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又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还是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习方式”和“目标”三种角色在该单元中体现的情况。一、作为“内容”的科学探究在《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体现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科书创造性地设置单元整组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合性学习内容以新颖的形式和有趣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这种全新的语文教学内容,我们该采取何种策略,达成单元的语文要素,带给学生新的体验、新的思考和新的收获呢?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背景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三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第二单元的氧气是初中化学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所以二氧化碳这一节是本单元的重点。教材首先安排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学习,由此来带动其他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学生从九年级开始学习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学习基础及初步具备了设计基本实验的技能。本节的特点是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专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来编排的,注重内容的整合,单元整组教学因而受到教师们的青睐,而单元导读是单元整组教学的第一阶段,它起着学习导向的作用。教学每单元之前,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们到单元里走上一回,大概浏览一下本单元所有的内容,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九年级第三单元Section A.)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涉及到了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两种语态之一,是重要的语言结构,是谈话中经常使用的内容.另外本单元内容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方面也起到很大作用.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增强遵守规定的意识,做一名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的优秀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确定位置——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方向及第一排、第一列等表示物体具体方位的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这部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生活化",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  相似文献   

8.
以七年级上下册为例,对"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单元导语进行浅析。从单元导语概念入手,分析了单元导语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并通过纵向对比分析单元导语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一些分别对教师和学生的用书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方便教师考评参考,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作出综合性评价。2012年,我刊将增设"单元检测"栏目。来稿要求紧扣教科书,配合教学进度,充分切合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按单元进行编写;要充分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内容丰富、难易适中、形式新颖。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P87—P88《常见的量》。本单元把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按照四大学习领域进行划分,常见的量属于第一领域数与代数的内容。复习常见的量,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整理常见的量",二是"会进行计量单位的改写"。本节课重点解决第一项内容。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各种量及其  相似文献   

11.
李奇 《教师》2010,(1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生在这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有很大的难度.我认为本单元的内容涉及的概念多,且比较抽象,又易混淆,符号的掌握和运用受概念的制约.通过概念、符号、运用的一体化教学,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思路 <合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内容.本单元以"合作"为主题,精选课文,让学生懂得怎样与朋友合作,进而培养合作意识.本次口语交际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整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徐东玉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0):25-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88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本单元共分3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每个单元的C部分都设计了一个"Story time"专栏,这个专栏的内容是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主题而编写的卡通故事,它体现了新课程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等理念,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难文"所谓难,并非指文章本身,而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而言.所以,教师教学前对于学情的了解尤为重要.教师要依据学情,以学定教.统编教科书单元的双线组织结构,是教师单元整体教学着眼的"大处",教师要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每类课文的作用,综合考量,整体备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和教科书是教师施教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统编教科书的编排意图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二册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和"你知道吗?"等为专题,设置了一些小小的数学知识园地,编写了许多拓展性的数学知识内容,在呈现形式上体现了多样性,在呈现内容上体现了差异性、拓展性与教育性,而小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也会呈现出数学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一、"生活中的数学"园地在该册教科书中,与所在单元的数学学习内容相呼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涉及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各个  相似文献   

17.
思维与方法是学习上的一对翅膀,方法科学,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单元内容杂散、零乱,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头,则很容易步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下面的“五抓”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荆宝满 《中小学电教》2008,(11):137-138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三角形的探索分类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学完本节内容,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更清晰的三角形表  相似文献   

19.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点学习一般将来时态"will V".在课本中涉及了there will be的一般将来时态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培养学生敢于预测未来、陈述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例如对未米的生活、职业、环境等做出设想,表达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比较新颖的话题有月球上的生活、"钱"在未来能否继续使用、学生不用去学校上学,谈论人的寿命等都将在本单元中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分析】《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中第三单元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在单元整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指导下,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垃圾",以"身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通过发现垃圾的来源,思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学情分析】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媒介进行人际交流的活动,教学中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