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1"可乐生火"实验CO2与Na2O2的反应属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课本中只给出了反应原理,并未进行演示实验.笔者以魔术的形式将该实验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玻尔原子模型" 这一节和旧教材相比,新增了"弗兰克-赫兹实验",该实验证明了原子内部量子化能级的存在.教材对电流形成过程的描述简洁而清晰,但对为什么电流会大幅下降?K-G间电压多少时,电流又会上升?以及为什么I-UGK曲线出现的极小值会随着UG2K的增加而上升?相邻的峰值表示什么等问题都没能说清楚,特别是教材对电流下降的解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食品化学"的使用,我们深感这本教材突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基础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教材的实验八"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有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中学化学教材上没有把SO2氧化为SO3这一反应编排演示实验,如果能以实验演示必将有助于学生对于这一原理的理解.笔者经过探讨认为该演示实验在一般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教材必须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是勿庸质疑的.在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8页实验3-6中:新制的Cu(OH)2也是一弱氧化剂,能使乙醛氧化生成乙酸,方程式为"CH3CHO+2Cu(OH)2加热→CH3COOH+Cu2O↓+2H2O",笔者对该反应方程式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中实验的不足 对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焰色反应的实验,经多年多次实验,笔者以为存在以下不足: 1.实验步骤多.完成一次实验,即进行一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必须经过"洗、烧、蘸、烧、洗、烧"等多个环节,耗时长,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容量.  相似文献   

7.
关于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为什么教材中只要求检验生成的氧气,却不要求检验化学反应中另一生成物--NaOH呢?如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出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从而推出另一生成物是NaOH,不是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8.
运用Origin7.0软件对"PbI2溶度积的测定"实验中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解决了该实验中数据较多、不易处理及手工绘图误差大的问题,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数一数"为主题,在教材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更注重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与义务教育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对原有"准备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保留了"开学图"和"数数"的内容,调整了"同样多、多些、少些"和练习中的写数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材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7页"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中.设置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演示实验、该实验能够让学生获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的一个实验教材为此设计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实验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方案有一些不足,为此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Na2 O2 的性质实验值得研讨。一、教材P .3 2 [实验 2 5 ]最好用大试管 ,取 0 .3 g过氧化钠 ,用滴管滴加 1mL~ 2mL水后 ,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检验产生的气体 ,木条复燃 ,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如果Na2 O2 的量少或滴加的水少 ,产生的氧气就少 ,用图 2 6所示操作通常情况下不能复燃。并且 ,验证完氧气后 ,还可滴加酚酞 ,通常溶液会先变红 ,稍一振荡就立即消失。接着 ,取一只 1 0 0mL的烧杯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加 2 0mL~3 0mL水 ,再滴加酚酞 ,溶液显红色且不会消失。二、教材P .3 …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现行五个版本初中化学教材"金属单元"内容编排顺序、"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实验"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对比,阐明五个版本教材的异同.提出教学建议:细化实验教学,渗透控制变量法理念;创设实验情景,优化改进教材实验.  相似文献   

15.
1 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实验的意义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教育功能。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将该实验改为探究MnO2催化作用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该实验用于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实验装置的设计各有特点,有的趋向于实验设计的简约化,有的注重实验设计的趣味性,也有的教材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CuSO4·5H2O制备的几种不同方法.对教材中CuSO4·5H2O制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以过氧化氢、硫酸、铜粉为原料,改用95%乙醇洗涤硫酸铜晶体.改进后实验操作简单,产品产率达95%以上,且反应过程无NO2等有毒气体释放,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课堂演示实验较少的现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了NO与NO2相互转化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9.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是中学生物教材中操作难度较大的一个实验,教材为此设计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实验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方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笔者对此方案做了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20.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8.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一、教材分析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紧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综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