学探究包括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两个部分,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明确规定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科学探究包括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两个部分,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  相似文献   

12.
拙作《“做中学”探究活动设计两例》在《广东教育》2002年第10期发表后,得到一些生物学科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反馈意见,主要是希望谈谈设计的方法和继续提供一些适合新课程的探究活动教学资源。承蒙同行的鼓励,故续写此文。一、“做中学”的含义与设计方法“做中学”就是让学生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获取知识,所不同的是科学家的工作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现,而学生获得的不一定是科学上的真正发现,而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态度,乃至对待生活的方式与态度。其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提问、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有效地发问技巧是引起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设计问题是教师的必备技能。所设计的问题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提高”转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建构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反映在教材上,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无论是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还是浙教版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先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创设情景,接着提出问题,示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从事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然而,如何将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地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透过“形式”,不要为情景而设计情景;在支持学生探究方面,切忌照本宣科、不讲策略.笔者认为耍把“情景”变为“情境”。营造出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定向、驱动支持学生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尝试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相似文献   

15.
陈建 《考试周刊》2012,(87):151-152
新教材下的物理教学已经不再提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探究。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中第一要素就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次氯酸和次氯酸盐作为学习对象,以“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作为教学情境,通过评价性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及学生活动,促进学生“研究物质性质基本程序”认知模型的发展与形成,开展“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真正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切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实验探究活动。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摩擦力”一节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教材内容,确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体现核心素养培养过程;反思实验过程,评价教学设计。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快乐而深入地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徐新 《云南教育》2004,(1):38-3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探究的能力,从  相似文献   

19.
1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需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酶的发现和概念以及酶的特性;第二课时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活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深度学习意在让学习真实发生。单元整体教学是开展深度学习、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抓手。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有效规划单元教学目标,分层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链和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活动。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积极探究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